新地域主义理论框架下大型医院建筑的在地性探讨
2021-06-30龙灏张杨LONGHaoZHANGYang
龙灏,张杨/LONG Hao,ZHANG Yang
1 引论
长久以来,地域主义理论已成为现代建筑发展中用以平衡全球化所带来的标准化与均质化的一种理论武器,指导着当代建筑师的实践。一些作品彰显了特殊时期的精神风貌与社会思潮,但也有相当部分对地域主义的理解流于对表面形式的模仿,沦为用现代材料堆砌出的地域、民族或传统符号的作品。纯粹的地域主义与全球化针锋相对,拒绝时代发展带来的任何特质,而新地域主义同传统地域主义的一个显著区别则在于对全球化的态度——新地域主义认为地域建筑同样应该具备时代性,地域主义理论也应当相应地具备动态性并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地域主义与全球化理应是一对沟通互补的平衡关系[1]。
众所周知,现代医学背景下的医院建筑模式取决于医疗技术与医学模式,当代生物医学、整体医学的模式决定了当代大型医院建筑必须通过高效的交通流线组织复杂的功能并形成高度的人工环境。其中,全球化为现代医院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得更多高水平却“标准化”的医院被快速建成,为快速提升医疗水平提供了可实现的途径。
然而,随着当代医学的发展与综合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观的建立,医院设计开始关注病人除生理治疗之外的全面疗愈,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内容在不断提升,同时大型医院建筑在城市中面对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些变化都对新的医院建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将新地域主义这一“面向本土的同时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关注建筑所处的地方文脉的同时重视都市生活现状、在现代建筑语境中注重提取区域中更为本质的特征”的建筑理论框架[2]用以讨论当代大型医院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将可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方向性策略。
2 自然环境的适应
从理论上说,任何建筑都是“在地建造”的。建筑在建造与使用的过程中,始终与其所在场所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最直接关联的是建筑所在地域的自然物理环境,地形和气候是其中最突出的影响要素。尽管随着技术的进步,似乎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当代人类“改造自然”、在任何环境下都按照自身意愿建造建筑物的可能,然而,建筑对所处地域自然环境的回应本身仍然是建筑在地性表达的“内在动因”和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型医院是公共建筑中功能要求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科室众多、人流物流复杂。在满足合理的功能布局、高效的组织流线、良好的采光通风、宜人的景观环境等相似建设目标的基础上,适应不同项目所处不同的地点、地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成为当代大型医院建筑在地性的基本呈现方式。
2.1 利弊转换的地形利用
在影响建筑地域性的诸多因素中,地形地貌是决定建筑的整体构成、构筑方式、相关技术和室内外的交通策略的主要因素。
一般意义而言,高差较大的山地地形往往被视作建设大型医院的不利条件,但在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平整土地资源稀缺等背景下,在崎岖起伏的场地上进行大型医院建设也并不罕见,建筑师结合大型医院功能要求、分层筑台设置大型医院本要求,尽量分开设置多种单独出入口等,巧妙处理反而带给了这些建筑完全不同于建设在平地上的医院建筑的在地特征。
“分层筑台”是适应山地地形的大型建筑或建筑群在设计中的一种较为常见、成熟的空间组织模式。由于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利用场地高差进行人员分流,缓解了建筑内竖向交通压力,减少了内部功能穿套导致的互相干扰;分台形成的各标高广场、屋面天台等还具备良好的景观视野、令人身心愉悦;在平原地区只能全部埋地的地下车库可能因为地形关系而有了与城市道路直接平接和采光通风的可能,这些优势善加利用就能更好地组织大型医院建筑的复杂功能、提升医院的环境品质,建筑功能和形体结合层层台地的手法在有效减少土方、降低建筑造价的同时,也凸显了山地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性格。
例如,在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团队就结合大型医院建筑的功能需求从剖面入手,对整个建设场地环境进行了细致的立体化梳理,10 余个不同功能、不同性质(门诊、急诊、住院、体检、车库、洁污等)的出入口分别分布在4 个不同标高的台地上(图1),不仅有效地通过场地区分了各种流线,同时也构成了建筑本身最突出的在地特征。
1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的高差利用(绘制:张杨)
因此,山地城市的大型医院“分层筑台”组织各功能出入口的模式,是顺应自然环境的地形地势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本质是减少人为改造自然、降低建设成本并减弱自然中的不利条件对建筑的产生不利影响,成为实现大型医院建筑对场地条件的利弊转换、呈现建筑在地性的有效手段。
山地医院交通流线的立体组织方式,也影响了平地条件下的当代大型医院建筑设计建设思路。例如,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设计中,建筑师就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将规划城市道路的标高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医院一定程度的立体交通组织(图2),改善了平地条件下满足医院多样交通功能需求的不利因素,构成了这一建筑独特的在地性。
2 平地医院的立体化交通处理(图片来源:邢立华,张杨改绘)
2.2 绿色持续的气候回应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巨大,温度、湿度、风象、植被等物理环境都有显著不同,也因此导致了各地传统建筑材料、空间组合模式、围护界面与屋面形式等的区别,这些区别本身构成了传统意义上建筑在地性的最大表征。
例如,在热带沿海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极易滋生蚊虫,是疟疾和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高发地带,因此当地医院建筑在“前现代时期”满足一般采光、通风要求的同时,如何避免蚊虫滋扰成为了产生那些医院建筑在地性特征的原因。在早期殖民时期的马来西亚就因此形成了医院双层坡屋顶、顶部开侧窗、底部架空、层高较高且主要为单间形式的亭式病房模式(图3),在地特征十分明显[3]。
3 马来西亚殖民地时期医院病房亭的典型剖面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医院在当下已经被普遍视为一台提供疾病诊断与治疗服务的大型机器,当代医院在基本医疗功能要求的趋同背景下,其建筑的内部功能关系、内外空间、形体等趋同亦是必然的结果,并且规模大的医院趋同性更强。在现代建筑技术支持下,院内维持适宜的温湿度等已经不再是难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医院巨大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在新地域主义理论和当代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绿色建筑新技术为支撑的“气候友好型”设计新策略成为当代医院建筑在地性表达的新手段。绿色可持续的大型医院建筑设计不仅需要通过提高效率和节约能耗等设计措施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在自然条件合适且建造成本支持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利用风能、太阳能甚至废物循环等方式产出资源,进行能源的自我循环,成为一种能更好地适应地域气候条件、减少能源消耗的绿色建筑,构成了医院建筑新的在地性特征。
地处新加坡北部义顺镇的邱德拔医院就是当代适应气候的大型医院建筑优秀案例(图4)。医院中每栋建筑的朝向都通过当代设计手段尽可能精准地避免当地强烈阳光直射室内并改善内部空气的流通性(图5):建筑群中的露天内庭与外廊降低了中央空调的能耗,外维护系统更是通过大量的精细化设计去适应气候特点,如采用能够增大外墙风压从而将空气导入内部的铝合金“翼墙”、能够保证换气效果以及防止雨水渗漏的“雨季百叶”、可以避免眩光同时将阳光反射到内部用于照明的遮光板等等。为了达成绿色循环可持续,邱德拔医院还采用了一系列可以产出资源的措施,如员工和居民可以在遍布院区内部的绿化花园中种植水果蔬菜以及香料,为院区食堂提供健康有机的食物材料[4](图6);废水回收系统使得水资源可以被循环利用;光伏发电系统与太阳能加热系统的使用也为医院节约了大量能源消耗[5]。
4 融于环境的新加坡邱德拔医院
5 适应气候的空间和构造设计(4.5图片来源:张春阳)
6 居民在医院露台种植(图片来源:https://newscollection.net/asia-pacific/singapore/hospitals-that-seek-to-heal-withnature/)
邱德拔医院对绿色可持续建筑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有效降低了建筑的整体消耗和成本,减弱了环境中不利要素的影响,还准确地通过解决气候环境带来的突出矛盾,化劣势为优势,使整个建筑融入了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整体自然环境之中,赋予了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生命力,展示了新技术背景下大型医院建筑新的在地特征。
3 时代文脉的表达
作为现代人类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建筑,医院建筑因其提供救治服务,成为人类生命全过程“守护神”的空间象征,且天然地富有道德和人文精神。在当代,医院建筑又是人类文明、科学和技术成果的集中体现,多数大型医院都有较长的历史延续,应该展现出历史与时代特征。因此,当代大型医院建筑在内部空间人性化设计之外,通过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精神来体现建筑应有的人文精神,也是彰显大型医院建筑“此时此地”地域特征的重要手段。
3.1 延续历史文脉
文脉是城市和建筑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空间与精神特征,会与当地居民的空间认知产生交互影响,如重庆市民很少有明确的东南西北概念与这个城市当代空间肌理的关系。医院作为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公共建筑,其空间形态记忆对患者的就医体验与延续区域认同都十分重要。回应历史文脉是一种态度,它不同于直接截取地区的文化符号或是采用传统的建筑形式,而应该是始终贯穿于设计的基本理念。大型医院建筑通过从区域或本院的历史、文化着手,将其中的物质或精神特征在新的建筑空间、形体、群体以及材料形式等方面有所表达来延续历史文脉的创作方式,可以取得与地域环境的精神连接,有利于延续区域的认同感、表达建筑的在地性。
医院建筑在任何时代都可能是那个时代尺度较大的建筑体或群体空间,由于医疗功能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是它的外在形象还是因为较多地被使用而带给当地居民潜移默化的空间记忆,都是城市文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这样的医院随着当代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改造更新时,将这样的文脉记忆融入新的设计中,就是大型医院建筑在地表达的途径之一。例如,在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改造更新项目中,建筑师就对原有医院门诊部底层完全开敞并形成了当地就医人群24 小时可以随时穿过门诊部到达住院区内院的空间关系印象深刻,改造之后继续为市民保留这样的穿行可能自然成为设计创作的思考之一。尽管改造后面积大大增加了的新门急诊大楼,由于医院运营管理模式以及“回字形”平面难以支持将建筑首层直接开敞,但最终设计成果仍然通过新的方式留出了人们夜间穿行的通道,最大程度地再现了原有医院空间格局的文脉(图7)。而南京鼓楼医院则是从医院周边既有的历史遗存出发延续了固有的文脉关系——医院北侧延续了明代鼓楼遗址的历史轴线,东侧则提取了另一条源起民国的中山路历史轴线,两条历史轴线相互交汇,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医院以一种新的形式被整合进了城市的历史空间结构之中。
7 城市文脉的当代延续(绘制:张杨)
较为普遍的地域文化表达手段,如就地取材、传统建筑符号的提取、传统建造技艺的使用等,同样也可以是大型医院建筑在地表达的设计手法。例如,非洲尼日尔综合医院就明确延续了尼日尔本地的传统建筑风格,整体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却吸取了当地传统工艺“蒂罗尔”样式墙身的制作和施工方法,用当地河流的河沙、白水泥和水按比例混合进行人工喷涂(图8)。这种外墙材料能长时间经受干热天气的考验,造价非常低廉且修补简便、不露痕迹。这种现代建筑结构体系与地区传统建造技艺相结合的策略,正是新地域主义动态性的体现,即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抱持开放的态度,同时充分发挥地区传统材料和技术的特定优势。
8 尼日尔综合医院的材料运用(图片来源:https://www.archdaily.cn/cn/798328/ni-ri-er-zong-he-yi-yuan-zhong-xinjian-zhu-she-ji-yan-jiu-zong-yuan-you-xian-gong-si)
除了建筑形式,医院建筑的内外空间还可以作为传统精神或区域历史的表达媒介。例如,由于尼日尔有悠长的宗教背景与文化积淀、民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建筑师在上述医院各处都设计了可供穆斯林做礼拜的场地,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及信仰的尊重与关怀。
3.2 彰显时代特征
医院建筑的模式与空间本身是为了适应医疗模式而存在的,从时间维度看医院也是一个时期地区文明发展程度的具体表征之一,深具历史特征。不同于古代常常以寺庙、教堂甚至民居等建筑为载体的宗教医学和经验医学模式时期,对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具有天然敏感性的当代大型医院建筑必须对复杂的医疗功能进行层次清晰的流线设计,这本身就是建筑历史性的直接表现,加之民众普遍认为医院建筑品质与医疗水平成正相关的心理,使得近年来新建大型医院建筑对于现代建筑的外在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时代特征的表现也成为表达建筑在地性的一种要求,新地域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动态性为在地域建筑中使用全球化所带来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积极回应历史文脉提供了理论基础,是当代医院建筑在回应历史的同时,表达医院的时代性特征成为一种设计态度。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藏医院地处高原山地,场地横贯高差近10m 的断坎。虽然建筑整体形象上显然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主义风格医院,但却在建筑形式和空间上透露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图9)。由传统建筑布局衍生而来的功能分区、提取自藏族民居的“阳光厅”空间形式、模拟民居中栅栏形象而建起的方木柱林围墙、碉楼式深入墙体的窗户……设计师用一系列现代主义的建筑语言和材料,传递出医院与地域传统之间的紧密联系[6]。
9 昌都市丁青县藏医院(图片来源:https://www.gooood.cn/dingqing-county-tibetan-hospital-bazuo-architecture-studio.htm)
在另一个案例中,建筑师有意识地以“克制的地域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青海省海北州中藏医康复医院[7]的建筑设计中对唐卡等传统文化元素以及青海传统建筑中柱廊带来的强烈光影变化、空旷寥廓之地中以寺庙为主的传统公共建筑的色彩等进行了转译性表达,地域传统建筑的物质和空间精神特征在现代建筑语境下转译成为使设计成果同时兼具传统地域特质和时代特征的巧妙手段,医院入口门诊大厅、采用红色拉毛stucco 墙面和金色屋顶等赋予了这组建筑强烈而具有时代性的在地特征(图10)。
10 青海省海北州中藏医康复医院(图片来源:刘玉龙)
很明显,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完全可能在带来更加优质疗愈空间的同时,体现出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医院建筑地域性新表达方式。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将地域建筑的空间和文化特征转译为具有时代性的建筑语言,都是创造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富于地域人文情怀的的医院建筑作品的有效策略。
4 整体融合的发展
在生物学概念里,生态系统中,组成环境的所有物理要素及其彼此间发生的一系列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可持续[8],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也包含了人类和因其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环境。想要维持这种可持续性,就必须使人类活动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动态平衡、成为有机发展的整体。同理,当代城市作为一个巨系统,其中的大型医院建设也必须考虑与城市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未来需要更加关注社会本身在医疗体系结构、文化传统、场所精神、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在城市建设中,大型医院往往会面对在开发程度较高的既有中心地区或在开发程度较低的新规划城区内进行建设两种情况,融入现有环境与引领新区发展自然成为追求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大型医院建筑在地性的两种主要途径。
4.1 消弭医院边界,主动融入社区
我国多数的大型医院往往位于城区中心,无论在空间还是功能上都通过围墙或边界与城市完全割裂开来,仿佛一座医疗孤岛。这种模式虽然能够确保就诊环境安全、预防院内污染外扩,却也大大减弱了医院作为公共建筑在城市生活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大型医院能否以一种更加亲切的形象融入社区之中,以其自身的优势为城市承担更多的功能和职责?新加坡的当代社区友好型医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新加坡采用“基层医疗–综合医疗–中长期护理”的三级医疗体系[9],在人口密度高和资源相对紧缺的国情背景下,有效地提升了医疗效率,其6 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构成了综合医疗层级,为患者提供各种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基层医疗则由各国立专科中心和社区医院组成,在基层承担着长期疗养、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职责。这种医疗体系源于“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医疗理念,鼓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健康意识,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的社区友好型医院打破了传统医院的边界,将医疗功能随居民的活动辐射到周边,从而整体提高了区域中居民的预防保健意识。黄廷芳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组成的联合体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图11)——居民可以在综合医院接受治疗后转入社区医院进行后续疗养,两所医院通过二层的J-Walk 步行道被串连至周边的Westgate、JEM 和BigBox 等商场和裕廊东地铁站,院内所有的休闲疗愈空间都对外开放,共同组成一个开放式的医疗联合体。黄廷芳医院还配备有居家养老社区护理小组CCT,为医院周边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上门服务。物理上的消除边界与重新建立连接,不仅可以使居民轻易地到达医院内部,享受院内的绿地和景观,同时还从心理上改善了居民对医院的刻板印象和抵触情绪,使健康与生活紧密联系成为可能。与建筑形式相匹配的是,医院还时常与社区、学校共同举行义务身体检查和健康宣传,邀请学生合唱团为患者进行合唱表演。
11 新加坡黄廷芳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图片来源:https://www.wsp.com/zh-CN/projects/ng-teng-fonggeneral-hospital-singapore)
显然,新加坡开放式的社区友好型医院通过增强与城市中交通、景观、商业等各要素的关联使自身与周边环境紧密联系、与城市融合共生,提高了城市和社区对它的依存度。诚然,这种医院模式及其建筑形式首先源自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理念,但大型医院融入社区所带来的医疗效率及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通过消解自身边界融入社区形成有机整体的策略,本身也成为医院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一种手段。
4.2 医院主导发展,引领新区建设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扩张建设中,医疗资源配备的优劣成为评判新兴居住区品质的重要指标。新都市主义的倡导者之一埃里克·奥勒斯蒂亚(Erik Aulestia)认为,鉴于医院在社区中吸引员工、增加房地产价值和税收收入,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改善社区健康等价值,HOD 模式(Hospital-oriented Development,以医疗为主导的发展)将与TOD 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为主导的发展)一起,成为步行社区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个完整的以医院为中心的社区模型包含了交通可达性、10 分钟步行圈、医院、办公区、零售/混合商业、住宅、开放空间、步行性等要素,主要以医院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获得整体的发展和提升(图12)。
12 医院为中心的社区发展模型(图片来源:https://www.cnu.org/publicsquare/2020/10/19/hod-next-tod)
在具体的建设中,由于大型医院可能伴随巨大的人流交通需求,也出现了HOD 结合TOD 的发展模式,广东省东莞市地铁1 号线的人民医院站就是一个最新的案例(图13)。该项目用地面积近30,000m2、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0m2,旨在打造建设“地上个性化医疗服务+地下配套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健康服务中心,预计将于2024年建成。
13 HOD+TOD模式下的东莞人民医院方案(图片来源: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10331462783.html)
东莞项目既有HOD 的社区发展理念,也有TOD 的外在表现形式,实质上是一种强化医疗中心地位从而带动周边整体发展的策略。虽然这种策略的最终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作为大型“医疗+交通”综合体使区域内医疗功能、交通可达性、人流、物流、商业等要素高效集结,将可能带来的区域医疗配置水平及整体区域活力提升是可以期待的。医院深度融入城市新建区域的日常生活使两者都能获得有机发展继而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亦将成为这类医院建筑在地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结语
或许可以这样说,尽管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本文也基于新地域主义理论框架分析总结了多维度的大型医院建筑地域性表达策略,但却不代表提出大型医院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标准方法。
作为功能需求导向的城市重要公共建筑,医院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自然有它特殊的策略与手段——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所差异,建筑师就因势而为,通过调整建筑的空间构成、维护界面等去适应地形气候要素,转劣势为优势、化消极为积极;不同项目所处的历史文脉不尽相同,建筑师就在现代建筑的语境下积极将地方传统转译为现代建筑语言,以此回应历史、延续文脉;不同地区的城市与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千差万别,建筑师就探索将大型医院融入城市的途径。尽管具体项目的建筑师对地域建筑理论的接受程度有高低、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处理手法有优劣,但在全球化发展大潮下的未来大型医院建筑设计与建设中,地域性建筑设计思维和建筑的在地性表达无疑仍将是思考建筑创作策略的一条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