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双循环”新格局形成

2021-06-30徐海龙陈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科技中国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循环数字科技

■文/徐海龙 陈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文/徐海龙 陈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020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到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以下简称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的实时变化,塑造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但是,从“国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直面诸多挑战。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投资、消费、供给、需求、开放合作等诸多领域应对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推动形成经济双循环新格局面临的挑战

(一)总需求冲击恢复缓慢,难以对国内大循环形成牵引

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和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全球经济形成冲击,外部需求骤然减弱,使“两头在外”、出口和投资双驱动的国际大循环模式难以为继(余永定,2020),在此背景下,从以出口和投资拉动为主“国际大循环”向以内需消费牵引带动的双循环发展格局转型,是因势之策也是战略之举。无论是国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总需求都是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牵引力,是拉动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正常运转的外在动力。随着全球经济因疫情陷入新一轮衰退,外部需求减弱趋势明显,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也受到一定限制,尽管内需近期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到疫前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9.6%,同比下降超过30%。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累计值为-2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总需求面临“外需骤降、内需潜力缓慢释放”的困局,难以对国内大循环形成有效牵引,国内总供给能力暂时过剩,部分行业存在企业停产关闭,国民经济循环整体陷入下行周期。

(二)供给能力存在短板,形成国民经济循环堵点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不断缩小与先进国家技术差距,产业创新能力得到迅速提升,逐步建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蒋萍、许宪春,2014)。但是,我国在部分传统制造业产品产能过剩的同时,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突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核心技术与创新设计能力薄弱,高端和高质量供给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不安全等问题突出。一些高精尖产品、关键零部件仍处于短缺状态,包括芯片、航空发动机、新材料等严重依赖进口(郑新立、刘森,2019),国内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双循环体系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关键环节存在断点。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金额为3055.5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总额的比例高达14.9%(数据来源:SITC)。美国利用出口管制政策对我国高科技企业实施技术和产品断供,企图阻止我国高技术领域的进步和经济崛起,严重威胁我国产业安全、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整体而言,产业基础能力不足,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控制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运行的堵点。

(三)全球竞争格局深刻变化,传统国际竞争能力下降

经济全球化模式和形态正发生深刻调整,大国博弈更加激烈,地缘政治、保护主义、疫情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全球系统性风险显著上升。技术变革进一步加速国家间比较优势和竞争位势的深度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据国际比较优势原则,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商投资和技术,逐步建立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国家工业化进程同时提速,受政治和经济战略多重影响,部分高端制造业出现向发达国家回流的倾向,一些低端制造业开始向越南、马来西亚等更具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国民经济循环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中国美国商会针对239家在华美资企业的调查显示,22.7%的公司将把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19.7%的公司正考虑将部分或全部制造业迁出中国,33.2%的公司将推迟或取消其投资,只有2.9%的公司将增加其在华投资(赵立马、刘洁,2020)。“中国制造”在成本、影响力和外资吸引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消失,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特别是以国际贸易竞争为主的国际大循环中我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双循环”新格局形成的重点方向

(一)以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为牵引,推动“双循环”达到新高度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世界经济体系进行全扩散和全覆盖,数字经济将是未来全球经济的主要形态,加快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打通生产、消费、分配与流通环节,带动经济体系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与质量变革,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该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国内需求的牵引力,摆脱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投资带来产能过剩的负面效应,拓展新型有力的国内需求源泉,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带动新型消费,使两者在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是加快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和普及消费新场景,大规模培育消费新行为和新需求,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内循环供给升级,赋能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内生增长点。二是以数字技术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数字技术应用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要素流动与配置效率,畅通国内循环主动脉,提高供应、生产、消费的整体协同性。三是以数字技术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数字技术大规模应用促进了供需之间信息的对接,实现国内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和相互促进,以及需求端与供给端及时、高效的信息反馈与链接,使供给与需求之间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胡志坚、苏楠、陈志等,2018)。

(二)以科技创新“补短板”为依托,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双循环”新格局的应有之义,针对国内经济大循环产业链和供应链存在的短板和断点,需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着力点,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一是打造自主可控的创新链,满足国内市场技术需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建设大科学平台,不断完善和优化自主创新链条。打造科技型企业升级工程,组织协调上下游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研发、设计、建造、配套等资源整合。瞄准创新链薄弱环节,引导银行、天使、创投、风投等社会资本投资,集中力量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加快应用进程。二是构建安全可靠的产业链,破除我国产业循环的痛点和堵点。聚焦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等硬科技,继续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启动应急专项和国产替代专项。紧抓新基建发展机遇,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实际应用和产业化。扶持培育国内应用市场,积极开展未来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市场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资助等方式支持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三)以新型开放创新体系建设为契机,谋取国际竞争新优势

双循环新格局不是“有内无外”,也不是“有外无内”,而是“内外互促”。尽管近几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美关系及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局势成为我国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但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仍然在推动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开放创新仍然是全球创新的重要趋势,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国际规则体系、全球金融市场等各个维度,依然与全球经济体系深度交融,中国亟需建立适合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开放创新体系。一是从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竞争的视野进行创新布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立足于我国创新基础和国际环境,充分发挥我国决策体制的优势,制定高瞻远瞩、务实管用的开放合作政策。二是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构建以我国为主的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创新治理,引导国际高端创新要素到我国集聚。

三、政策建议

(一)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引领,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和应用窗口期,着力将数字技术打造成支撑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信息社会的基础。一是加强对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引导和支持,为数字技术发展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协调和减少在数字资源应用与开放共享中存在的壁垒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加快研究制定数字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安全等相关制度,制定并完善各环节相关标准,探索在各地区、各部门间形成共享共用的机制,建立统一标准的数字应用规范,落实数字资源的信息交换制度,破解“数据孤岛”状况。同时推动国内数字经济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为企业嵌入全球供应链创造条件。

(二)优化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核心技术攻关既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找准科技创新的发力点和制高点,还要遵循特定环境下国内国际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律,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循环。一是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任务筛选程序,强化科学论证与决策,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选题工作制度,制定规范的专家遴选制度和选题工作准则。集成科技、产业、社会等多维需求,建立基于明确成果产出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经济性评价体系。落实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充分发挥各类智库和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二是优化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机制。着眼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实施产学研紧密结合,集中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新型研发组织模式,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等科创资源优势,率先开展领军企业主导、产学研共同参与的创新联合体试点,探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企业为主体的共性技术研发新模式。

(三)多措并举促进开放创新合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创新理念,主动适应创新要素和科技资源跨国流动配置的创新形势,积极应对国际社会可能出现的逆流和阻力,抓住全球创新多极化趋势和机遇,建立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主动设置和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和国际合作计划,引导形成于我国有利的国际创新舆论环境。二是有序扩大国家科技计划的开放水平。根据不同目标,分领域、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全球科技和人才资源,激励符合条件的在华外资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发挥跨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效应。三是加强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科技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境外产学研合作项目,特别要加强在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同探索人类未知领域,应对环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猜你喜欢

双循环数字科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答数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数字看G20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