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微
2021-06-29李春
李春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发展,不再只注重学习成绩,而是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历史的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探究新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
高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我们由义务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的重要节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历史课程在初高中的课程教育中都被视为重难点,同时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也常常被忽略,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導下必须对高中历史重视起来,并寻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1.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导着课堂的走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理解并应用。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权利,只能靠老师的知识灌输,能记得多少内容取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未达到实质性的效果,长远看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而且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越来越远,缺乏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
2.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只是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梳理,普遍认为历史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学会的学科,只需要老师对重点内容进行指导讲解就可以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是对课本上固有的知识内容进行指导讲解,这样虽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但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与课程改革的理念相违背,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很不利。
3.对历史学科不重视
长久以来,历史学科都被认为是辅助的学科,并不是主要的学科,家长、学生都对历史学科不重视,认为不应该在这样的辅助学科上浪费时间,尤其是学生,他们认为历史是一些记忆性的知识,只要记记背背就行了,在考试的时候只要应付过去就可以,学生为把主要的科目学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而对历史的认识与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4.学生的情绪
学习历史时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历史中会涉及许多的时间、任务、地点、年代等一些复杂而又极易混淆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并不轻松,学生常常会把很多知识点记混,导致对历史产生畏惧心理,觉得历史很难,在遇到历史学科时会本能地想逃避,然而为了应付考试又不得不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记忆这些知识,致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历史课堂总是死气沉沉的,课堂学习效率也不高。
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1.结合实际情况
要根据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历史的影子,只是我们并没有注意过。教学应该与实际事例相结合,如我们现在出行所用到的各种交通工具都与工业革命的变化息息相关,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对历史的兴趣。
2.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要把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在进行某些知识的学习时可以联系社会相关事件一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到时事政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用多种方式思考问题,并从中探索出更加适合历史学习的方法。
3.激发兴趣
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甚至是排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课堂过于无趣,在课堂中感到枯燥无味,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是视频资料,也可以是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介绍,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使沉闷的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4.创设教学情境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老师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寻找合适的图片或是视频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识别和了解,让学生根据这些较为有趣的内容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和研究,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
总的来说,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学方式也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是在不断的实际教学中检验出来的,只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引起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兴趣。学好历史不仅是对学科的尊重,更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尊重,学生在对历史的不断学习中也会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解玉荣.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2(6):103-104.
[2]张京晋.论综合运用多种史观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4(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