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课模式下高中信息科技课程的线上与线下教学指导

2021-06-29周智敏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现策略混合教学

周智敏

摘 要:视频课模式是一种通过录播视频、直播视频的方式来组织学科活动的重要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自由。为此,高中信息科技教师可利用视频课来打造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的线上与线下混合互动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信息科技;视频课模式;混合教学;实现策略

信息科技课程本身就是针对一些常见的信息技术知识、关键技术组织学科活动的重要科目,需要利用电脑完成相关操作,本身便存在实践性、智能化的教学特点。而且,担任信息科技教学任务的教师普遍比较擅长操作智能设备,在构建视频课模式时有先天优势。因此,高中信息科技教师可尝试利用视频课来打造“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平台,既要丰富网络教学,也要组织丰富的线下讨论,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一、重视课外指导,利用视频实现自主学习

以视频课来组织信息科技教学活动的一个突出优势便是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在课外也能利用视频资源学习信息科技的操作技术,更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则要在课外活动中利用视频课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以便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1.以视频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预习是比较关键的学习步骤,高中生在预习时能够自主迁移已有认知经验,自主解释新知含义,而这一学习效果可促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但是,高中生对信息科技课程知识的认知不够深刻,在探索信息科技技术时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对此,教师则可主动在课前播放视频课,据此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学科知识。

以“枚举算法”为例,本班学生便需自主预习学科新知,全面分析枚举算法的设计程序、算法思路,尝试利用枚举算法来解决现实问题。但是,本班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完善,在分析枚举算法的设计思路、现实应用情况时会产生认知瓶颈,所以我便主动录播了一个教学视频,详细演示了枚举算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并在此过程中插入了生活实例,解释了枚举算法的应用情况。为了节省时间,我使用剪映技术将视频时长控制在8分钟之内,要求学生根据个人预习安排自主观看视频内容,自主学习枚举算法的相关知识。据此,大多数学生都能实现自主预习。

2.以视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虽然高中信息科技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活动,但是课后的复习指导则决定着学生内化课程知识的效率水平,所以复习指导决定着高中生是否可以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此,教师则可主动以视频课来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秉承一对一辅导、个性化教学原则,以便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以“VB程序设计与调试”一课教学中,待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我就要求学生自主复习本课所学内容,自主梳理VB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流程。在此过程中,本班学生则可真实看到自己的认知盲区,比如有的学生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VB程序的特点,有的学生则在解释程序设计概念时突然语塞,陷入认知瓶颈。于是,我答应学生在课下主动开设视频课,让学生在电脑终端认真听讲,我则会在教师端进一步解释VB程序的特点、程序设计的概念,尽量使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来解释VB程序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结构。

二、课堂要实时互动,科学播放视频内容

虽然视频课模式可以切实突破时空限制,但是动态的、和谐的面对面交往却依然十分重要,教师可以直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参与任务探究活动,使其能够全面探索信息科技课程的关键知识,更易于改善学生的认知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视频课模式下,教师应与学生实时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关键任务,适度播放视频,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指导完美结合起来,促使学生逐步积累有效经验。

以“算法的执行流程”一课教学为例,我就让本班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了算法的执行流程,客观分析顺序模式、选择模式、循环模式这三种执行方法的优缺点。在探究过程中,小组内部可以直接上机操作,通过一系列的动手实践感受三种执行方法的异同点,切实积累丰富的合作学习经验。接着,各小组学生则可通过上台展示分享探究结论,通过组际讨论全面归纳出顺序模式、选择模式、循环模式的执行流程,以便及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也会适当纠正各小组的探究结论,补充关键材料,帮助学生及时内化本课知识。最后,我会播放以顺序模式、选择模式、循环模式操作与执行过程为中心的视频,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印象。

總而言之,自从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信息科技课程便受到了广泛关注,且我国也在中小学学校教育期间组织了信息科技课程教育活动,以便有效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批优质人才。因此,高中信息科技教师要利用教育部对本学科的重视,积极创建开放的教育环境,以便促使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振民.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高效应用方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98-99.

[2]阮潇博.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研究与应用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实现策略混合教学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电能替代管控一体化的实现
混合学习视角下《建筑水电工程计价》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中翻转课堂的实现
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策略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