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同存异 比较发展

2021-06-29李畅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比较法应用研究高中物理

李畅

摘 要:比较法是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让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化理解。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物理;应用研究

比较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比较可以找出事物间的异同,从而帮助人们认清事物的本质。有区别就能形成比较,有了比较才能知道差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差别,即差异性。物理是一门辨析事物规律的科学,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厘清事物间的本质,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从物理学角度进行探究,对象不同特征各异,即使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表象,但是它们都遵循一定的物理规律,如果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不但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物理教学中的“求异比较法”

在高一物理“物体运动”一节,有两个主要的概念:一是位移,二是路程,这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教师教学这两个概念时可运用比较法,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概念的差异:位移是矢量,它是一条有向线段,可从开始位置指向末尾位置,它不但有方向,也有大小;但是路程却是标量,是物体运动时的路线轨迹,所以它有长短大小,而没有方向。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已经对两个概念有了很明显的比较。为了使概念更清晰,老师还可以做这样的介绍:在曲线运动的过程中,物质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是不相同的,且只有沿直线成单向运动时,才能说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如果通过这样的表述,还不能让学生完全明白,也可以换成另一种方式:若一物体沿着圆周运行了一周之后,却又回到了起始点,那么,这个物体的位移是多少呢,路程又是多少呢?

因为进行过之前的求异比较,学生一般都会得到答案:该物体行进的路程就是圆周本身的长度,而位移却是零。由此可见,运用比较法抓住两个概念在本质和量上的区别,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其内涵。

二、物理教学中的“求同比较法”

求同比较法与求异比较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也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方法。因为物理中许多知识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比如速度、加速度等,这些物理量的表述,如果不在同中取异,往往会搞混淆,所以在教学中,可采用前后比较的求同比较方法来进行辨析,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旧知,特别是在物理复习课中,运用求同比较法,能够通过总结知识点的共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归类,理清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比如在介绍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公式时,如果运用求同比較法,学生会发现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经过对比,找出相似点,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定律的理解。再如电阻、电容的串联与并联问题,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混淆,在学习中,老师如果对这些概念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学生就会牢牢地记下几个概念的本质特征,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比较法运用注意事项

1.物理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比较法

比较法是物理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要灵活,不能死板教条,否则就失去其价值。有时候有些内容的比较只是局部的一个方面,所以比较法的运用不能一概而论。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且知识种类繁复,尤其是一些物理现象非常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这时运用比较法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时要灵活机动,把求同和求异比较法相结合,不但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一直停留在毫无希望的境地……学习困难的学生常常不能把自己举出的实例同费了很大力气才背会的规则联系起来,这种情况就是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相脱节的后果之一,是教师操之过急的结果。”

2.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在物理教学中要运用好教学法,就必须注意它的规范操作。尤其对相似或者相近概念进行比较时,一定要立足二者的本质区别,只有对这一方面区别清楚,学生才会记住共性,辨明差别。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运用了比较法,学生对概念间的共性进行把握,但是对概念间的细微区别却视而不见,从而导致对概念的误解,影响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经验表明,这类学生的智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形象思维到概念思维的过渡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和经历怎样的步骤。”因此老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时一定要立足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理解得深刻透彻,对基础内容把握得更加扎实,从而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运用比较法时,老师要综合运用好其他教学方法,比如习题法、实验法、测试法等,只有把这些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原理更为形象,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进一步把握知识间的规律,构建知识间的框架。

总之,比较法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在物理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让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把复杂的概念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化简为易,变难为易,这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知识的迁移与内化,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璜.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高考(综合版),2015(1):18-19.

[2]邢红军.高中物理高端备课[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4.

[3]颜巧莹.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3):87.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比较法在高中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比较法应用研究高中物理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