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问题链的运用
2021-06-29朱远康
朱远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而课堂提问就是实现这种互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化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即所谓的“问题链”,通过问题链,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主动思考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创造性思维。
一、尊重文本的个性价值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有的问题设计都要充分结合文本,以文本为载体。课堂上学生不愿意听课、课堂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从而使课堂上的提问没有深度,没有层次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如果只是浅尝辄止,就难以奢望学生对文本精妙之处有所感悟。如果教师对文本能深入解读,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然后再针对文本进行教学设计的话,就一定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文本体验。
例如《老王》这篇文章,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老王的“善”,那么如何让学生去理解作者杨绛的“愧怍”?因此在解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挖掘文本深层的含义,即传统知识分子对劳动者的悲悯是“俯视”的。在情感投入上,作者和老王是不对等的,她最终没有回应老王的情感需求。七年级的学生,主要的视角会停留在老王身上。一个小人物的善良,学生是可以从文章中理解的,但是从作者杨绛的角度分析,不止是善良,更是特定的“文革”时期,地位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如果在解读上能深入到这个层次,学生的理解就到位了。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问题要尽可能向深处挖掘,体现出教学的层次与深度。
二、让问题与问题形成问题链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很容易问一些问题,例如: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回忆了故乡的哪些人、哪些事?这样的问题,答案在文中是可以轻易找到的,那么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搜索信息的阶段,学生学会的只是信息提取的本领。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链,抓住一个线索深入提问,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还以《老王》这篇课文为例来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语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来设计问题。整堂课围绕“幸运的人”“不幸者”“愧怍”三个词来展开,从而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链:(1)老王的生活境遇怎样?(2)老王生活这么苦,对待杨绛家怎样?(3)杨绛待他如何呢?通过这几个问题把课堂上细读文本、概括分析文本内容、深入理解文本主旨、赏析词句等“零碎”的又不可或缺的环节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思维推进中掌握知识点。问题与问题之间是一种依赖关系,解决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或者前提,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发展。
三、通过问题链,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问题的产生受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以及一直处于动态的教学情境的影响。教师设计问题链时,要全面考虑,问题不仅要有丰富的信息内容,还要渗透明确的意图,能够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感性经验,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琦君《春酒》这篇课文的时候,可设计问题链如下:(1)春酒是什么?(2)怎么喝的?(3)春酒仅仅是酒吗?给作者美好感受的是酒吗?从而形成思维链:酒——喝酒——喝酒这件事——酒背后的文化味、人情味。让学生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感受文字背后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乡邻间的人情味,去了解民俗背后的集体情感,促使学生在这种纵向思维下形成完整的思维链。
又如《驿路梨花》这篇课文,“助人为乐”是学生易知的,通过读文段就可以读出,那么学生还应该了解什么呢?首先是特定的时代背景。曾经发生的事情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可用现代的眼光去评判。其次是两类人:一类是享受恩惠有所回报的,例如“老余”和“我”;第二类是纯粹付出的,例如解放军和大小梨花。那么,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去思考:第二类人(解放军和大小梨花)有没有获得呢?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之所以帮助别人,是因为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发现,去体会:人都要追求一种崇高感;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来源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崇高感。我们可以通过这篇课文来让学生懂得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哪个更重要,让学生从文本出发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再如《背影》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文章着重呈现了什么情感?哪些细节有体现?(2)父爱如此深沉,为何“我”最初没有被感动呢?(3)对于父亲的送行,最初“我”不为所动,甚至“觉得他说话不漂亮”,可是,看到父亲翻越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后,“我”为什么又被感动了?(4)父亲翻越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不仅打动了作者,也打动了你我,作者为什么在八年之后才落笔成文,来回忆这一难忘的“背影”呢?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呈现,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对文本和人物情感作历史文化层面的思考,明确文本的审美价值在于亲情的超越性——亲情是超越时代的。而《背影》的魅力也在于,表面上,深沉的父愛为全文奠定了基调,作者把当时的懊悔以及八年之后的忏悔融进了文字里,站在父亲的角度理解父亲的境遇和情感,并体悟到亲情的可贵,人性的审美价值扑面而来。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设计基于文本、符合学生心理规律的问题链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沿着问题和情境去思考探究。教师只有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尤其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才能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