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2021-06-29张帅张军
张帅 张军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进行产教契合的常见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有助于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文章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4-82-03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a common mode of combining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level of the talents majored 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 in training the talents majored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Key words: computer specialty;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0 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的联合教学,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1]。目前国家正在全力推进现代学徒制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工作,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政策利好,研究和推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毕业生质量,提高专业办学水平。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积极主动地探究适合当今社会及企业发展需求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符合要求的过硬质量的毕业生。调查显示:大多数的高職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意愿较强,学徒制和订单培养等合作模式逐渐被学校和企业双方所认可。但由于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合作目的不同,双方合作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2]。
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各个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始终居高不下,尤其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缺口更是越来越大,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扶持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政策,鼓励地方企业结合当地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院校融合,地方人才服务于地方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速度加快,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有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原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很难适应或达到市场企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严重,这亟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现代学徒制如何融合如何找到契合点,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点。
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可行性分析
现代学徒制出现、发展、改革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现代学徒制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劳动力的融合发展,拓展了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建设的渠道及方向,创新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模式,是全面提高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融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意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学徒制核心内涵:一是从上到下,从教育部门到授课老师再到学生,要树立一个理念,入学即就业;二是一线企业无缝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三是学校与富有一线先进工作经验的员工互相聘用,企业员工担任学业导师,老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深入学习,参与项目工作;四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质量培养管理监控体系,制作可行性监控节点。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与现代学徒制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学徒制的经验和方法。要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和制定一个符合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可以高效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和就业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现代学徒制扭转了传统教育与社会就业脱节的现象,让学生既能充实在学校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原理,又能充分参与企业一线实践,实现工作与学习的相融合,使学生不仅可以学掌握先进的实践技术,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企业导师保持紧密联系,承担部分企业真实项目的工作,了解当前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专业课学习在企业中的作用,促进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高效进行专业课学习,毕业后尽快的融入社会工作。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核心目标与任务,可以将现代学徒制融合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培养学生在软件操作、程序开发、数据处理、网页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学生主要的工作岗位分布有前端网页设计师、测试员、办公室文员、数据分析师等,这些工作岗位都非常适合现代学徒制教育。
3 面向计算机专业软件开发方向的学徒培训模式研究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企业订单培养模式,另外一种是工作室培养模式。经过实践数据统计目前工作室模式可推广性较高,培养效果显著。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已经形成多种模式多个专业方向的工作室。专业工作室模式组建方面,便于管理,能够快速与一线企业联系沟通。工作室模式是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效手段和方式,是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融合的简单有效途径。
工作室模式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技能目标与企业工作要求更契合。将实践项目分阶段分层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该模式下一方面要做好硬件建设及保障,培养认真负责技术过硬的专业负责人,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的特点优势;另一方面在取得客户同意后,可以将企业交付的项目简约化,转换为阶段性考核性实训项目。在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我们不仅要建立丰富的高质量的“金课”资源,并且要提供给学生便捷学习讨论交流平台,以使混合式学习能够顺利开展,保证该模式的教学质量。我们建立多标准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中,师生都要有双重身份,学生不仅要达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准,还要力求满足企业对员工的专业要求。学生只有达到了企业技术和能力要求,才是真正实现了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
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还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在制定过程中,一定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探讨和确定。在基于学徒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标准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参考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例如职业素养、职业责任性、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4 现代学徒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与策略
4.1 规范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已形成共识,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引导,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依据“企业要求—项目目标—项目任务—知识技能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任务和时间监控节点,课程设置以目标为基础,螺旋上升逐步深入。
第一学年,学生在学校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课程,增强学生对企业对行业的认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感和职业素养。第二学年推行“工学交替”方式,以专业核心课为基础,融合企业基础项目建设,实施项目管理策略。以工作室模式和条件为基础,企业员工和学校老师为导师,进行卓越项目实训,第三和第四学期最后一个月可以在一线企业进行跟岗学习。加强学生职业责任感,增进学生对工作的情感。最后一学年,进行顶岗实习锻炼,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正式成为企业员工。这种培养模式,不仅保障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为企业提供了符合要求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储备人才,有助于校企双赢。
4.2 构建合理科学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从理论课程、卓越项目实训、企业任务驱动实训三个方面齐头并进,螺旋布局建设。
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两个部分,其专业课具体课程的设计可以多方面与企业工作人员探讨研究,这部分课程主要以校内老师为主体,企业导师为主导。课程设置无论前端网页设计还是后台程序设计都要螺旋上升,环环相扣,课程设计要承上启下紧密贴合。这样一条培养线路走下来,学生的理论知识才能扎实深入。
校内卓越项目实训课程安排在每学期中间,例如专业认知类课程,由企业教师介绍计算机企业文化、组织机构的职能、岗位人才需求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充分认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一部分教学以企业教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在课程设计上,要结合相关行业标准和企业的课程要求,对企业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知识点和技能点,形成实训项目。
企业任务驱动实训在企业进行。结合企业的员工培训和考核要求,通过师傅对学徒的精准指导,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专业技能。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为学分制,课程既能够是标准课程,同时也能够是实训课程,还能够为实际项目,只要可以达到岗位能力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标准,都可以归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使得教师也可以在常规实践与教学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生产水平与业务水平,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吸引企业可以将项目与学校教学进行融合[3]。
4.3 校企共建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导师”团队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中,校企双方共同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以合约的形式确保双方的责任和权益,形成校企互聘互相监督的管理机制。在“双导师”组建过程中,包括学院总导师、专业方向导师、学徒制工作室负责人;企业导师应包括企业领导、企业监督员、企业考核员。校企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对企业和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开展深入调研和研讨,建设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选拔、培养、考核、激励、晋升制度。校企共同制定鼓励现代学徒制双导师进行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最终将专业教师塑造成行业专家,将企业师傅打造成职业教育优秀教师[4]。
4.4 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评价应更加多元化、过程化、动态化。多元化评价是指学习及教学的评价由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共同完成,成绩的考核应由校内考核和企业考核两部分组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制定过程中,要设计科学合理全方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多维度考核评价知识目标,专业技能目标,职业素养目标,以及行业目标及企业要求等多个维度。评价的动态性是指考核与评价要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加大实训实践项目的考评比重,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注重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评价[5]。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与高职院校教育的结合,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健全了新的产教融合理念,有利于培育综合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完善。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也应从整体上进行创新,加强现代学徒制的融入,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基础,加强校企合作,不断优化现代学徒制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荣.现代学徒制在通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應用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9.
[2] 刘梦.现代学徒制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
[3] 吴翠鸿.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现信息记录材料,2020.4.
[4] 毛开梅,王梦迪,徐正,邹星.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
[5] 董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的思考[J].产业创新研究,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