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互动模式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行动研究

2021-06-29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段落课文

刘 婧

(安徽三联学院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601)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主要倡导者之一Rivers认为,语言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创造有效使用语言的机会与环境。多维互动教学是指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作用和相互影响,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交互过程,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1]。“多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信息传递、师生交往等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立体的;“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除此之外,还包括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的互动[2]。这是一种强调师生间的密切配合,师生与生生共同参与教学,教与学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通过调查,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形式都较为单一,提问的内容也较为简单,缺少一定的教学设计;甚至有的教师针对语篇内容的提问都是随机的。这些形式的课堂提问无法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结构和内容,同时也会使学生失去积极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部分同学回答不上来或者拒绝回答,导致教师的课堂提问经常出现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缺少有效互动,语篇讲解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内化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不能只局限于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检验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或者只是一种检查学生课堂表现的形式,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对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进行精心设计,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互动,加深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提问、思考、理解三个环节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应是递进并且相互作用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时间为2019年3~6月,研究对象为安徽三联学院2018级会计学专业一个教学班的50名学生。学生的语言基础较好,学习动机较强,多数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完成课前课后布置的相关学习任务。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表、观察笔记、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对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课堂提问方式进行设计,通过计划、行动、观察与反思四个环节展开研究[3]。

2 行动干预的第一阶段:以文化内涵为基础,课文整体分析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与管理

2.1 行动设计

(1)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一直是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大部分学生注重的是课文中语言点的学习,很少关注内容和结构。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介绍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使学生充满自信地阅读。

(2)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策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从文章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设计问题,包括课文背景知识、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作思路和意图等。

(3)设计深度问题,促使学生探究课文主题所体现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利用分散在各处的信息点去分析,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4)丰富课堂提问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有效管理课堂提问的过程。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提问,是因为不知道答案或是觉得题目没有意思。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堂提问形式,包括:① 在课堂提问中采用个人、同伴和小组互动的形式,给学生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学习不同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开拓思路;② 利用多媒体的音频和视频,结合课文内容,给予学生启发式提问,同时采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答案不分对错,能表达出观点就可以,以此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③ 课堂提问后要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增加课前预习问题和课后反思问题的环节,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会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参与度有直接影响。教师需要对于课前和课后问题的准备给予学生一定地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2 方案实施

首先,对课文的整体问题进行设计,包括阅读前对文章的预测、文体、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写作方法的分析[4]。这些问题将贯穿课前预习、课堂参与和课后反思环节之中。具体实施方案流程见表1。

表1 课堂提问方案实施流程

每次在进行阅读教学前,会要求学生完成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预习问题(详见表2)。在预习期间,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学习通等APP设置班级群或课文阅读讨论群,将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音频、SPOC视频以及文化背景PPT传至平台,给予一定讲解,学生可以在群内讨论,共同商讨预习问题的答案,最后以书面形式在线提交给老师。课后,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主要是概述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对课文内容的反思,同样以书面内容提交。教师每次会抽取8~10名学生的预习或课后作业认真批改,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优秀作业课上点评等。

表2 预习问题

其次,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采用横向提问和纵向提问交互进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横向提问是通过篇章结构和主题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纵向提问则是通过寻找文章所体现的深层内涵来进行。以《新视野大学英语Ⅱ》读写教程第三单元《Journey through the Odyssey Years》课文为例,在横向问题中,根据说明文体的特点要求学生思考这篇文章采用哪种模式进行说明,继而让学生思考这种模式的特点,根据这一模式分析文中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通过思考和分析,学生了解到“The text first compares the previous phase in life to a newly added phase in life, then further illustrates what ‘odyssey years’means and how the particular phase is characterized and the author’s writing purpose”.

在纵向问题中,文中作者通过前后两种不同生活阶段的比较,来引出主题“odyssey years ”,以此为基础,所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如下。

(1)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vious stage in life and a newly stage in lif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term “odyssey years ”. Please use some phrases to describ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life stages.

(2)According to these descriptions,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troubles the younger face in their odyssey years?

(3)What are the reasons that may bring about the younger’s troubles according to your understanding?

在进行纵向问题的提问时,应注意问题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和对于学生的引导性,帮助学生逐步拓展思维,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意图。

最后,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设计互动形式。答案比较明确的基础问题可以要求个人回答,需要分析和推理的复杂问题可以采用同伴或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出答案。 同时,教师在提问时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反思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整理课堂提问的内容,并以此形成自己的想法。教师会在每次课堂的最后给学生留出5分钟时间整理提问内容。课后的critical thinking通过线上学习平台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使每位学生都能抒发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感。

2.3 观察与发现

通过两个月的观察,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参与课堂提问的表现明显有所变化:(1)学生课堂提问的参与度有所提高。部分学生刚开始参与提问有些不知所措,但一个月之后基本可以参与其中;(2)有了课前预习问题的准备和课内小组的集思广益,学生回答的内容更加丰富,不再照搬课文内容,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对问题有更多的分析和思考;(3)随着课堂提问的互动模式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线上和线下互动的结合,使课堂氛围也越来越融洽,教学效果也有很大提高。

2.4 反思

通过本阶段的行动干预,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方式有了更加辨证的认识。首先,在课文讲解的最初阶段,循序渐进的课堂提问模式对于引导学生加深课文的理解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但是,随着课文难度的加深,部分句型的语言点影响到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循序渐进的方式无法很好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针对句型进行细致地讲解;其次,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还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充分研读课文,对文章反复斟酌,设计出既具有创造性和趣味性,又具有深度和思考性的问题。

第一阶段的行动干预,使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能力提高,但对于课文细节的掌握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在第二阶段的行动干预中,教师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段落细节的理解,使课文段落分析更有成效。

3 行动干预的第二阶段:以意义探究为基础,课文段落细节问题的设计与管理

3.1 行动设计

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存在困难。因此笔者对学生在课文细节上出现的理解问题做了问卷和访谈。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的分类整理,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语言点、细节内容和段落结构三个方面。因此,尝试根据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设计问题,问题的具体设计如下。

(1)针对语言点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是对复杂的词语和句式结构的不理解;有些句子本意可以理解,但不知作者的意图;部分学生缺乏相关修辞手法的知识。因此,需要把问题设计为引导学生理解词汇或句子结构的问题,如分析句子主干、用英文解释单词等。对于句子所体现的言外之意,需要设计些推理性或总结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内涵。

(2)针对细节内容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和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文章里面的专业术语不理解,有些同学存在对作者的观点不理解或不认同的问题。针对这些方面,笔者将设计一些评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发表观点。

(3)针对段落结构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于文章的段落结构之间以及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有不理解的情况。这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有很大影响。因此,笔者会针对这一方面提出一些分析性和评论性的问题。

3.2 方案实施

这一阶段主要是细化学生的预习作业。制定表格,让学生列出在预习文章的过程中各段落所遇到的具体问题,3~4人为一组,大家共同填写,每个问题后面备注学生姓名,在课前两天以邮件的形式发给教师。形式如表3所示。

表3 课前预习作业

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涉及语言点、内容和段落结构三方面,有助于教师合理把握问题设计的侧重点,采用不同视角提问学生[5]。以《新视野大学英语Ⅱ》读写教程第八单元《Animals or Children?-A Scientist’s Choice》一文为例。在设计语言点的问题上,教师需要将语言问题和课文主题相结合。如课文第二段的句子:

More importantly, I also saw children healthy thanks to advances in medical science such as infant breathing support, powerful new medicine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the entire field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My desire to tip the scales in favor of healthy, happy children drew me to medical research.

很多学生对“tip the scales”和“drew”的含义不理解。因此,笔者针对“tip”和“scale”两词的本意进行提问,再结合主题可知“tip the scales”强调的是作者一种倾向性。以此为铺垫,引导学生理解“draw”的含义。

在设计课文内容细节的问题时,由于多数学生缺乏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导致对课文内容的细节不理解。如课文第一段开头:

I am the enemy! I am one of those cursed, cruel physician scientist involved in animal research. These rumors sting, for I have never thought of myself as an evil person.

多数学生对本段划线句子不理解。学生的困惑在于“Why do these rumors sting?”, “What’s the author’s writing purpose?”。针对学生的问题,笔者结合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一段关于animal research 的3分钟小视频设计一些互动性问题:What happened to animals in animal research?What is attitude of the public to these animals researchers?以此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设计段落结构问题时,同样需要结合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段落之间或段落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方法需要依托两个层面:一方面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找出各段落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另一方面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各段落中的重要细节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其中,同样需要合理管控提问时间,给学生充分时间思考答疑。

3.3 观察与发现

在行动干预期间,笔者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学生课堂问题和课堂互动形式的看法,以及对本学期课程教学的评价。问卷结果显示,68%的学生认为课堂提问的问题难易适中,能够激发他们思考,帮助理解课文内容;54%的学生认为线上和线下互动问答和课堂小组互动是很好的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交流,而且可以拓展思维,增强英语阅读的信心;16%的学生认为课堂提问占用的时间过长,尤其是课文细节问题的讨论时间过长,建议课后线上补充讨论;21%的学生认为课堂提问方式不够丰富,希望课堂讨论能和多种课堂活动形式相结合,但他们认同这些提问方式所起到的效果。

此外,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有了全新的理解。他们认为英语阅读是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的有效途径;多数学生认为本学期的预习作业提高了他们的答题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中,学生的集思广益使他们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并从课文的理解中感悟到许多人生哲理[6]。

3.4 反思

在第二阶段的行动干预中,教师课堂问题的设计更加细致。课堂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课前预习作业的重要性。教师需要研读课文,细化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的完成度和课堂提问的效度成正比。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程度越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就越好。然而,好的课堂提问设计还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对课文理解程度、学生语言能力、课堂的组织和管理等。

4 结 语

本次课堂提问教学行动研究历时一个学期,旨在通过丰富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环节,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和对课文篇章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在本研究中,笔者对于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有了全新的认识,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拓展文化视野,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思考和分析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思路。有效的课堂提问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课前预习等众多因素。当然,此次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课堂提问形式单一、课堂提问占用课堂时间过长等,这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段落课文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短文篇】
背课文的小偷
心理小测试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端午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