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国槐小线角木蠹蛾为害情况调查
2021-06-29白瑞霞王广军刘洽然谷彦庆乔建国
白瑞霞,王广军,刘洽然,谷彦庆,乔建国*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61;2.石家庄市园林绿化管护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国槐(Sophora japonicaL.)又称槐、家槐,为豆科落叶乔木,在我国分布地域广泛,以长江以北地区为主。国槐冠大荫浓,抗逆能力强,寿命长,是理想的行道树和庭院观赏树[1],被北京、西安、太原、石家庄和兰州等多个城市定为市树[2]。
小线角木蠹蛾(Holcocerus insularisStaudinger)又名小木蠹蛾、小褐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线角木蠹蛾属,是一种主要的林木蛀干害虫,为害国槐、白蜡、银杏和五角枫等树种,常造成毁灭性灾害,该虫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是北方大部分地区[3]。其幼虫在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群集蛀食,形成不规则、相互连通的蛀道,受害树体千疮百孔,轻者风折、枯枝,重者整株死亡,严重影响景观效果[4]。朱秋蕾[5]研究发现,小线角木蠹蛾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局部为害严重,其风险指数为1.92,属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彭影等[6]调查发现,小线角木蠹蛾等枝干害虫为害是导致北京永定门公园内国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刘林[7]调查发现,天津市国槐、龙爪槐等园林绿化树种的小线角木蠹蛾虫株率为14.0%,受害较重。胡亦民等[8]研究发现,1998~2010年保定市行道树国槐小线角木蠹蛾发生相对平稳,为害程度在轻度至中度,原因与该虫在树皮内隐藏为害、防治时药剂难以直接接触虫体有关。
国槐在石家庄市城区广泛种植,有120多条街道以国槐作为行道树,占全市街道总数的41.78%[9]。近年来,石家庄市国槐小线角木蠹蛾为害逐年加重,对该虫为害情况进行调查,有利于明确其为害特征,从而为科学防控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2017~2018年的4~10月,对石家庄市主要街道、公园、苗圃等的国槐小线角木蠹蛾为害情况进行调查,观察枝干、地面是否有小线角木蠹蛾幼虫排出的新鲜粪便、木屑,将有新鲜虫粪、木屑的植株作为有虫株,统计有虫株数,计算有虫株率:
有虫株率=有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将每株树上小线角木蠹蛾幼虫新鲜为害部位的数量作为虫口密度,单位为片/株。计算受害株小线角木蠹蛾的平均虫口密度,将为害程度划分为轻度(平均虫口密度≤3片/株)、中度〔平均虫口密度为3~6(含)片/株〕和重度(平均虫口密度>6片/株)[10]。随机选择100株小线角木蠹蛾为害的国槐植株,记录为害部位数量及其在国槐上的分布。解剖受害枝干,观察小线角木蠹蛾的蛀道形状、长度、方向和虫态等。随机选择胸径≤10 cm、10~20 cm、20~30 cm和≥30 cm的国槐植株各50株,调查不同胸径国槐的有虫株率和受害株平均虫口密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线角木蠹蛾在国槐上的为害特征
2.1.1 为害部位分布 调查结果(表1)显示,100株受小线角木蠹蛾为害的国槐植株上共有281片有新鲜虫粪的为害部位,大部分位于主干上,占全部为害部位的65.5%;其次是主枝,占全部为害部位的32.7%;侧枝上的为害部位较少。
表1 小线角木蠹蛾为害部位在国槐上的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damage positions of H.insularis on S.japonica plants
2.1.2 为害状 小线角木蠹蛾成虫喜在伤口、原为害部位产卵,幼虫孵化后先在皮下浅层活动,随着虫体增大而逐渐向韧皮部及木质部深层扩散。幼虫在树皮上隔一定距离咬一排粪孔,每个为害部位常常有许多排粪孔。揭开受害部位,会发现其为害面大,幼虫常将木质部咬成深浅不一的创面。解剖受害木,发现蛀道上下连通,长50~100 cm(图1)。
图1 小线角木蠹蛾的为害状(a)及蛀道(b)Fig.1 Damage symptom of H.insularis and bored tunnels
2.2 小线角木蠹蛾在国槐上的为害情况
2.2.1 不同类型绿地国槐的小线角木蠹蛾为害情况 调查结果(表2)显示,总体上,石家庄市园林绿地国槐小线角木蠹蛾发生程度属轻度,但对不同类型绿地中国槐的为害程度差别明显。行道树国槐的小线角木蠹蛾有虫株率最高,且受害株虫口密度最大,为害程度达到中度;公园和苗圃内的国槐受害程度则较轻。这与绿地的植物丰富度有关:街道绿地植物种类少,常常大面积种植国槐,有利于小线角木蠹蛾传播蔓延;而公园和苗圃绿地植物种类多且种植结构复杂,不利于其传播蔓延。
表2 不同类型绿地国槐的小线角木蠹蛾为害情况Table 2 Damage of H.insularis in different types of greenland
2.2.2 不同胸径国槐的小线角木蠹蛾为害情况 调查结果(表3)显示,随着国槐胸径的增大,小线角木蠹蛾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均呈增加趋势。这与植株的生命力强弱有关:胸径越大,表明国槐树龄越大,生长势越衰弱,抵御小线角木蠹蛾为害的能力越弱;反之,胸径越小,表明国槐树龄越小,生长势越旺盛,抗虫力也就越强。
表3 不同胸径国槐的小线角木蠹蛾为害情况Table 3 Damage of H.insularis on S.japonica plants with different DBH
3 结论与讨论
国槐为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良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在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国槐是小线角木蠹蛾的优势寄主[11],近年来园林绿地中国槐受其为害有加重趋势。由于小线角木蠹蛾幼虫藏匿于树皮下,具有群集为害特性,一个为害部位常常有数十头甚至数百头幼虫聚集,且只有少数排粪孔,因此排粪孔数并不能代表幼虫数,排粪孔有无新鲜粪便排出与其内部幼虫死活无直接关系,幼虫数量很难准确统计。观察发现,小线角木蠹蛾幼虫在树皮下为害,呈明显的片状分布,每片大小不等,除少数连成片外,多数处于分散状态。为便于统计,将植株上小线角木蠹蛾新鲜为害部位的数量作为虫口密度。
调查发现,小线角木蠹蛾为害部位主要分布在国槐的主干和主枝上,特别是分枝点附近。国槐植株胸径越大,受小线角木蠹蛾的为害越重;胸径越小,受小线角木蠹蛾的为害越轻。国槐小线角木蠹蛾在石家庄市园林绿地普遍发生,尤以行道树受害较重,公园和苗圃中的树体受害较轻,分析原因认为,既与国槐树龄有关,又与种植数量、种植结构、鸟类的种群数量有关。国槐为石家庄市骨干绿化树种[12],在街道种植量大,且树龄较长,一方面,街道的生长环境恶劣,行道树立地条件差,树池面积小,土壤紧实、通气透水性差[13,14],导致国槐生长势较弱,易遭受害虫侵害;另一方面,街道中植物群落单一,利于害虫传播蔓延,同时城市中以害虫为食的鸟类较少;此外,街道绿地中的国槐多为高龄树,本身抗病虫能力较弱,利于害虫发生。公园、苗圃绿地植物群落复杂,植物种类丰富,有利于树木生长,而不利于害虫蔓延;且鸟类较多,可以捕食害虫的成虫、幼虫。小线角木蠹蛾局部发生严重,这与其传播方式有关。该虫在绿地中以成虫传播,但成虫飞翔力不强,其在受到惊扰时飞翔,喜欢在伤口较多的植株上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