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结合益气补肾汤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分析
2021-06-29张红霞
张红霞
(嘉峪关市新城镇卫生院,甘肃 嘉峪关 735100)
0 引言
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时,其咳嗽、打喷嚏及运动的时候尿液会不受控制的自主流出,我国成年女性发病率在19%左右,50~59岁的女性发病率高达28%,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使得该种疾病发病率逐年提升[1]。该类病人认为疾病与生育后盆底肌松弛及年龄大后肌肉松弛有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导致疾病的就诊率很低。长期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漏尿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虽不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但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引发一系列社会交往及心理问题[2]。针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临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如盆底肌锻炼、电刺激或药物治疗,盆底肌锻炼在临床使用普遍,但其对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效果甚微[3]。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的效果有目共睹,临床逐渐采用中医方式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鉴于此,下面选取94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艾灸结合益气补肾汤治疗后,对其取得的效果进行综合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嘉峪关市新城镇卫生院收治的94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起始时间及截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纳入标准:①符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的诊断标准;②尿失禁Gullen 分度为Ⅰ-Ⅲ;③患者依从性高,积极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重度压力性尿失禁;②合并严重泌尿系统肿瘤;③由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尿失禁;④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实施研究,分别为对照组(n=47)及观察组(n=47)。观察组年龄为38~65岁,平均(50.20±3.17)岁;病程3个月至7年,平均(2.68±0.35)年。对照组年龄为39~64岁,平均(50.24±3.15)岁;病程4个月至6年,平均(2.71±0.37)年,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综合对比后显示均衡性良好P >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盆底肌锻炼,主要进行耐力及协调力训练。训练时保持呼吸平稳,指导患者取仰卧膝屈位,将其双脚打开,脚掌平置创面,膝盖外展,指导患者收缩会阴部肌肉,坚持10s 后放松10s,重复该动作10次;然后实施肛门收紧动作,收5s 后放松10s,重复该动作5次。每日3次。
观察组采用艾灸结合益气补肾汤治疗,艾灸方法为:取患者关元穴、中极穴、肾俞穴及膀胱俞穴,熏蒸至皮肤发热,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30分钟,每日2次。益气补肾汤药方为:党参、白术及陈皮各15g、黄芪30g、升麻、当归、山药及芡实各12g、柴胡、菟丝子及益智仁各10g、乌药8g,加入500mL 水煎煮至200mL 药水,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4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盆底综合肌力:采用压力治疗头(广州市衫山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检测患者盆底肌力,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其置入阴道,深度为5cm为宜,观察患者阴道的张力及收缩后的压力值,将其分为6级,即0-Ⅴ级,其中>3级为正常,≤3级为异常,级别越高表示盆底肌力恢复越好。②总排尿量、尿失禁频率及尿垫试验尿漏量。尿垫试验方法为:指导患者将膀胱中的尿液排除干净,取一片干燥的尿垫置于下体,提前称好尿垫重量,指导患者饮用500mL 水,15min 内饮用完,并一次性上下5层楼梯,行走半小时,连续做10次腹压动作及下蹲,并听1分钟流水声,1h 后取下尿垫称重(1g=1mL),计算总尿液。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 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盆底综合肌力、总排尿量、尿失禁频率及尿垫试验尿漏量行t检验,当P <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综合肌力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综合肌力正常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异常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综合肌力检测结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总排尿量、尿失禁频率及尿垫试验尿漏量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排尿量、尿失禁频率及尿垫试验尿漏量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总排尿量、尿失禁频率及尿垫试验尿漏量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总排尿量、尿失禁频率及尿垫试验尿漏量结果比较()
3 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是女性常见的5大慢性病之一,中老年患者作为疾病的高危群体,多数女性对疾病难以启齿,认为其为生产及年龄大后的正常生理现象,导致该种疾病在我国的就诊率极低。疾病使得女性出现尿液不受控自主流出的情况,导致其尿动力学异常,使其盆底肌力减弱。该类患者腹压较高,咳嗽及运动时会拉伸盆底组织,使得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程度损伤,而腹压持续升高会导致盆腔血液回流受阻,而盆底结构组织血液供应不足,间接导致肌纤维电生理异常,使得盆底肌力减弱,进而引发尿失禁[5]。可见增强盆底肌力,改善尿动力学对于疾病的治疗十分关键。
盆底功能锻炼是目前受限的保守治疗方法,其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张力及收缩力,使得神经传导功能得以改善,进而提升患者括约肌肌力,为盆底提供稳固的支撑力。该种方式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对于病情控制及患者的预后效果甚微[6]。中医将疾病列为“小便不禁”“遗溺”的范畴,认为疾病的发生与脾肾两虚、中气下陷及膀胱不约有关,使得阴道收缩力降低,盆腔器官脱垂,采用艾灸治疗,刺激关元、中级、肾俞及膀胱俞等穴位,能起到充益肾气及固摄下元的功效[7]。益气补肾汤由十几味中草药联合熬制而成,其中黄芪及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升麻及柴胡具有升举清阳的功效;白术及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当归具有和血养血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和胃的功效;乌药具有行气散寒的功效;益智仁、芡实及菟丝子具有补肾固涩的功效,联合配伍能起到温阳补肾及益气固摄的功效[8]。本次研究采用艾灸结合益气补肾汤治疗,灸药联合,能发挥协同作用,起到调节气血及温肾固摄的效果,进而刺激膀胱,使得子宫位置得到提升,减少对膀胱的压迫,提升盆腔肌力[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盆底肌力提升情况优于对照组,漏尿量、总排尿量及尿失禁频率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艾灸结合益气补肾汤治疗可改善其盆底肌力,减少漏尿量、总排尿量及尿失禁频率,使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