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制砂C30砼桥梁墩柱混凝土施工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1-06-29蒋志丹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墩柱水灰比气泡

蒋志丹

(湖南金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6)

1.机制砂C30砼桥梁墩柱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1.1 混凝土桥梁墩柱产生气泡的问题

(1)原材料质量与其适应性问题:一般水泥的品种、细度以及烧失量等参数,集料的品质和级配问题。

一般来说,不同水泥的比表面积及化学组成成分都不尽相同,在采用水泥比表面积较小的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气泡很难上升溢散,最终经过混凝土的理化过程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气泡。因此,可以通过水泥试验选择较低的水化热和气泡,来选择合适的水泥。

骨料的级配对混凝土的影响,首先,混凝土的粒径太大不能通过钢筋间空隙,直接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在拆模完成后直接形成空洞。另外,集料的针片状太多会影响其混凝土结构,使之表面产生气泡。

(2)机制砂使用对C30砼配合比的问题,主要有砂率、水灰比、施工实际坍落度。

在配合比设计阶段,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如果水灰比过大,会加速水分散失,形成气泡;反之,水灰比太小,会增大气泡的概率。因此,严格控制水灰比也是控制气泡产生的重要因素。

(3)混凝土机械搅拌时间以及混凝土入模后是否充分振捣均匀。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直接现象就是坍落度不匀,流动性差,致使气泡藏在混凝土内部,不能排出。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会把较多的空气带入混凝土中,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增加。

混凝土的振捣效果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的厚度,二是振捣的时间。当混凝土粘稠度过大或者分层的厚度很大时,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很难排出;另外,振捣时间短时,会造成混凝土欠振、漏振,混凝土也会不密实,表面会形成不规则的气泡或者空洞区域。

(4)选用合适的模板和较好的脱模剂,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墩柱表面气泡。

混凝土墩柱钢模应选用硬度和刚度较小的钢木,并且模板要有一定的弹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高频率的振动和振捣、混凝土的硬化的收缩、频繁拆模使用等作用,容易使钢模变形,膜面凹凸不平,不利于混凝土气泡的排出。

钢模长期使用要清洁养护,保持钢模表面的光洁度,如果光洁度不够,容易使气泡在钢模的面板不均匀处聚集而不能排出,拆模后会形成较密集的气泡区域。脱模剂较差,会导致混凝土黏滞力过大,气泡聚集在内模表面,无法排出,进而可能形成更大的气泡,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图1 墩柱产生气泡

1.2 混凝土桥梁墩柱施工过程中的蜂窝问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或拌和机计量器具校准数据不准确,造成砂浆少、骨料多,粗集料料太大造成拥堵,混凝土不能合理入模;

混凝土搅拌时间设置时间太短,未充分拌合,导致和易性较差,振捣时间太短、振捣不实,或者漏振;混凝土卸料、下料时,高度没有控制,造成石子与砂浆分离,模板未封实,造成漏浆。

1.3 混凝土墩柱施工过程中产生麻面的问题

钢模模内表面粗糙或者水泥浆渣附着,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的表面被撕坏,;钢模模板内表面未脱模剂未涂匀,使该位置区域的混凝土水分散失,局部缺水而出现麻面现象。

1.4 混凝土墩柱“烂根”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浆体被窜通,或下料过程中与模板、钢筋接触,造成浆体粘连在钢筋模板上,致使混凝土到达底部是水泥浆体减少,因而产生“烂根”现象。

图2 墩柱底部浆体流出

1.5 混凝土墩柱施工过程中的流砂问题

(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离析,石头下沉,水泥浆体上升,甚至造成浮浆,冒水。

(2)混凝土泌水严重:①砂石材料含泥量过大,混在水中阻碍和水泥产生水化,延长凝结时间。机制砂中含石量较大,石子级配不好,导致和易性,粘聚性差。②粉煤灰质量太差,细度偏大,接近或者达到Ⅲ级。粉煤灰中细小颗粒比例太少,影响了混凝土的和易性。③减水剂的减水率太低,导致搅拌时加水过多,水灰比增大,造成配合比效果不好,进而直接导致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另外,使用的减水剂是高效缓凝型的减水剂,5-6个小时甚至更迟达到初凝。这样造成混凝土会长时间处于泌水状态,在混凝土凝固期间,上层混凝土由于过度深入底层振捣,进一步地增大了初终凝的时间,从而导致混凝土泌水。

图3 墩柱流砂

2.解决措施

第一,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和原材料厂家。从源头抓起,选择最为匹配的水泥和外加剂,严格控制粗集料的粒径、级配、压碎值、针片状、含泥量,严格控制机制砂的亚甲蓝、含泥量控制在10%-15%、细度模数为2.6-3.5(中粗砂范围)之间,掺合料应选用Ⅱ级以上,细度较大的粉煤灰。

第二,进行配合比优化。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与强度下,将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优化,由于机制砂吸收一部分水分,可以适当提高减水剂的掺量,提高一定的砂率,尽可能地满足天气和施工要求。

第三,墩柱模板内模采用不锈钢模板,每次关模应对模板进行打磨清理,均匀涂抹脱模剂。

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进行试拼,确保模板接缝处平整、无错台、无漏浆现象产生。

第四,在混凝土浇筑前,工人提前在模板底部接缝处喷打泡沫胶,防止混凝土溢浆、漏浆,从而产生“烂根”现象。

第五,混凝土浇筑时,卸料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溜槽的方式来卸料。

第六,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浇筑,灌注层的深度不应超过振捣器的工作长度的4-5倍,振捣器使用时,应“快插慢拔”,能够比较有效的带出混凝土内的气泡,根据振捣器的功率大小,以及混凝土坍落度大小,合理控制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漏振、不振等情况出现。

第七,根据同养试件的凝固时间,来控制混凝土桥梁墩柱的脱模时间,避免造成脱模时间过早,导致混凝土表面撕裂情况产生。

第八,严格控制配合比施工,定期检查混凝土的计量器具,可以采用电子自动计量,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拌和机的型号应选用强制式的,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

3.结语

通过这一次机制砂C30桥梁墩柱混凝土施工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分析,提出有关解决措施,使桥梁墩柱用机制砂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用机制砂混凝土浇筑的构件(如梁板)的外观质量可以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墩柱水灰比气泡
山区公路桥梁墩柱偏位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
水灰比对锚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公路桥梁墩柱偏位典型病害特征分析及维修处治措施研究
基于数值模拟对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冰冻气泡
论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