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代潮流 提升职业素养 探索推进铁路企业“2+1”前置培训新模式
2021-06-29游菁桐
游菁桐
摘 要:近年来,铁路企业以接收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人才补充的主要来源。校企合作“2+1”前置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工程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实现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铁路企业和铁路职业院校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基层站段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2+1”前置培训接收高职生实习的情况,分析校企合作在一线站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职业素养;职工教育
2.前言
随着铁路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95后乃至于00后新生力量加入到铁路行列,现在已经接近90%,而且比例还将逐年增加,但这些新生力量的职业素养与行业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其行为模式和思维方法与职业需求更加吻合。
3.职业素养的提升在人才培养衔接过程中的重要性
见习生加入基层站段一线岗位岗位必备的首要条件是具备职业素养,并努力将职业素养不断与岗位工作要求相互联系吻合。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4.人才培养衔接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3.1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要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老产品、研发新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铁路的发展随着高铁的逐渐深入促使更需要有一支吃苦耐劳、懂业务、精技术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做保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市场的主导权永远掌握在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手中,铁路行业竞争优势和弱势的不断变化,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去规划,而员工素质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迫切需要考虑的战略问题。
3.2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95后乃至00后的见习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工作中不实干、不奉献,其实种种并不是他们的自身意愿,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可以通过对其职业素养的教育,使其加深责任感和使命感,丰富其思想认知,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拥有竞争力,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5.现阶段人才培养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人才培养衔接过程不够流畅
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水平达不到铁路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三点:意识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缺乏铁路现场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于实践教学脱节,很难满足一线站段的需求;二是部分毕业生对从“学生”到“职工”的思想转变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其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担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较为懒散。
4.2学生实习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疲劳意识
在推广校企合作过程中,把院校学生放在铁路基层站段实习,是“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步骤。学校和铁路部门共同认为通过实践锻炼能使学生今早掌握操作技能,正式进入铁路后能尽快胜任本职工作,但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学生的倦怠情绪,还未毕业就进入一线斩断实习,且实习期长达半年,对就业单位认识较深,继而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不稳定因素,给原本下了订单的单位造成收不住人才的局面。
6.提高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5.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促进人才的脱颖而出,而且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无论是通过口头肯定表扬、书面表彰、授予各种荣誉称号、上光荣榜荣誉墙等形式丰富、表达清楚的精神方面的鼓励,还是发奖金红包、纪念品等物质鼓励,或是把那些工作能力强、懂技术、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放到重要的岗位上的岗位晋升,均能产生群体效应,带动一大批年轻人,对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5.2完善约束和加壓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完善的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分清岗位职责,让见习人员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知道应该怎么做。通过考试、竞赛使制度规定入眼、入脑、入心。见习生大多是因为其95后、00后行为习惯,在社会大体制下造就的一批新鲜人,对于危险的认知水平不高,对于责任缺乏意识,集体和相互的概念薄弱,红线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欠佳,为使其得到震慑,对于违纪违章要严肃处理,让他们感到工作压力,时刻有一种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进而迸发出向上的动力。
5.3构筑长效的人才成长机制
提高见习生职业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了的事情,不可急于求成,要统筹安排、循序渐进,认认真真抓好方方面面和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重要的是鼓励见习生增强对职业素养提升的渴求度,提高主动学习改变的意识,从不同角度弥补自身的不足。企业和管理者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做好与见习生的沟通交流,尊重职工的行为习惯,通过零距离的沟通合作,使上下一心、目标一致,使大家在一种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工作,提高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要理解关心职工特征及动态,量才施教,知人善任,做出合理的分工,协调好员工之间关系,搭造宽松、优越、高起点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宏飞,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1-1.
[2]曾凡龙,王世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3]杨琳,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9月.
[4]杨宗华,宿春礼.责任胜于能力[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5]张艳平,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