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06-29门玮
门玮
摘要:随着语文的学科发展,写作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微写作正在成为语文写作的一个新方向。一方面,培养学生从简短的写作要求出提炼出写作大纲,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有限的字数中体现出清晰的逻辑表达能力和优秀的写作水平,使得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文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探讨当前高中语文微写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
引言:写作是将语言文字融入表达交流的主要方式,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字整合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微写作是语文写作的一个分支,虽然与语文写作教学大同小异,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运用普通写作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为此,教师应该着重观察微写作的写作特点,更新微写作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微写作水平和学科素养。
一、高中语文微写作的教学现状
(一)微写作教学流程不完整
从微写作的写作类型来看,微写作不同于普通写作的差别在于微写作大纲,而教师在微写作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阅读理解提纲的部分,在教学目标的方向上有所偏差,制定的教学规划侧重性太强,使得整个教学流程不够完整。微写作不能单纯依附于对提纲的阅读理解上,微写作的教学流程应该全方位考虑,制定完整的教学流程。
(二)微写作教学缺乏差异性
由于微写作这一概念流行起来的时间不长,教师可供参考和借鉴的书籍不多,因此在微写作教学时仍然沿用普通写作的教学方式,未能体现微写作教学的差异性。微写作教学在写作思路、写作方式上与普通写作有所不同,教师一味沿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不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微写作的要义以及微写作技巧。
(三)微写作教学类型单一化
通过了解发现,教师在微写作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训练的形式单一。调差问卷显示教师在布置写作类型上,偏向于“决策”类和“感悟”类,学生则更加偏向于“应用”类和“感悟”类。教师为调动微写作教學课堂的气氛,只能求同存异,着重辅导学生个人感悟类型文章,日常写作训练也大多布置个人感悟类型相关,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微写作学习上出现“偏科”的现象,影响学生全面的微写作能力。
二、高中语文微写作的教学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的,规范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把控教学整体方向,是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因此只有做到明确教学主旨,才能设计出正确的教学方案。高中教师在微写作教学中,应该确立有针对性的、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不可过于笼统和空泛。以人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必修四《苏武传》的教学举例,教师在教学时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准确的语言和精炼的文字表达出苏武的个性和事迹;通过小组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掌握写作技巧。通过这种教学目标的设定,引导学生感知和学习苏武的爱国精神,从而激发同样的情怀。明确教学目的不仅能够有计划性的引导学生微写作学习、有目的性地实施微写作教学,还能规范教学整个流程,让微写作教学更加顺畅。
(二)指导写作过程,培养写作个性
写作指导包括教师命题、讲解文章的文体结构和写作要求,提供范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教师在进行微写作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对于学生写作时在审题环节、选材环节、构思与下笔环节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培养学生产生写作联想与感悟,培养自身的写作个性。教师应在平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万物,目的在于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助于独立地思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来揭示题意,形成独特的写作思路。在微写作过程中,有独到见解和立意的标题和文章内容更能使写作内容加分。
(三)创设教学情境,烘托教学氛围
为了转变单一化的写作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微写作教学时可以适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微写作兴趣。语文写作在于感知语言艺术,因此创设良好的情境对会帮助学生微写作的学习。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演讲,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背景音乐,以此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情境。对学生的演讲稿进行简单的解析,与学生共同探讨演讲类微写作的基本写作要求。在创设的情境表演中,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讲演时的情感,不仅深度投入到学习情境中,还能掌握演讲类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结束语:总而言之,语文微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它能够提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文字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教师通过激发微写作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有用的信息,构建逻辑缜密、情感输出合理准确的写作思路,从而使学生掌握优秀的语言技能,对提高写作水平加强自身语文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毛玲玲.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许春蕾. 以读促写—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微型写作教学研究[D].喀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