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2021-06-29张瑞芸
张瑞芸
摘要:高校安全问题,关乎生命,关乎全局,责任重于泰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高校安全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育人的生命线,关系到高校自身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安全事件不绝于耳,校外特别暑假期间各地连续发生数起涉及大学生的安全事件都暴露出当下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差、自我防护能力弱的问题。为此,更加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在现有安全教育背景下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意识;大学生安全教育
安全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 ,安全作为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安全,顾名思义就是“无危则安,无缺则全”,而“防微杜渐,居安思危”的基本规律也告诉我们,为了做到安全,必须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但是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必须通过学习获得,而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通过安全教育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安全教育最终旨归就是为了维护大学生的安全,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一定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增强,并且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技能。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安全法规与校纪校规的责任教育。通过安全法规责任教育激发大学生关注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了解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基本内容。二是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具体安全知识问题。主要囊括了国家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等,这部分旨在帮助大学生在今后遇到安全问题时不会手足无措,能够“对症下药”,需要注意的是应当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和自我教育三种途径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通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使大學生将安全教育贯穿整个大学生涯中。三是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坚持的基本准则:第一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安全教育不是短暂的,其具有反复性,这就决定了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反复的学习,除此之外,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为了大学生的安全问题考虑,这就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用性,这决定了进行这项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面,必须通过模拟、演练等实践加深自我防护的能力。第二坚持教育引导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强化管理是对高等院校,对于学校的安全防范措施提出的,如宿舍门卫、校园门卫等,这要求学校在教育引导的同时首先做好保障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措施;第三坚持创新方式方法坚守充实的安全内容;第四切实加强领导与安全教育相结合。
(二)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生理学、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而动机来源于需要。人的动机五花八门,涉及面非常广。而人的需要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要”排在第二位,是基础,证明安全是人类生存、生活、发展十分重要。第一,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能力,也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第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对高校健康的发展和稳定校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校园安全和大学生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向同行的。高校安全问题,关乎生命,关乎全局,责任重于泰山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安全修养很高,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是大有益处。总之,必须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最终使大学生树牢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安全防范意识,为共筑整个社会平安努力。
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和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在多方合力的情况下成效显著,但是面对不同背景下,不同特点的青年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仍然是高校的一项“持久战”,从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的安全事件可以发现:一是大学生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欠缺,大多数人明知道有危险,还是为了追求刺激罔顾公共秩序以身涉险,做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归根究底,之所以做出如此失范且不安全的行为源于大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既有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认知,但同时又以自我为中心。二是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层次较低。近年来大学生安全事件频发,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第一,从高中阶段步入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相当于“半社会人”,虽已成年但是在高中阶段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升学奋斗,“两耳不闻窗外事”,在很多方面还是一张白纸。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但是当真正面临事情的时候,就把这些抛之脑后,没有树牢“安全第一”的意识,存在侥幸心理。第二,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欠缺。在遇到危险时,大学生不能够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我救助。
(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发展迅速,尤其是教育手段和途径越来越丰富。毋庸置疑,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各大院校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始终给予高度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仍处于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安全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的目标旨在让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和正确的安全观,增强安全防范能力而其中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经验课程属性更为重要。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应该覆盖整个大学过程,但是很多学校只是在新生入学阶段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之后就很少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另外,很多学校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通过网课,网课本意是为了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但却使大学生不以为意,甚至出现了网课代刷的现象,致使学校安全教育成效甚微,大学生安全意识仍比较薄弱。总体来说,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育主体上表现为实施主体单一、专业性不强,教育手段较为滞后;在教育对象上表现为参与感不强,新鲜感不够,随意性太强;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以及全面性都有待进一步改进。A762F372-7A61-4A60-ADCF-09B4DB4EDC49
三、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借鉴国外安全教育相关经验,将安全教育纳入法律制度体系,制定统一的校园安全法。美国有比较健全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高校有效进行安全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而我国关于校园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散见于各大法律法规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都提到要加强对学校学生相关内容的教育,但是可操作性不强。而在2017年2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交涉及校园安全某一方面的提案,这也凸显了制定校园安全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安全教育相关体系。
第一,统一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程,实现学分制考核。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比如上海市、北京市一些高校也将其纳入了必修课。但仍有大部分学校还是没有非常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只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讲座、选修课、网课等形式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这种不统一性体现了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的差异,而这也会间接影响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除此之外,很多院校安全教育大多倾向于知识层面和说教式的传授,大学生安全教育多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而大学生安全教育課更注重的是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
第二,学校设立安全教育教育教学机构,建立安全教育研究实验室,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应当落实国家安全发展要求,切实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资源备置。
第三、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线上线下、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一方面,将安全教育课程覆盖大学生四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系统化常态化,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牵涉大学生的安全类型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安全,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安全教育为基础的第二课堂,课堂教学、安全讲座、定期安全演练等相结合。在上海市制定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提出了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针对公共安全采用课堂讲授、应急演练和急救训练等方法, 针对财产安全除课堂讲授外采用团体训练、案例分析、互相交流等方法。
(三)政府部门建立相关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拓展安全教育校外实践领域。第一,根据各省市院校数量状况建立不同等级的安全教育基地或者体验馆。目前,有些省市如北京市设立了公共安全馆,湖北、厦门等地设立了安全教育基地,有条件的省市可以和教育部门合作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同时学校可以将参观安全教育基地纳入教学计划中。第二,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中,设立有别于一般安全教育基地的项目科普宣传体验专区,在一般的安全馆和安全教育基地中,设立的专区是常见的安全问题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或自然灾害的防范如地震灾害等,而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中,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设立专区,比如针对大学生发生的涉及财产安全的安全问题设置专门的宣传区。第三,教育基地要突出“体验”和“实训”特色,如通过互动体验、实景模拟等让大学生通过“危险体验”这样一种方式提升安全意识,积极利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贵斌,颜天明.中外高校安全教育比较与启示[J].经济师,2021(05).
[2]康棵飚.立德树人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新模式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02).
[3]马德仲,聂兴一,丁文飞.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系统建设[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4).
[4]韩乾,陈雪.基于新媒体平台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的研究[J].高教学刊,2021(11).A762F372-7A61-4A60-ADCF-09B4DB4EDC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