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教育”背景下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研究综述
2021-06-29赵露
赵露
【摘要】本文首先对文中关键词,即“互联网 +”、“互联网 + 教育”、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了核心概念界定,接着本文分别以研究视角的不同,分别对“互联网 + 教育”和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了概述,最后得出结论与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 + 教育”、英语学习活动观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以慕课、创客、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互联网+”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及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推动了教学模式改革,让教育行业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此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大环境下,“互联网+教育”的出现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挑战。英语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将“互联网+”与英语教学实践相融合,在课堂上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 、概念界定:
“互联网+”是互联网在现阶段发展的新形态和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相融合引发的一系列的巨大变革的运动过程和行为效应。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在线化、数据化、可视化、自主化、个性化;教育资源无所不在,学生可以按需动态索取:教与学模式发生变革,泛在学习、互动学习成为主流。秦老师把“互联网+教育”定义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反映了“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互联网+教育”并非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教育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教育、学习平台:而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 ]。
二、“互联网 +教育”的概述
(一) “互联网 + 教育”内涵研究。
关于“互联网 + 教育” 内涵,学者们都有各自的见解,有的认为就是教育信息化,有的认为就是在线教育,有的认为就是形成智慧教育,有的认为就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O2O模式。 [ ]认为应把“互联网 + ”教育看作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应 把“互联网 + ”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认为“互联网 + ”实质是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模式及办学模式的创新,这样“互联网 + ”教育的作用才会真正发挥,会给教育全领域、全过程、各环节带来深度变革,并重塑一个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系统。 [ ]认为“互联網 + 教育”就是通过信息 网络技术将教育注入互联网基因,实施包括从人才培养目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评价等全程的变革,以及支撑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变化,实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生态化教育,以满足互联网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教育全局性发展、战略性转型。
(二)“互联网 + 教育”变革路径研究。
“互联网 + ”对社会及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生产、营销、生活及教育等各领域的变革。 [ ] 认为“互联网 + 教育”推进了智慧教育环境变革、课程形态变革、教学范式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教学评价模式变革、教育管理变革、教师发展变革、学校组织变革。这些变革路径促进了我国各级教育的发展。[2]从重塑教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基础设施、变革组织机构、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学习分析六个方面提出了确保“互联网 + 教育”的变革发展路径。
(三) “互联网 + 教育”机遇及发展趋势研究。
[ ]从政策、电商发展、教育资源云服务、网络环境改善、 教师信息素质提高五方面分析了“互联网 + 教育”的可行性, 并阐述了其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突破学习时空限制、加快学 习方式变革、变革原有教学方式、丰富学科课程内容等方面的机遇,同时也阐述了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对策。 [ ] 认为“互联网 + 教育”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教学模式多样化、教育中心明确化、移动学习便捷化、数据运用价值化等 趋势,并提出了促进“互联网 + 教育”的推进机制。
在互联网+教育以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将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到实践中去。
[ ]秦虹,张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 2016, (6):8-10.
[2]南旭光,张培.“互联网 + ”教育: 现实争论与实践逻辑[J].电化教育研究,2016,9: 55-61.
[3]吴南中.“互联网 + 教育”内涵解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6,1: 6 -11.
[4]余胜泉,王阿习“互联网 + 教育”的变革路径[J].中国 电化教育研究,2016,10: 1 ~9
[5]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 + 教育”: 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 13-18.
[6]安鑫,杨亚芹.“互联网 + 教育”: 内涵、趋势与推进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7,3: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