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误区与实施策略
2021-06-28张焱
张焱
摘 要: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其认知和理解能力在这个阶段都处于发展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能分清生活中的知识和课堂中的知识,并且其大部分的能力都处于生活能力的认知阶段。所以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不断在日常课程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基于这个背景,来探索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内涵,并且指出在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希望对研究人员、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希望能够为其他幼儿园的改革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3-0055-02
【Abstract】Because children are younger,their cognitive and understanding abilities are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at this stage. For them,they can't distinguish the knowledge in life from the knowledge in class,and most of their abilities are in the cognitive stage of life ability. 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k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life-oriented and constantly integrate life-oriented content into daily curriculum.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life,points out the misunderstanding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improvement strategies,hoping to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researchers and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subject,and also hopes to provide some help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other kindergartens.
【Keywords】Kindergarten;Life oriented curriculum;Misunderstanding;Strategy
由于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所处的阶段正是其能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如何培养幼儿的能力,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幼儿教育领域进行讨论的重要话题。要想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就要推进生活化的课程,因为这种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1.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内涵
幼儿的生活包括幼儿的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些生活都是幼儿园课程的中药资源。所以说生活是教育的一部分,课程的生活化是将课程的内容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让幼儿参与课程的同时能接触到自然和生活,同时也能够从这些课程只能够积累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和认识。
2.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误区
(1)将课程的生活化简化为生活技能学习
对于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来说,许多教师和幼儿园错误理解了课程生活化的含义,认为课程的生活化就是教幼儿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如绑鞋带、叠被子、洗脸、洗衣粉等。所以,许多幼儿园在进行课程生活化改革的过程中只针对小班的学生,因为认为这群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和教师未能全面了解课程生活化的含义,只是从字面解读之后,就进行课程改革,教师和幼儿园领导层的人员缺乏一定的理论研究。
(2)课程生活化简单化为生活化主题课程
课程生活化并不是一次教学活动就能完成的,是需要系统的指导与课程规划的,也是要渗透于整个生活和日常行为之中的,通过笔者对于幼儿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很少对幼儿的生活化能力进行日常指导和系统课程安排,只有在一个学期内偶然有几次课程来进行生活能力的锻炼。这也体现了许多教师在进行课程生活化改革的过程中,简单地将其认定为只要设计几次关于生活技能、或者生活小知识的主题课程,并未将课程的生活化贯穿在每一节课的课程设計中。真正的课程的生活化是需要教师将生活化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的,并非一两次的生活化主题课程就能完成。
(3)教师定位明确性不够
日常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生活的重要途径,因为受现在社会的影响,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并不存在同龄的伙伴,来共同培养日常的生活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尤其是课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不是活动的主体,要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但是,现在存在一些教师,为了防止幼儿矛盾的产生,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大量的指导,导致幼儿一旦遇到问题就会不断向老师求助,老师进行解决,幼儿没有机会面对同龄的人进行生活化能力的锻炼,很容易使幼儿缺乏社交锻炼,不知道如何与同龄人之间解决矛盾。
(4)教师不能及时进行课堂评价
评价是总结的过程,是对幼儿在课程生活化改革之后的课堂活动中得到经验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教学效果进行与预期目标比较的重要指标。所以,教师能不能利用评价改进教学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评价比学生更加合理客观,但是学生的相互评价更能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改进。通过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比如:“今天表现最好?谁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更好?”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目前来说,教师的评价虽然比较多,但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很少被教师采用,这会极大打击学生在课堂生活化改革的课程中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不能得到原有的效果。
(5)缺乏系统的改革策略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改革并不是一次教学活动就能完成的,是需要系统的指导与课程规划的,也是要渗透于整个生活和日常行为之中的,通过笔者对于幼儿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很少对课程生活化进行日常指导和系统课程安排,只有在一个学期内偶然有几次课程来进行课程生活化的锻炼。
(6)活动区域设计不够合理
在教学环境中,尤其是在游戏的教学中,教学区域的环境安排的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十分大的。通过一些调查显示,教师在进行教学环境的安排中,对于教学材料的投放没有具体的概念,存在教学材料投放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教学材料投放过少,会引起幼儿们争抢,从而引发幼儿的矛盾;教学材料投放过多,将会导致大部分幼儿都能拿到教学材料,从而幼儿会产生更多的个人活动专注于自身的玩具和活动,对于课堂中的学到的知识重视程度不足。对于教学区域的安排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学活动区域较为狭窄,就会造成区域空间内幼儿密度过高,就会容易产生幼儿间的相互攻击行为。
3.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改革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课程生活化的概念
生活化课程的理念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确运用这种教学理念,其对于教师的课程来说只是一个浪费时间的尝试。并且现在存在许多教师不能正确理解这种概念,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一旦要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就要自行深入去了解这一理念,并且不断学习和探索。对于幼儿园来说,一定要组织教师进行课程生活化的改革学习,若有一定财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聘请专家为幼儿园中的教师进行培训和讲座,以增强教师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
(2)精心安排课程内容,深入融化生活化
因为幼儿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的特短,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课程内容一定要符合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定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必要是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选择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保证教学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活动渗透的过程中,不同的活动中,幼儿表现方向并不相同,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活动的目的进行情景设置,将合作观念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之中比如,可以融入一些童话故事的元素将童话故事与一些生活道理相融合,也可以融入一些交通工具等内容的元素。其次,课程要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比如,一旦出现节日,可以设计关于节日的课程,比如在春节来临之前可以加入年这个名词的来历,春节为什么一定要放爆竹等内容;在下雪之后给学生们设计一些关于雪的室外活动,增加一些关于雪花、雪景的绘画等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系统设计课程生活化改革的课程
教师对于课程中生活化的内容都是随机插入的,这样是不利于提升生活能力,将课堂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增加有关此课程的系统性指导,开设相关的课程与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学年计划中,增加生活化课程内容。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系列的活动和游戏主题的情景穿插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提升综合能力。除了教师能起到的作用之外,幼儿园在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中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强大的,比如管理人员需要设计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并且不断将目标细化,使得教师在进行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有目标可循。除此之外,幼儿园还需要对教师的课堂效果和改革效果进行评估和指导,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使得幼儿园的改革成果越来越好。
(4)明确教师的指导作用
前苏联维果茨基对于激发幼儿潜能的总要想进行了强调,要想激发幼儿的各个方面的潜能都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辅助。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指导协调,比如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幼儿在生活化课程中的表现。教师在日常活动中的指导是具有随机性的,一旦发现儿童存在的问题也是简单地批评甚至一句话带过,这样是不利于儿童的发展的。
(5)合理设计课程活动区域
在进行课程之前,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课程内容进行把握,对于活动区域的划分和玩具的发放等进行合理的实验,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问题的发现与修改,直到实验出合理的教学环境。当然教师也可以选择找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参考,对于一些优秀教师优秀课堂的活动区域的划分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身课堂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案。
(6)榜样引领,注重幼儿性格培养
在幼儿园中,教师需要注重幼儿性格培养,及时科学评价与纠正幼儿的行为表现,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对于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男孩子的攻击行为是比较容易发生的,一旦教师发现,就要立刻进行制止和教育。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不合群的孩子,教师的关注力度应该加大,以保证和引导其产生良好的性格特征。最后,教师除了自身要成为学生生活上的榜样之外,一定要在班级里面树立兒童和行为榜样,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及时鼓励,强化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好的榜样的出现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带领班级里面的幼儿的合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性格上进行不断发展,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性格基础。
本文进行的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误区与实施策略的相关研究,笔者深入接触了相关的幼师从业者进行资料的搜集,也对研究相对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笔者观察发现了一系列关于生活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实施策略。虽然本文在研究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研究增添一份力量,能够帮助我国的幼儿综合能力的增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玲斌.幼儿园数学教育游戏化的课程设计策略[J].名师在线,2020(13):48-49
[2]张舒叶.浅谈幼儿园“生活化课程”[J].才智,2020(13):56
[3]杨芬.生活化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方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98-99
[4]吴玲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11):51-52
[5]刘晓静.浅谈幼儿园开展生活化科学活动的有效策略[J].现代交际,2020(0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