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21-06-28乔成宗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综合能力初中美术

乔成宗

摘 要:美术课程能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但目前的美术教学存在学科不被重视、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学生不感兴趣等情况。基于此,教师可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美术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教学法;综合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22-02

美术课程能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可在教学中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这一时期也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可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并通过兴趣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生活中的美,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1.美术课程受重视程度不足

美术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因此,部分学校、教师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美术课程的课时少,还经常出现被占用的情况,处于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部分学校还会将主要的教学资源投入到中考必考的科目上,导致美术教学条件落后,这直接影响到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继而影响到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以及美术课堂学习效率。

2.美术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美术教师既不注重更新教学理念,也不注重优化教学方法,依旧以讲解课本知识、进行基本的绘画技巧传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缺乏和学生的积极、有效互动。而这种教学模式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起到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作用。

3.学生对美术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

学校、家长对美术课程的忽视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学生将美术课程看作是无关紧要的副科,对美术学习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不重视美术课程的学习。而部分教师采取的单调的教学模式也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认识和理解美术课程的渠道。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就产生这样一种误解,即美术课程的学习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没有必要的,从而在有限的美术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写其他科的作业等情况,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也无从谈起。

二、兴趣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1.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也强调愉悦性,因此,教师可将兴趣教学法引入美术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正确、全面地看待美术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从而不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践行各学科综合发展的教育理念。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以讲解教材为主,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单调,而兴趣教学法可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师生、生生之间积极的互动交流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还可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薄弱点,并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和改善。这样,学生逐渐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很好地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让学生提高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3.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将兴趣教学法应用于美术教学中能够促进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兴趣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同学、教师进行充分交流。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渴望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审美水平的热情,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并让学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三、兴趣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兴趣教学法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让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具针对性, 吸引学生的关注,并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此,教师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不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而趣味十足的课堂教学情境还可为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营造积极的艺术氛围,从而拉近学生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高冷”的艺术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现代建筑”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手机拍摄城市中具有现代美的建筑,然后以学生的摄影作品为主,办一个小型现代建筑摄影展,之后再开始新课的教学。学生通过教师創设的教学情境,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保持高度的兴奋感,很显然,这非常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变得非常普遍,其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及教学效果,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解美术内容,不断丰富美术教学形式、美术教学内容,让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这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吸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教师可通过网络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的国画作品,开设国画赏析课,让学生详细了解国画的题材、技法,不断提高学生对国画的认知水平和欣赏水平,并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组织丰富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让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和引导每位学生,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校园、自然环境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户外学习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被忽视的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进行观察,并以绘画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所观所想,不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美术学习兴趣。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我眼中的校园”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把校园里熟悉的风景融入画作中。对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很快就进入绘画状态,并在其中融入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四、结语

兴趣教学法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开展多媒体教学,组织丰富的活动,发挥兴趣教学法的教学价值,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从而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孝本国.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艺术评鉴,2017(03).

[2]袁婷.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

[3]吕彦.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24).

[4]李建荣.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综合能力初中美术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