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模式转轨探索

2021-06-28李朝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模式已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师中心制”、“课堂中心制”以及“知识中心制”三个互为关联的突出问题。为改变目前这一困境,可探索性地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经由转变教育理念、建设线上平台、革新教学模式以及改革评价机制四位一体的运作,充分释放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内在活力,切实实现教学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轨,从而到达提升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模式改革]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文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大多因循传统教学模式,依托现实课堂开展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讲授型教学活动。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化以及“互联网+”思维、“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教师中心制”、“课堂中心制”以及“知识中心制”是互为关联的三个突出问题。

首先,文学类课程有其特殊性,需要学生深度介入于文学原典,这种深度研读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独特文学感悟与生命体验是任何教师无法代劳的。而中国现代文学自五四以降便天然携带着民主、自由的文化基因,因此,课程内在地呼唤着“教师中心制”的变革。设若深入一层,“教师中心制”还有违教育民主观念和教育公正原则,也背离了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教育理念,难以有效促成学生自我经验的生长、自我能力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在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中心制”也极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其次,所谓“课堂中心制”指的是以实地、现实课堂为中心,这是一种时空合一的低效率、高成本授课模式。中国现代文学史囊括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凡各个时段的文学思潮、小说、戏剧、散文和新诗皆在学习之列,代表性的作家有近百位、重要的文学流派有数十个,具体到一位作家,需要掌握的内容又包括生平履历、作品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等。而近些年来课时却被一再压缩,如果仅仅依靠实地课堂,势必捉襟见肘,难以确保学习效果。

再次,传统课堂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形式,虽然文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因为它还内蕴思想情感、审美体验以及生命感悟等内容,但是受制于僵化的课堂形式,教师一般都将上述内容当做知识处理后程式化地传递给学生,于是便造成了“知识中心制”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获取的多为文学常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也最终简化为背诵笔记以完成一纸期末答卷,从而失去了与作家灵魂对话的机会以及提升文学素养、审美素养的机会,文学学习的意义几乎丧失殆尽。

值得指出的是,这并非个例,全国许多高校皆存在类似状况,早在10年前便有学者指出“‘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那么如何来改变这一局面呢?

二、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破解困局

面临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过程存在的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许多一线教师也纷纷提出了对策,比如尝试用西方课堂流行的seminar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翻转课堂以及分组式教学模式等等。不过,相对而言,近几年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兴起的“混合式”教学法却更有发展潜力,也更具实效性。2020年,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曾说:“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在教与学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的在线教学将长期共存并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会从物理反应走向化学反应,催生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的教育形态和新的人才培养范式。”为了改变中国现代文学史目前的教学困境,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时既要转变观念、建设资源,又要改变考评机制。主要举措如下:

1.转变教育理念。经由教学实践反思、系统的理论学习以及外出培训进修等方式逐步转变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完成的观念转变主要包括:(1)教师身份观念的转变,教师从台前走向幕后,变成教学行为的策划者、引导者以及知识“助产士”;(2)教学技术观念的转变,逐步形成“互联网+”、“云技术”意识,自觉地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教学实践过程中。总体而言,技术观念从属于身份观念,旨在切实实现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课堂中心向双线并进、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的转变。

2.建设线上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将虚拟空间、线上平台引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堂,改变其结构体系,促使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堂结构从时空合一走向时空分离,将灵活机动的线上碎片化学习与严整统一的线下集中性学习相结合,在进行线上、线下合理分工的同时提高时间与资源利用率,减轻传统课堂的负载率。拟建设的线上平台资源包括: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等适宜自学的内容;经典作品全文、精彩选段、重要研究文献电子文档;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段,等等;出勤考核、成绩考核等量化评价标准细则等。

3.革新教学模式。教师事先在线上平台发布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章节学习任务和预习内容;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尤其是细读指定的文学作品与研究文献;线上平台自动统计学生的细读情况以及学习效果。教师根据线上平台统计信息,制定具体教学方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弱项短板有的放矢地展开线下教学活动,并遵循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原则,将教学重心转移到作品的深度研讨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诸如“疑难杂症会诊”活动、学术报告会、“专家答疑会”、文本研读会、学术论辩会等。旨在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在深度参与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具能力。在线上平台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主要采取读书报告、名著改编等形式,而更为重要的变革性举措则是引导学生以学期为单位展开长效科研任务,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期末时汇编成册,形成班级学术论文集。

4.改革考评机制。线上平台的融入势必带来考评模式的变化,它在扭转中国现代文学史传统考试的单一性与非科学性弊端的同时,还能精确地追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回溯其学习轨迹,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过程的管理。因此,考评机制的革新举措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强化动态考核与评价;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指标多元化。

基于“互联网+”技术背景以及专业认证背景,在数字人文浪潮冲击下,开展中国现代文学史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不仅恰逢其时,而且十分必要。经由转变教育理念、建设线上平台、革新教学模式以及改革评价机制四位一体的运作,旨在与时俱进地贴近时代与學生需求,切实扭转“填鸭式”单向度教学行为的弊端,充分释放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内在活力,实现教学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轨,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培养适应行业与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全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反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03):34-44.

[2]余艳雯.seminar教学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应用[J].凯里学院学报,2020,38(04):104-108.

[3]李朝平,周长慧.论故事教学法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运用[J].读书文摘,2016(12):46-47.

[4]王俊虎.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成效——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堂教学改革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02):109-113.

[5]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要加快在线教学由“新鲜感”向“新常态”的转变[EB/OL](2020-04-28)[2021-03-10].http://education.news.cn/2020-04/28/c_1210594251.htm.

作者简介

李朝平(1980—),男,汉,四川安岳,文学博士,副教授,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重庆  万州  404020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