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28徐建华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斷推进,小学英语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思维导图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充分调动人脑的机能,帮助学生进行记忆、阅读和思维。本文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课堂教学;语篇阅读

【作者简介】徐建华,甘肃省渭源县河口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614)的研究成果。

思维导图与传统的直线记录和批注的方法不同,看上去形似神经网络图,将各级主题关系利用分层次的图表示出来,运用关键词、图像、颜色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记忆效果。可以说,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新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教师既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在探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搭建起他们的知识系统。还能够借助发散思维的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此外,通过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训练,借助总结成型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并加以利用。对于老师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教学方案的改善。不仅在阅读与写作课堂中作出教学方针的改善,还能在英语课程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另外,老师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小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归纳总结,最终使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问题

1.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调查发现,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形式单一,这种问题使英语课堂教学无法多样化进行,也不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思维能力更不能提高。研究表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从中找到学习乐趣进而加强他们的课堂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利于他们的课堂学习思维导图的形成。但是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的现象,调查发现。部分老师还是按照先前的传统教学方式,过分注重自己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自己的授课方式是否能够为学生所接受,自己的教学模式是否过于单一,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等,从而导致英语教学取得成效的不高,有好多“慢”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阅读与写作课堂设计缺乏合理性。通过对小学英语课堂的观察发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部分老师过于注重语法、搭配细节,但是不够注重词汇量和阅读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使小学生意识到阅读理解的真正含义,传统的英语授课把阅读理解当作信息匹配,学生并没有由此深入思考阅读的意义,导致阅读的作用被削弱到最低。在应对阅读理解题时,一些老师要求学生先看题再读文章,而这种方式实际上不仅浪费时间还不能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而对于小学生写作课堂的训练,老师没有做到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进而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将思考进行到底,降低了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活跃思维。兴趣是影响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因素,对于学生来说,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新方法。既是教学新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新方法,在形式上就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文字和图形的结合,以分层次的结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同时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借助思维导图中的提示让学生逐步开始说英语,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比如,在学习“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时,重点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询问他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的表达方式,并能够在交际时自如表达。同时,还有常用句式I go to ...by/on...中by与on的区别。教师在课前需要准备好本次授课的思维导图,采取逐步深入的方式让学生接近重点学习目标。课上,教师首先出示汽车、公交车、自行车等涉及交通方式的教学卡片,让学生说出英文单词。结合教学卡片,让学生猜猜今天的学习内容。其次,画出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将学生中间呼声最高的交通方式写到最中间的圆圈里,将教学卡片依次贴到二层分支中。教师:“根据交通方式,还有老师拿出来的这些图片,你能想到什么?能想到哪些地点?”逐步引导学生将关注点转移到知识本身,让学生自觉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想到了开着车出去玩,有的学生说想到了骑自行车和小伙伴玩,等等。此时,教师再设定学生的目的地,即“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确定学生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结合教师所给出的卡片说说自己上学时的交通方式。最后,教师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句式写在三层分支上,包括询问和回答交通方式的句式,以及简单的交流对话等,组织学生在课上边观察思维导图边开口讲英语,感觉在玩“看图说话”

2.及时制作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思维导图能够利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结构来呈现知识或阐述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教师讲解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课上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围绕思维导图关键词进行扩散,邀请学生在课上进行二层分支或三层分支的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教师在课上向学生展示重点内容的思维导图之外,学生也可以在教师授课完成后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复习手段。反复机械的练习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觉英语难学、词汇多,且需要记忆的语法太多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感,而思维导图的融入使得教学效果大不一样,其能够促进学生自主进行语言知识的内化,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长期记忆的策略之一。

例如,在学习“Where is my eraser?”时,学生需要掌握方位介词in、on、under与near,并能够顺利表达物品所处的方位。教师在课上首先将介词in放在关键词的位置,并将desk、classroom等词作为二层分支,邀请学生说说三层分支的单词,包括学生常见或常用的物品。其次,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二层和三层分支中的单词,与问句“Where is/are...?”组成完整的对话,如“Where is the book?”“It's in the desk.”最后,教师将学生所说的完整对话写到四层分支。在这堂课上,学生和教师一起经历了思维导图的绘制;在课下,教师可将作业设计为其他几个介词的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罗列出已经学过的单词,将不同层级的分支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并将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产生的句子写出来。形象性的展示并总结介词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明确这四个介词的具体应用,既不容易弄混,也有助于学生记忆巩固其他单词。让孩子们觉得整堂课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得很轻松。这一过程也加深了学生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3.合理用于语篇阅读,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在阅读篇幅较长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中心主题和主要内容设计思维导图,在课上展示思维导图时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中呈现的问题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感知文章的细节,全面了解文章内容。在阅读偏度较短,且语言结构简单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上围绕阅读材料自行设计思维导图,将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内容与侧重点都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出来。

例如,在学习“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中Part C的Read and name时,因阅读材料较简单,学生结合本单元数学的内容就能够进行阅读,且能够提炼出其中主要人物正在做的事情。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上绘制思维导图,并分享自己的绘制经过。有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以“现在进行时”为关键词,二层分支为人名,如Alice等,三层分支为动词原形,如sing。也有学生将“park”设为关键词,二层分支为动词进行时态,三层分支为带有人名的完整句子。只要学生的思维导图有逻辑,能够让人看到就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即为成功的思维导图。

4.借助思维导图分支,降低学生写作难度。对于刚接触英语学习不就的小学生来说,写作无疑时最大的难点。不少学生表示自己在平时能记住的单词,会用的语法,在写作时总是想不起来,写作只能东拼西凑。这样的作文没有逻辑性可言,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限于困境,迟迟无法提高。在思维导图应用于应用课堂的视角下,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文章思路,在构思文章的结构后,写作自然变得轻松。

以“Friend”为话题的相关写作并不少,本文即以此为例。首先,教师在课上向学生展示写作要求,包括话题、格式、词数要求等。其次,学生依据教师的写作要求开始绘制思维导图,将“Friend”放在思维导图的中间,作为关键词。围绕“Friend”,開始畅想自己所要写的朋友,并将其名字放在“Friend”的后面。随后,畅想与该朋友相关的词,如Beautiful、kind、lovely等形容词,将其作为二层分支。再次,将能够展现出朋友特点的具体事件,如学生认为自己的朋友“kind”,那么就写出能表明朋友“kind”的事情,将其作为第三层分支。然后,想想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单词、语法等,将其作为第四层分支。最后,学生缕清自己的思路,并参照思维导图中的内容,有逻辑、有结构的写出文章,表达出朋友的特点,表达出自己对朋友的喜爱与欣赏。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与内容,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幸福度,借助其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方式,能够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准确地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明显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婕雄.巧立图示,大作功夫——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7(11):28-30.

[2]刘青青.有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5(7):66-68.

[3]李雅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6):146-147.

[4][英]托尼.巴赞,李斯译.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5]吉桂凤.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