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邓世昌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策略研究
2021-06-28李霖
[摘 要:新时代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个人品质并加以总结凝练非常必要,有利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三进”工作。邓世昌是我国近代民族英雄,邓世昌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与理论资源,把邓世昌精神提炼、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邓世昌精神实质是家国一体、爱国主义、英勇无畏和职业精神,当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學,内容融入、形式融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融入。
关键词:邓世昌精神;爱国主义;融入策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四史”内容各有侧重,而邓世昌生活的时代背景属于中国近代史,深入学习研究邓世昌精神有利于“四史”教育,起到历史背景介绍的作用。因此,做好邓世昌精神融入思政课工作,是推进四史教育、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路径。
一、邓世昌生活的时代背景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1849年出生,他18岁的时候因为外语水平出色,被破格录取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并专修船舶驾驶技术,是福州船政学堂首批毕业生。1879年,邓世昌被证实调入北洋舰队任职,并逐渐成长为北洋舰队的一名高级将领。他分别在1881年和1887年两次因公出使英国,在英期间刻苦钻研当时世界先进海防知识。他作为致远舰舰长期间,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与官兵同食同住,6年里只回家过3次。他在战术素养上,科学严谨,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舰队,致远舰发炮16枚,命中14枚,位列全军之首。他在民族大义上,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中日甲午海战黄海大东沟海战中,为扭转战局,邓世昌驾驶致远舰冲向敌舰“吉野号”,试图与敌同归于尽,将他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邓世昌坠落在海水中后决心实践自己的诺言——誓与舰船共存亡,面对救援他选择了拒绝,他与全舰250多名官兵一起沉没在大海中,邓世昌和致远舰上牺牲的官兵就是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其在海战中显现的“誓与战舰共存亡”的民族气概和爱国情操名垂千史。
二、邓世昌精神的实质与核心
当前需要挖掘“邓世昌”背后的历史底蕴与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的精华。提炼的原则:一定要结合历史背景,而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就人论人,这经常被学界忽视;结合民族精神,深入挖掘本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民族精神就是反映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等共同特征,它是推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永恒发展的核心。将民族精神结合个人品质去理解,这样才充实、完整、客观。
1.邓世昌精神最核心的部分是爱国主义。什么是爱国主义呢?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国家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近代的中国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在反侵略、反压迫、反奴役的斗争中和面对国家存亡的生死时刻,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迸发出了强劲力量,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勇于抗争,他们用行动感染了无数爱国者,并传承了这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邓世昌所处的时代正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清政府腐朽封建统治,马克思描述为“奇异的悲歌”和“一个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的帝国,必定将被一场殊死的搏斗中打垮”。而此时的帝国主义在所谓的产业革命中经济、军事、科技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此历史背景下,成长了一批像邓世昌这样的爱国志士,他们的在面对敌强我弱的国际环境,丝毫没有丢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尊严。当邓世昌决定与敌同归于尽时,他整装军服,登上飞桥,手持军刀向官兵呼喊:“吾辈从军为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势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之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这同样也是致远舰所有官兵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邓世昌的忧国忧民和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大义,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学习和尊重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们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对我们当代中国人来讲,真正的爱国主义是爱社会主义祖国,真正的爱国主义一定是同劳动人民群众一起,选择一条正确的国家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
2.邓世昌精神体现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忠与孝。邓世昌在担任致远舰舰长的6年里只回家过3次,这既体现了他严明的军纪也体现了他肩负国家重任而牺牲了回家尽孝的机会,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中国男儿忠孝不能两全的真实反映。中国人的家国一体的精神文化结构,古已有言,“忠孝不能两全”,这与我们家国一体的精神结构是相契合的。无国无以成家,无家不能成国,这是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基本品德结构,邓世昌牢记自己的使命,大公无私,把自己对家庭的不能尽的孝全部倾注到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上,这种崇高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牺牲奉献的个人品质。邓世昌曾对人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耳”!丰岛海战后,他对部下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在中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那种同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那视死如归,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事迹给国人以精神上的震撼,是当今国人学习的榜样,同样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邓世昌就多次向他的士兵表达决心“若有不测之事,发誓与日舰共沉。”邓世昌通过自己的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誓言。在自身舰体严重受伤的情况下,邓世昌对官兵说:“我们从军卫国,早已经把生和死置之度外,今天我们为国而战,死亡对我们算什么,而虽然我们牺牲了,但国家的海军的声威却不至于堕落,这也是我们报效国家的所在。”
三、新媒体背景下邓世昌精神融入思政课程设计策略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在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科学有效设计,在此基础上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做好学情分析是第一步,我们认为,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喜欢听故事,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头脑灵活,喜欢实践。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概论课》、《思修课》、《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计。融入四史教育,通过当前学生最热衷的方式,比如短视频、情景剧、演讲等方式,邓世昌精神可以在新媒体背景下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1.结合历史,进行内容融入。邓世昌精神不是仅仅指邓世昌个人,因此要把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民族英雄精神充分挖掘与展现。内容融入的策略:从《概论》课来看,将邓世昌事迹融入思政课教学,教师一定要树立大历史的理念,即从历史维度把邓世昌事迹融入相關章节的教学中。具体而言,从 “四史”的大历史角度,通过讲述邓世昌等事件历史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结果及本质等内容,使学生感知社会主义的出现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对封建主义的批判与历史进步,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艰辛过程,了解新中国的创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历程,理解当今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
2.通过形式融入——比如新媒体手段、实践活动与教育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在思政课的良好引导,可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邓世昌精神融入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将会为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融入方式还是单纯地采用传统式的理论授课教学,产生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按照“八个统一”的基本要求,当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在“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充分关注实践层面的现实价值,所以将邓世昌精神融入思政课就要尝试更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的教学手段。
当代高校大学生已经进入“00”后时代,他们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他们更热衷于新媒体作品,比如:一部手机和一个剪辑软件就能制作出一部定格动画或者一部微电影。所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将邓世昌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一定会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学习热情。
以《思修课》为例,首先可以让学生将邓世昌事迹做成系列的短视频,学生通过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寻问题的动力;其次,评选和展示优秀作品,并开展以邓世昌精神为主题的讨论课,以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切入点,用历史的维度分析甲午中日海战失败和清政府封建统治必将灭亡的原因,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最后,带领学生参观甲午海战纪念馆,通过在教育基地“生动课堂”的学习,将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将邓世昌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历史故事可以增强“四史”内容的立体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情感体验,提升思政教学的温度,落实育人目标。
在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形式这个重要环节,我们认为,形式还是不能脱离内容,再好的形式如果没有优质的内容作为支撑的话,也是无效的,所以创新形式首先要做到精准挖掘,就邓世昌精神来说,还将继续深入挖掘它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要符合思政课教学大纲,与《思修课》的“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和《概论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等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建设: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做好校园文化的宣传工作。将邓世昌精神的研究成果引入思政课的教学并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能局限于思政课教学的惯性思维,一方面要从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上去探索,另一方面就要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例如刘公岛的甲午战争纪念馆,探索创新思政课新的实践方式,促进大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还要利用现有校园文化资源,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并把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大环境”,已成为高校共识。把校园文化融入思政课,培塑学生爱校意识是当前提升思政课实践性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解决思政课教材内容不够鲜活,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的问题,让思政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作者简介
李霖,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青年专项“文化综合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邓世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研究”(立项号:QN202008291)研究成果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