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构建高校应对校园暴力的机制
2021-06-28阳剑兰张云
阳剑兰 张云
摘要:互联网时代校园暴力频发,给高校安全管理带来了危机和挑战。当前高校在处理校园暴力时暴露出很多问题:危机意识不足,人员配置不专业;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不完;反应迟缓,舆情应对能力弱;善后处置总结不到位。互联网+”背景下构建高校应对校园暴力的机制,需要借鉴“4R”危机理论,针对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阶段工作重点,增强危机防范意识、发挥学校场域的正向功能、培养师生早期预警技术、完善信息报送机制、提高善后处置水平,进而创新高校应对校园暴力的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校园暴力;4R危机管理理论;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3-0110-03
一、研究背景
2020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首个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全世界每三个学生就有一个曾遭受欺凌。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暴力事件出现在新闻媒体的频率增加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大家所熟知的案件有2013年复旦大学的林森浩投毒案、2013年江西永新县九名女大学生打人事件、2015年“你丹阿姐”事件等,校园暴力是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顽疾。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如果校园暴力得不到遏制会影响校园的宁静和谐,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虽然学校高度重视校园霸凌的危害性,出台各种严惩制度,但校园霸凌事件基本每学期都会发生。与未成年人相比,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养成的重要阶段,遇事还是不够理智冷静,而且不同年龄段遇到的压力挫折相对来说程度也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就笃定年龄越大的学生,承受校园暴力的能力就越高,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同时大学生发生突发事件寻求帮助最快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学校。
当前高校学生大多数是“90后”“00后”,一些大学生遇到校园暴力会求助于社交网络,例如2019年太原师范学院校园暴力事件和最近的清华学姐“社死”学弟的校园网络暴力。本文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分析当前高校应对校园霸凌问题的机制缺失,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对校园霸凌的机制,以期突破传统“劝导”模式,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二、高校应对校园暴力的研究及理论
在校园暴力的相关研究中,传统主要观点都认为校园暴力的发生应该归因于施暴者的人格特质,我们也都相信这样的人在其他地方也会成为攻击者。但是在情境脉络理论看来,学校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多实证研究发现校园暴力的发生和人心理状态的关联度并不是最强的,最强关联度的是学校,也就是支持情境脉络理论。
在应对校园暴力的研究中,美国零容忍,日本重预防,从已颁布的政策制度及相关参考文献的总结与归纳来看,我国内地最先涉足校园霸力问题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雖然研究较于其他国家晚,但是近年来研究成果数量不断丰富,切入角度也有所突破,很多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内容取得了很大进步。当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研究方法上,我国校园暴力研究大多数是理论思考,而实证案例的研究不多。
二是传统的解决校园暴力的途径太过系统。“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传播加快,渠道多元,因此解决校园暴力的方式与途径更应呈现时代性与多样性,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对校园暴力进行预防和应对。
三是我国缺乏防范校园暴力的立法。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项立法防范、解决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数是针对校园暴力带来的伤害进行相关责任法律认定,并不具有针对性。
三、4R理论视角下高校应对校园暴力事件时存在的问题剖析
罗伯特·希斯在《危机管理》[1]一书中提出了4R危机管理理论,它由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这4个阶段组成。通过4R危机管理理论剖析高校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时遇到的困难与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为高校应对校园暴力提供借鉴。
(一)缩减力阶段:危机意识不足,人员配置不专业
一是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暴力现象更复杂。近几年,网络暴力就像一瓶毒药,使校园暴力形式更加复杂,伤害更加严重。受害者的求助方式也有了新变化,网络求助被列入名单,校园暴力的信息被公开于网络之上,以期通过扩大事态引起重视,反观之,也是因为对学校回应和处理的不信任。
二是高校管理者危机意识淡薄,防控理念滞后。从近几年校园暴力案例中可以发现,某些高校把校园暴力事件当作偶然事件,存在着理念上的缺失和认识偏差,危机意识淡薄,重事后动员,轻事前预防。如果校园暴力事件处理草率或者错误,所释放的消极影响,将会使高校形象名誉受损。有些高校管理者缺乏以人为本等基本应急管理理念,对学生求助置若罔闻、推脱掩饰,使校园官方平台处于被动地位[2]。
三是缺乏专业的人员配置。防范处理校园暴力不只是保卫部门的工作,大学是个开放性场所,很难去对大学内所有人员进行监控和核查。当前学校已成为一个需要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互动网络,而高校的行政人员大都身兼数职,也并非此方面的专门人才,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这就更加剧了处理校园暴力突发事件的难度。
(二)预备力阶段:预警机制不完善
虽然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强调要重视校园暴力并给予学校指导,例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但大多数高校缺乏具体的校园暴力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校园暴力发生后,该校领导、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到达第一现场或者快速联系相关同学进行处理,从而贻误了遏制校园暴力事件态势的良机。
(三)反应力阶段:反应迟缓,舆情应对能力弱
一是处理方法不当。在互联网时代,一旦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单靠捂是捂不住的。有的学校领导害怕校园暴力这种“家丑”外扬影响学校形象,当和事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其实就是致命伤,越不承认就越不重视,也就没办法彻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二是信息传递迟滞。由于报送机制不够完善,碎片化信息难以互通,学校内部门间会由于联系协调不足等原因造成应急管理效率低下。
三是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不足。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快速性、开放性和透明性的特征,而公民的知情权也变得更加重要。高校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开校园暴力事件进展和处理结果,会引起无端猜测,导致事态扩大,信息失真,损害学校形象。
(四)恢复力阶段:心理危机干预缺失
有的高校对于受害者的后续心理辅导不到位,基本上都是由身兼数职的辅导员来进行安抚,有的效果不佳。校园暴力事件仍然时有发生暴露了高校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认识总结不到位,反省不深刻,缺乏完善的检查问责机制,导致校园暴力行为屡禁不止。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对校园暴力突发事件的对策
(一)缩減力阶段:增强危机防范意识
根据4R危机管理理论,解决缩减阶段的问题主要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危机意识。很多校园暴力事件后续影响严重,其原因是部分学校管理者根本不重视,没有意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和恶劣影响,认为是学生之间的小矛盾,没有及时处理,导致不幸发生,例如近几年大学生因校园暴力自杀事件。危机意识代表洞察意识和超前的预防思维,高校管理者要重视校园暴力的防范和及时依法处理,主动去发现可能出现校园暴力的苗头,而不是被动等待事情的发生。提高高校管理者的危机意识,可以组织召开研讨会,请有关心理、应急管理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让大家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从而重视做好防范工作。
二是发挥学校场域的正向功能。建立学校心理健康自服务系统,让学生可以自查自检,同时也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及时分析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发现需要帮助的特殊学生。通过互联网云课堂开设校园暴力预防网络课程,将安全培训与校园暴力预防教育有机地渗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普及防范校园暴力的知识,培养学生应对校园暴力的能力。大学生的关系网络主要由同学、师生和舍友关系组成,维护改善关系网络也可以减少校园暴力发生的概率。所以可以通过改善宿舍条件,增加对舍友的满意度来减少冲突,也是切实可行之道。
三是构建线上交流平台。地方高校可以依托校园网,打造自己的舆情引导平台,以增加相关话题的讨论关注度,让大学生可以自由表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事物的意见建议,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回应,发现校园暴力的苗头及时妥善处理,减少学生通过其他网络渠道发泄情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预备力阶段:完善预警与信息报送机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渠道多元交互性强,增加了高校及时解决危机事件的难度,建立能够感应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信号检测和信息报送机制很有必要。
一是遵循两项原则。依据针对性原则,根据校园暴力类型,依托大数据技术,对本校学生心理和舆情进行监测,制定防范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多渠道收集校园暴力的信息,明确防范和处理的具体环节与人员安排,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二是完善信息反馈和报送系统。高校各学院成立工作小组,重点负责本学院的安全稳定工作,可以通过学生骨干及时把握易产生校园暴力行为,收集校园暴力行为损害的学生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负责人。把整体性、系统性和集成性治理理念贯穿其中,完善内部信息通报机制。借鉴我国台湾的24小时通报专线,当学生遭受校园暴力的时候,只要打这个专线就会有学校安全管理员在另一边专门接听,调查小组就会开始介入调查。另外,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应与公安、网信等部门保持稳定的交流沟通,保证事件发生时可以依法妥善处理。
(三)反应力阶段:加强联动
一是加强校内组织协同联动。学校不是一座“孤岛”,却是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第一责任人和现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对校园暴力的关键在于通过掌握大量丰富的数据信息,提升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力争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从而能够最快对最新的变化进行反应。可以分为三阶段处理:(1)发现期:当学生出现偏差行为,由学生欺凌治理小组进行评估确认(是否为欺凌事件或重大校园安全事件);(2)处理期:根据事件类型级别确认处理方案,及时处理;(3)追踪期:学校持续追踪辅导。如下图所示:
二是形成良好的媒体报道效应。及时向全校师生公开有关校园暴力及处理情况的信息,满足公众知情的权利。互联网媒体作为高校与外界、师生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发生校园暴力危机时,高校应该主动与网络媒体沟通协作,依靠互联网媒体及时传播真实信息,同时收集网民意愿,以便于高校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引导舆论的走向,使校园暴力事件依法得到稳妥的处理。
(四)恢复力阶段:专业化和人性化善后处置
一是实施心理干预。要注重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重点在于谁来安抚,什么方式能更好地让受害者接受。学校可以建设线上心理辅导平台,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给有需求的学生再构建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后续定期给受害者进行安抚,消除恐慌。另外,处理语言暴力、孤立等事件,也需对攻击者采取心理疏导、劝解、教育等心理矫正手段,以化解矛盾、消除隐患。
二是进行问责和总结。在校园暴力事件处理过程中,第一阶段要细致调查,配合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校园暴力中的施暴者,同时对工作失误和玩忽职守的管理者进行追责;第二阶段,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要总结经验教训,制定落实改善校园环境、防范校园暴力发生的措施,降低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
五、结语
大学既是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环境,也是校园暴力行为心理产生的策源地,就像“隐秘的角落”,如果不重视大学里的校园暴力,带来的“炸弹”会在沉默中爆发。在移动网络时代,高校应对校园暴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所以高校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校园暴力的特点,加强高校安全管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这样才能维护学校形象名誉,促进高校安全管理和教育进步,让大学生在平安校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姜显华.高校校园暴力及其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3]方芳.依法治教视域下中小学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9(7).
[4]张国平.校园霸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报业,2011(12).
[5]张燕婷,付佳荣.高校校园暴力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作者简介:阳剑兰(1969—),男,汉族,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张云(1995—),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单位为南华大学,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应急管理。
(责任编辑:马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