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斯敏斯特法案》颁布的历史溯源

2021-06-28任莹雪

西部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威斯敏斯特殖民地帝国

摘要:在二十世纪强调民族自决和民族自主的大背景下,英国经济实力下降以及海上优势丧失殆尽是《威斯敏斯特法案》颁布最深层的物质原因,而国内“帝国负担”思潮的流行是重要的主观因素,同时,“一战”后英帝国内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兴起是推动法案颁布的最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威斯敏斯特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联邦的成立,给予了自治领平等的政治地位,摇摇欲坠的英帝国得到了暂时的稳固,其颁布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关键词:《威斯敏斯特法案》;衰落;调整

中图分类号:K561.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3-0101-03

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宣布加拿大自治领、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自治领、南非联邦、爱尔兰自由邦和纽芬兰自治,自此与英国具有平等地位,在任何情况下不再使用“殖民地”一词,自治领政府开始享有完全独立的立法权。这项法案实际上标志着英国完成了对殖民地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对于英国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格局有着深刻的影响。溯源《威斯敏斯特法案》的颁布,是国际、英国国内和殖民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一、经济霸主地位和海上优势的丧失

英国自身实力的衰退是《威斯敏斯特法案》颁布以及殖民政策调整的最深层原因,进一步讨论则包括经济霸主地位和海上优势两方面的共同丧失。

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在工业上的霸主地位就有被美国和德国挑战的迹象。在此之前,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各方面的实力都无可匹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普及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英国的工业优势逐步丧失:在世界工业比重中,美国由1870年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3%上升到1913年的16%,德国由1870年的13.2%上升到1913年的15.7%,英国则从1870年的32%下降为1913年的14%[1],英国工业总产值在1870年时还居于世界第一位,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被美国超越,从而退居第二,随后又在1900到1910年间被德国超过沦为第三,英帝国的版图虽然到二十世纪初还在扩大,但其工业实力却衰落太多。同时期,英国的农业也处在绝对衰落的状态,国民收入中农业的比重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不断下降:1867年至1874年间农业在国民净收入中的比重是15.7%,1925—1934年间下降到3.9%[2]。

在工农业衰落的同时,英国贸易体系的稳固程度也在下降。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自十六世纪以来一直是英国贸易发展的特点,其数额和规模远大于国内投资,而海外贸易最需要和平稳定的世界市场,“一战”的全面爆发使英国不仅丧失了对外贸易优势,战后出口额仅为进口额的1/2,对外贸易逆差高达21.34亿英镑,英国为此被迫变卖海外投资去填补差额。英国逐步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因为通过外债来解决财政困难和贸易逆差,英国的债务由战前的6.45亿英镑猛增到66亿英镑[2],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受到纽约的挑战,英镑的稳定地位因英国金融实力削弱和国际金融地位下降而发生动摇。即使版图还是世界第一大殖民帝国,但英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到三十年代时,英国财政甚至出现了赤字。

海上优势对于西方国家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是不言而喻的,英国甚至可以說是通过海军才建立起大英帝国,英国皇家海军自十八世纪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军,但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德、美、日等国舰队不断发展,英国的海上优势开始受到威胁。

“一战”给英国带来的不止是经济实力的下降,还使它丧失了维持了将近三百年的海上霸主地位。十九世纪末,英国还有底气提出本国的海军主力舰必须超过其他任何两个最强国家的舰队之和的“两强标准”。“一战”的爆发使其海军力量大为削弱,战争期间因德国的袭击,英国损失了700万吨位的船只,虽然英国战时竭力加强造船能力,但数量还是远低于战前水平,美日两国的造船业及海军力量在战争期间有了巨大增长,《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表明英国海上优势的结束:美国在主力舰与航空母舰吨位方面与英国相等,其他三强的海军力量亦有大幅度提高;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也放弃了所谓的“两强标准”。经济优势丧失导致难以维持海上防务所需的高昂军费是英国海军实力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经济优势的丧失和海上霸主地位的不再使得大英帝国的根基开始动摇,这些变化被自治领和殖民地看到,英国政府对自治领和殖民地的政治控制能力开始下降,帝国内的离心趋向因此加剧,殖民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法案颁布的进程由此推动。

二、“帝国负担”思潮的流行

《威斯敏斯特法案》的颁布除上述客观原因,“帝国负担”思潮在英国国民内部的流行也是重要主观原因之一。

“帝国负担”理论即认为维持英帝国对于英国本身来说是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沉重负担,不利于英国未来的发展,主张与殖民地分离。这种理论在英国国内的传播有一定的历史,北美殖民地的失去是帝国信念动摇的第一步,此后便一直在国内民众中存在并未曾中断。亚当·斯密在1776年曾断言:“英国从殖民地得到的只有损失。”他在《国富论》中指出,英国如果允许殖民地完全独立并交还所有权利,不仅可以立即免除每年所需维持经费并减轻负担,还可以订立一个对英国自由贸易不会构成威胁的商约,使得殖民地与英国结成忠诚且长久的结盟,这比起以前帝国殖民地只在贸易与战争时对英国有利的情况好得多[1]。但这种理论一直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只是众多声音中的一种。十九世纪初,殖民地是英国经济负担的理论被新古典经济学派再次发展,受到政界的注意与其他分离主义的影响,“帝国负担”思潮影响进一步扩大。

十九世纪下半叶,“帝国负担”思潮迎来第一波发展。此时美国和德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崛起,英国经济却在不断衰退,工业霸主地位逐渐丧失,英国国民因形势的变化开始转变对大英帝国的态度:将殖民地视作英国的负担,主张与殖民地分离,但由于英国此时还未彻底表现出到走向衰落的迹象,帝国看起来也未有大的震荡,使得这次出现的“帝国负担”思潮到七十年代逐渐被“维多利亚帝国热潮”所取代。尽管这次“负担思潮”传播的规模不大,但其意义在于国民对以前确定的帝国思想开始有了怀疑。

到十九世纪末,布尔战争给英国财政制造了巨大压力,致使英国人虽然获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仍引发了国内的不满,“帝国负担”的言论再次出现:“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似乎已经耗尽了人民、甚至政府对于帝国的热情”[1],此时英国收敛了扩张速度,对帝国的政策开始转以巩固为核心,于是这股思潮在人们心中再一次加深失望与怀疑后变得悄无声息。

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的民主化和大众政治的兴起,更多的英国国内民众认识到了帝国是建立在沉重的历史和非自愿基础上的,这使得人们对于帝国感到羞耻和窘迫,就连一向积极倡导维护帝国的张伯伦在1902年的殖民会议上说:“虚弱的巨人疲惫不堪,摇晃着行走,对于这一负担我们已经负责多年,我们认为现在到了年轻的孩子们帮助我们分担的时候了。”[3]连一贯维护帝国的政治派别也认识到了殖民地这一沉重的负担,由此可以看到“帝国负担”思潮的流行以及在国民内部产生的影响,议会大臣贝尔福在1906年提出,最愿看到的是帝国的扩张。

到1920年,面对因一战所激化的民族主义运动,英国政府显得力不从心,那种认为帝国是英国负担的看法在英国各界都占上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殖民地对英国造成的负担,随着对帝国主义派的一致指责,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调整殖民政策。

三、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促进

虽然《威斯敏斯特法案》是英国政府颁布的,但绝不能将其只看作是英国方面主动的给予,帝国内自治领和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法案颁布背后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关于民族独立运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达尔文曾论述:“殖民地反对的不断增长是帝国衰落的最为一致的解释。”[4]

帝国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意识在十九世纪时就随着经济发展和殖民压迫大大增强,已能对英国的殖民政策调整施加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更是迅速发展:1914年英国对德参战后,因帝国成员责任和唇亡齿寒等现实需要,各自治领和殖民地都有士兵走向战场,整个帝国逐渐卷入战争。而在各自治领和殖民地在战场上做出贡献的同时,本地区的经济也迅速发展,政治地位随之提高,凡尔赛会议召开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南非就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了国际联盟,在法律上成为主权国家,这一变化对以宗主附庸关系为本质的英帝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加之十月革命带给殖民地人民的影响,民族主义在帝国境内蓬勃兴起,自治领开始要求与英国地位平等,殖民地也寻求更多的自治权利,争取独立的大趋势逐渐呈现。加之战时英国曾为了自身利益对殖民地随意且大量许诺,当战后各自治领和殖民地要求兑现时,英国政府不想损害帝国根基但又怕激发民族主义的暧昧态度伤害了殖民地人民的感情,动荡不安的局势再次加剧,各地的民族独立运动一触即发。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英帝国版图的确再次扩大,但一战“带来的后果削弱了欧洲的优势”,在战争中不断发展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和独立斗争损害了英帝国的根基。战后帝国内的民族独立斗争不断:民族主义运动领袖甘地于1920年在印度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号召印度各地人民罢工、罢课、抵制英国商品和拒绝交税等;在爱尔兰,因英国政府对复活节起义残酷镇压和强制征兵,南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彻底走上了民族自决道路,主张独立的新芬党在爱尔兰发动了争取独立的斗争;埃及在“一战”后爆发了三月起义,各地人民罢工罢课,也发起反英民族主义斗争,除此之外还包括伊朗的1920年起义和伊拉克暴动等,面对如此危急的局势,英国军队却因大规模复员而无力处理。不断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给英国政府以强烈震撼的同时,帝国各自治领在外交上也有了进一步突破:1924年,爱尔兰向美国派驻外交代表,加拿大在1926年后也相继派出驻美、法、日公使,南非紧随其后在1930年派出驻美国、荷兰和意大利的公使,自治领发展外交带来的国际威望和引发的舆论也推动着英国政府不得不正面应对帝国内的变化。

除上述原因,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推动了法案的颁布。二十世纪是一个强调民族自决和民族自主的时代,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都在发展,这样的历史趋势不能选择视而不见;在二十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的维持了几个世纪的国际格局已不再,“一战”后崛起的美国对于国际事务的影响不断加强,而它希望建立的是一种以民主、集体安全和民族自决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这无疑是对以英帝国为首的旧殖民体系的重大挑战,国际政治环境已不允许英国继续实行旧殖民政策;德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因市场需求一直对英国的殖民地虎视眈眈,为免与更多的国家或地区为敌或与殖民地彻底对立,也为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更大规模的动员帝国的各种资源,英国必须主动及时调整殖民政策。

在种种原因作用下,英国政府终于开始认真审视帝国内外的改变,着手调整殖民政策,通过几次帝国会议,议会逐步完成了调整规划并最终在1931年颁布了《威斯敏斯特法案》,规定帝国内自治领与英国地位平等,拥有独立的外交主权和立法权,法案还在帝国基础上建立了英联邦。此次法案的颁布对于英国整体历史进程和二十世纪以来的国际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僅打开了英帝国的转型之路,还出现了一批新型国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四、结语

时至今日,当时的大英帝国已不复存在,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已几近于无,此时回看历史进程,可以知道《威斯敏斯特法案》的颁布只是大英帝国崩溃的其中一步,随着时代发展,这个庞大的帝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殖民体系终究都会走向解体,马克思早在十九世纪时就曾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提出资本主义最终会因其自身的矛盾与缺陷走向灭亡,所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可能脱离科学规律,帝国主义的本质早就决定了英帝国的走向,法案的颁布以及英联邦的建立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高英彤.帝国夕阳——日渐衰微的不列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王俊芳.从直接统治到间接统治——20世纪初期英国殖民统治方式的调整[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2.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4]钱乘旦.英国通史:第六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5]徐煜.论一战后英国与自治领关系的变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作者简介:任莹雪(1997—),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英联邦国家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威斯敏斯特殖民地帝国
揭开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面纱
恐龙帝国(6)
恐龙帝国(5)
恐龙帝国(4)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京巴儿”获“最佳秀犬”
我跳(环球360)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威斯敏斯特宫翻修专家建议到地下车库开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