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研究

2021-06-28于鹏飞

西部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游击战争根据地抗日

摘要:毛泽東游击战争思想最初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于抗日战争中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全面成熟。毛泽东创造性地把游击战争由战术高度提升至战略高度,并将正规战争与之相结合;正确处理好防御与进攻、持久与速决、内线与外线的矛盾;同时加强革命根据地建设并开展人民战争。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新中国的诞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其他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武装斗争提供了借鉴,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军事理论,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3-0041-04

游击战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主要是由毛泽东整体设计,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的。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形成具有丰富的军事理论渊源、客观的实践基础和现实基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军事理论宝库。

一、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初步形成

1936年底,毛泽东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进行总结,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从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有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1]那一时期,毛泽东与朱德指挥红军打退敌人多次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进剿”和“会剿”,在丰富的战斗实践中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这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总结出的第一条作战原则。

十六字诀产生于人民军队的初创期,是这一时期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核心。当时敌人的整体实力远胜于红军,敌强我弱是红军面对的客观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革命根据地,依托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根据战场变化合理部署兵力,灵活主动打击敌人,在保存自己实力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消灭敌人,成为取胜的关键。

长征初期,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在错误军事路线的指挥下处处被动、损失很大。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红军一改此前被动挨打的局面。毛泽东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充分发挥运动战优势,四渡赤水河,摆脱敌人的追击,巧渡金沙江,在大渡河上飞夺泸定桥,这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使得红军转危为安。出奇制胜的背后,实际是对战局的整体把握,是从实际出发,对战斗过程中时间、地点、敌情、我情等诸多要素的全面把控,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真正地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自身面临的情况是“中国既不是小国,又不像苏联,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这一个大而弱的国家被另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所攻击,但是这个大而弱的国家却处于进步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极短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虽奋起反抗,浴血沙场,但依然难以抵挡日军凌厉的攻势,短时间内无法扭转不利战局,收复失地。

侵华日军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肆意掳掠的同时,毛泽东以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日本帝国主义逐渐暴露出的不足以及中国所具有的优势。在1938年5月所著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敌人在我们这个大国中占地甚广,但他们的国家是小国,兵力不足,在占领区留了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并且由于中国的进步,就是说有共产党领导的坚强的军队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存在,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于是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等等一全套的东西都发生了。”

面对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客观现实,通过游击战争化劣势为优势,在保存自身力量的同时,极大消耗、牵制日军,无疑成为当时中国最为妥当的选择。“一切军事行动的指导原则,都根据于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力量。”这一军事行动指导原则的表述,无疑是当时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最直观的体现。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后,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游击战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争形式,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类战争史上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全面成熟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依旧面临敌强我弱的局面,国民党军队的数量远高于解放军,装备也远比解放军精良。在美国支持下,国民党把持的南京国民政府作为战胜方,从侵华日军手中接收了诸多大城市以及大量生产设施、军事设施,日军投降后留下的武器也大量装备了国民党军队。而此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以轻武器为主,重型装备主要来源于战场缴获,数量稀少,整个部队的武器装备基本处于“小米加步枪”的水平。解放军不得不顶着人员、武器装备在数量和质量上带来的巨大压力,坚决地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斗。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步步紧逼,毛泽东提出全党对于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的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1947年3月18日晚,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开始转战陕北,与敌周旋。毛泽东在临行前对西北野战军的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这一时期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进一步成熟,将游击战同正规战深度融合,使这两种武装斗争形式融为一体,既有战略上的大范围内线游击战和外线运动战,以及外线游击战和内线正规战的配合,又有战役战术上的配合。毛泽东特别指出:我军“应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而在蒋军武器加强的条件下,我军必须特别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1947年6月30日,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在国统区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将战争引向国统区,解放战争开始进入新阶段。

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以其灵活多变的指挥艺术,指导解放军将游击战、运动战、歼灭战等不同的战争形式有机结合,既消灭了敌人的力量,又壮大了人民军队的实力,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观,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将游击战争与正规战争相结合

游击战争与正规战争本身都是军事手段,其关键都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二者之間是相辅相成的。在适当的时间为了顺应革命的需要,将游击战争与正规战争进行转换是理所当然的。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总结了土地革命时期游击战和正规战之间的关系,强调:“一方面,要反对沉溺于游击性而不愿向正规性转变的右的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的倾向,这是由于干部对已经变化的敌情和任务估计不足而发生的。”“又一方面,则要反对过分的重视正规化的‘左的集中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倾向,这是由于一部分领导干部对敌情和任务估计过分,并且不看实情,机械地搬用外国经验而发生的。”同时,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战争前期,我党的军事任务主要是游击战争;而抗日战争后期,我党的军事任务则主要变为正规战争。而在同国民党军队的分工方面,“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

抗日战争前期敌强我弱是中国军队必须面对的现实,没有正规战争在前线抵抗,敌后游击战争多会以失败告终;而没有游击战争支援,正规战场也难以抵御敌人进攻,唯有实事求是,将两者紧密结合,战争的胜利才成为可能。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游击战争与正规战争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在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中的体现,而“实事求是”也贯穿了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始终。

(二)加强根据地建设

根据地是进行游击战争的基础,根据地建设是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击队伍若没有自身的根据地,游击战争绝无可能长期坚持,更遑论实现保存发展自己、消灭驱逐敌人的战略任务。没有根据地的游击战争,是流寇主义的战争,用流寇主义的战争获取革命的胜利是不现实的。

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开始,一块块革命根据地便在中国的大地上渐成星火燎原之势。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以此支撑游击战争的进行。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分析了抗日根据地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抗日根据地与游击区之间的联系,指出建立抗日根据地要有抗日的武装部队,并使用其配合民众战胜敌人,还要运用一切力量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一方面,抗日根据地深处敌后,处于敌人包围之中;另一方面,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敌人就会逐渐处于联结起来的众多抗日根据地包围之中,这样大范围的包围,为之后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成为战争转折的关键,正是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解放战争才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可以说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就是一块块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从井冈山到陕甘宁再到西柏坡,中国革命正是在众多革命根据地的支撑下才走向胜利。

(三)将游击战争从战术高度提升至战略高度

游击战争本身是一种以骚扰袭击为主,牵制消耗敌人的非正规作战形式。在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出现之前,游击战通常只是正规作战的辅助战斗形式,用来实现战术级别的军事目的。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能够被提升至战略高度,与当时的中国国情密切相关。一方面中国是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日本作为工业强国,在坚船利炮的支持下入侵中国,中国不但无力将敌人赶出国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迅速丧失大片领土。另一方面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广阔的战略纵深为游击战争的进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随着战线拉长,敌人兵力捉襟见肘,内部开始空虚,为游击战争的进行提供了可能。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形式。重视游击队伍建设,对游击战争进行深入研究,成为我党的重要任务。“战争的长期性,随之也是残酷性,规定了游击战争不能不做许多异乎寻常的事情”。面对敌人一次次疯狂的扫荡,游击战成为积蓄自身力量,牵制消耗敌人的最可靠的武装斗争形式。“加一个手指,又加一个手指,再加一个手指,使它长大起来。怎样长法?靠打麻雀战,打游击战。麻雀满天飞,哪里有东西吃,就飞到哪里去。满天的麻雀就是种子,可以发很多芽。”这些种子一点一滴的积累,为最终的战略反攻阶段正规战争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将游击战从战术级别提升至战略级别,是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最具特色的内容,也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创新。

(四)处理好防御与进攻、持久与速决、内线与外线的对立统一关系

游击战争往往都会面对一个敌强我弱的局面,若非如此则不必游击。防御与进攻、持久与速决、内线与外线原本相互矛盾的,在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中,它们却实现了统一。

凡游击战争,从战略层面上看都是以防御为主的、挫败敌人的攻势,保卫根据地的安全,是游击战争的重要目的;但进行防御的方式,却一般是依靠战役或战术上的主动进攻,通过集中兵力攻敌薄弱处,消灭部分敌人,打破敌人的包围,或是攻击敌人后方实现“围魏救赵”。可以说游击战争中若没有有效的进攻,就无法实现稳固的防御,这正是游击战争中进攻的基本方针所在。

在敌方强大的情况下,战争注定需要长时间持续,游击战争往往面临持久战。在战略上的持久战中,要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标,往往需要进行战役战术上的速决战。毛泽东指出:“游击队的作战,要求集中可能多的兵力,采取秘密和神速的行动,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很快地解决战斗;而要力戒消极防御,力戒拖延,并力戒临战分散兵力。”游击战争中的战斗往往短促,鲜少见到战斗持续数天的情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游击队伍作战的鲜明特色,积小胜而成大胜是游击战争环境下的取胜之道。

内线与外线的对立统一在抗日战争中体现最为明显,在战略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国军民是内线作战,但具体到战役战术层面,由于日军在抗战初期占领大片国土,游击战争大多是在敌占区进行的,游击队伍在战斗过程中面临的往往是前有敌人包围,后无援军支援的情况,这实际是在战役战术层面的外线作战。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虽是外线作战,但外线作战却也有转为内线作战的可能,其根源就是敌占区的人民群众。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全民族的抗战,最终将抗日根据地连成片,外线变为内线时,战略反攻的序幕就徐徐拉开了。

(五)开展人民战争

中国革命历程中的游击战争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核心。毛泽东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決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兵器”。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的初衷,就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解放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真正挺直腰杆当家做主人。革命战争本身就是为了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的战争,人民群众才是战争的主体,革命胜利的果实也属于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若缺少人民群众的支持,则不可能取得胜利,没有人民支持的游击战争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正是依托于苏区人民群众的支持,红军才能在根据地内外拥有闪转腾挪的空间,打破敌人的四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也正是由于当时党的领导人的“左”倾错误,盲目执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政策,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脱离了人民群众,致使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深处敌后的游击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有力打击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使日军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应对沦陷区军民的游击战争。在战争中,人民群众也表现出无与伦比的革命性与创造力,“地雷战”“地道战”等经典战例层出不穷,“铁道游击队”“沂蒙红嫂”等英雄群体,更是战争年代人民群众的光辉写照。在解放战争中,人民群众的支持直接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脚步。在战争初期,党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让这样的战略转移成为可能;战略进攻阶段,人民群众积极参军,使解放军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力;后方群众积极支援前线,淮海战役更被陈毅元帅称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人民群众是游击战争的力量来源,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游击战争绝无胜利的可能。只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战争,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才能克服战争中的一切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一切反动势力一旦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迎接他们的便只有覆灭的命运。

三、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运用游击战争思想指导红军建立革命根据地,指挥红军运用灵活多变战术打击敌人。在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指挥长征中的红军迅速摆脱不利局面,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将革命的火种种在中国人民心中。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在理论上弥补了传统游击战争思想的不足,并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将游击战争提升至新的层次,为抗日游击战争的进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实现了游击战争与正规战争的结合,并最终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二)为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斗争提供了经验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好似一盏明灯,照亮了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大亚非拉国家在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中,学习借鉴毛泽东游击战争的思想理论,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走出自己的民族解放道路。在非洲,阿尔及利亚、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家就以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为指导,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最终获得独立。在亚洲,越南人民学习借鉴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同敌人进行人民战争,先后将法国殖民者和美国入侵者赶出越南,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在拉丁美洲,古巴革命者深受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影响,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更是要求将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和人民战争的著作油印成册,下发部队以供学习。

(三)推动世界军事理论的新发展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产生,使世界军事理论有了新发展。游击战争第一次被提升至战略层面,这一理论创新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获得了强有力的实践支撑。正规部队的游击战、游击战争向正规战争的转变以及人民战争,成为世界各国军事专家的一项研究课题。同时,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向世界解释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地理环境的好坏、武器装备的优劣,均不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人,也只有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天平砝码。一支拥有高昂战斗意志,为人民而战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一个于黑暗中苦苦求索,于绝境中浴火重生的民族,也定会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4]王颖.从游击战转到运动战[J].党史博览,2018(6).

[5]高宁.毛泽东抗日游击战思想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 2017.

[6]周志文.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理论与实践略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S1).

[7]蔡乐苏.唯实唯民  胜利之本——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思想的内核与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1).

[8]姜春良.毛泽东抗战军事理论影响深远[J].党史文汇, 2017(3).

[9]夏斯云.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12).

作者简介:于鹏飞(1993—),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单位为东北电力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游击战争根据地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爷爷的抗日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鄂豫陕边的游击战争
高敬亭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
忆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五九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