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和合”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2021-06-28柯静怡

西部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

摘要:“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辩证统一的“和合”思想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衷共济”的治国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这一丰富的思想体系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借鑒,为中国共产党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指引,实现了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合”思想

中图分类号:G122;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3-0015-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注重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辩证统一的“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核,代代相传,贯穿于时代发展的脉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2]。可见,“和合”承认差异与矛盾,并将“矛盾”对立统一,这既是对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谐样态的归纳,也是对事物外部所呈现的多样性、差异性的普遍肯定。重视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积极引领作用,重点体现在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协和万邦四个层面,阐发和挖掘“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使“和合”思想在当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助于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对“天人合一,万物齐一”生态观的传承与发展

“天人合一”是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三十六章》)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将人、地、天归为统一体,强调“天”与“人”合一的“万物齐一”思想,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一致的,人应尊重并顺应自然,依据自然规律之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将上天视为有道德属性的实体,仁义礼智信等善性归本于天,强调人道与天性的合一。西汉哲学家、儒学大师董仲舒将“和合”思想推向了意识形态层面,“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此外,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陆贽在《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写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种有所节制、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亦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佳体现。

“和合”思想中“天人合一,万物齐一”的生态观为现代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供了新思路。人们在面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时不禁思考:一味地榨取自然资源是否正确?以消耗和改造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建设发展是否走得长远?正如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3]。由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命题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并提升到战略层面。以“和合”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的共同体,这有利于解决“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所带来的困扰,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开辟了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近年来,我国实行了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将监督和责任落实到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系统治理,从全局角度寻求生态环境治理之道,以此来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提出人类实践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要以整体性、系统性的视域来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辩证关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顺应新的发展形势,综合协调行政、市场、法制、科技、教育等多种手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价值导向,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

二、中国共产党对“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社会观的传承与发展

“和而不同”是对“和合”内涵的具体阐发,最初为人处世的哲学智慧。在这里,“和”与“同”相对立:“和”指多样性的统一,承认并允许矛盾的存在;“同”指无差异的“同一”,不承认差别的存在。要弘扬“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就要坚持“求同存异”的思想,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与平衡。“求同”就是寻求共同点,追求共同利益;“存异”就是保留不同意见,不求“同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史伯认为新生事物形成的前提是不同要素的均衡与协调,是多样化、差异化的统一,要“尚和去同”,把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视为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从道德角度将人区分为君子和小人,以“和而不同”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在统一认识的过程中,既要有独自见解,又能兼容并蓄,汲取有益思想。

正是“和合”思想中“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社会观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治国思想提供了思想支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善于运用这一理念去处理同其他党派等的关系,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统一战线在内部和谐、利益机制、矛盾平衡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新时代统战工作着力促进政党、民族、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凝聚共识并行稳致远,巩固了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当下要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取向。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为人处世应具有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以“和”的理念理性、务实、辩证地化解矛盾,建立多元和谐的新时代人际关系。党员干部要善于对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在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中和谐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两篇文章中阐述的对待多元外来文化的立场,“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類文明多样性……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5]近年来“和合”相关著作相继出版,和合文化公园、和合走廊、和合主题动画等元素创新发展,多地举办和合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多元和谐的态度来建立兼顾彼此核心利益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处理多元问题和国际关系方面,存小异求大同,理性处理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文化制度和国与国之间的各种差异,多角度多渠道地去寻找相对同一的共同点。“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种辩证统一的理念对于减少分歧、和平化解纠纷、实现和谐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对“政通人和,和衷共济”治国观的传承与发展

治国理政讲求“政通人和”。先秦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指出“顺民”“宽政”“富民”对治世的重要性,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管子·牧民》),根据人民的真实意愿施行有利于人民的政治举措,如此才有人民的拥护。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强调禁止官员贪腐、乱征赋税是治国的必要行为,“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答元饶州论证理书》),认为政务慵懒则会危及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突出强调“人和”、人心归一的重要性,而这也是“和衷共济”的要义,为共同的目标凝聚共识、群策群力,方能共克时艰。

“和合”思想中“政通人和,和衷共济”是我国古代治国治世的一个衡量标志,也为当前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养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将满足人民的需求摆在首位,融通社会各方利益关系,以达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终目的。党员干部的能力和作风问题直接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和衷共济”对于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来说也有着现实意义。党员干部要“慎独”,要具备“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修养,强化政治意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平衡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建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6];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推进探索西部大开发绿色经济发展新路径;完善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制度,建立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共产党统筹全局,领导全国人民和衷共济团结抗疫,等等。

四、中国共产党对“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国际观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有爱好和平的传统,传统邦交观念也将“和合”的概念充分诠释。虽然古代中国与邻邦也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冲突与战争,但放在延绵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看,和平友好是主流。先秦时期就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强调国与国和睦关系的重要性,体现了“天下一家”“与各国友好相处”的博大情怀,最初的华夏共同体由此形成。《尚书·尧典》记录着“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表述了各邦国间的和谐关系,本质上是家族和谐向邦族和谐、邦族和谐再向天下和谐的扩展,因而古人主张“修己睦邻”,对内修德养心,兼施于外,追求平等和谐的状态。

如今,“和合”思想中的“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交往中提出了一系列“和合”外交思想,从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坚持“睦邻友好”的精神,秉承“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实质上正是这种博大情怀的延续。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和平的地区环境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讲求“和为贵”“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便是对“和合”思想的有力实践,这为积极推进全球伙伴关系建设、为人类社会的和谐美好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在客观认识世界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中国对世界各国关系的美好畅想。尽管霸权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表现,但“地球村”决定了各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趋势,坚定奉行多边主义能为各国带来共同机遇。“一带一路”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是一条“和合之路”,是对古丝绸之路在全球化时代治理体系变革的创新与发展,动员更多资源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合作新平台,从而释放共同发展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计利当计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兼济天下。各国都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各国只有秉持“和合”之道,才能在和平发展中走出一条互利共赢之道。

五、结语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辩证统一的“和合”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间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贯穿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不同领域,已成为全民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共同意识。挖掘“和合”思想中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时代价值,并将其创新发展以融入主流意识形态中,这有益于整合协调社会关系,有益于凝聚共识,有益于坚定文化自信,有益于最大限度地回应和解决新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尤其是化解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从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3).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5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61.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4.

[6]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0(2).

[7]习近平.世界大同  和合共生——习近平集体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11/c_1122668116.htm.

作者简介:柯静怡(1993—),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单位为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责任编辑:马双)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的新发展研究”(编号:18BKS130)的有关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