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

2021-06-28范豫鲁胡洪志

西部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聂荣臻张国焘刘伯承

范豫鲁 胡洪志

摘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于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中,不仅有数万名川籍红军战士,还有数百位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巴蜀籍将领,如朱德、刘伯承、聂荣臻等。有着独特巴蜀文化背景的四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力量,为红军在长征中凝聚力量、战胜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维护民族团结、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长征;贡献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3-0008-04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以朱德、刘伯承、聂荣臻(原四川省江津县人,该县现为重庆市江津区)为代表的四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战胜张国焘的党内右倾分裂、战胜大自然的艰难险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一、坚持党的正确主张,凝聚长征力量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四川小金县)胜利会师并召开扩大会议。8月,《夏洮战役计划》决定将红军分为由毛泽东、周恩来领导的右路军和由朱德、张国焘、刘伯承领导的左路军共同北上,去川陕甘创建革命根据地。红军分行前进后,朱德、刘伯承等人与张国焘等右倾主义分子在关于“南下或北上”“分裂或团结”“西进或会师”方面进行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反分裂斗争。

8月,张国焘率领左路军顺利抵达阿坝,并拒绝向右路军北上靠拢,妄图联合朱德迫使左路军南下,朱德严词拒绝在电报上签字,全力支持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张国焘又以河水上涨,无法渡河为由拒绝北上,并密电陈昌浩率红四方面军南下,说中央执行右倾逃跑路线,企图破坏北上抗日。随后,张国焘以中央的名义设立了“中央政府”“中央军委”等非法组织,朱德对张国焘的行径表示愤慨,并表示自己心中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军队的行动必须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决议执行。至此,在朱德及党中央的强烈要求下,张国焘被迫遵循正确的决策北上。同年10月,张国焘公开打出了“反周、毛路线”的标语,在军队中歪曲宣传事实,煽动红军战士的不满情绪,谩骂朱德,抨击朱德为右倾主义分子,并在理藩县另立门户,自封主席。张国焘破坏党内团结的分裂主义行为引起了朱德、刘伯承等人的强烈反对,朱德以坚定的原则和灵活的策略心平气和地与张国焘等人理论,认为大敌当前,必须团结起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以“朱”反“毛”。随后,朱德与刘伯承等人被张国焘限制行动的自由,派到前方部队。朱德用他独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利用各种机会在前方部队宣传党的正确方针、路线,与红四方面军的战士交流、谈心,循循善诱,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同时,虽然身处危险境地,但朱德始终保持革命信念,顾全大局,尽力行使作为红军总司令的职权,研究作战部署,发挥军事领导作用。徐向前后来回忆说:“朱总司令在逆境中不当空头司令,尽量发挥自己的作用,完全是从爱护和发展红军力量出发的。”[1]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为阻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在长征途中增派大批兵力拦截。张国焘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认为无法战胜胡宗南的部队以及陕北不适合驻扎部队,对胜利会师不寄予任何希望,于是他无视岷州会议的决定,违背中央的决议并开始策划西进。在西进计划遭到反对时,张国焘又以与敌军决战不利等借口禁止红军会师,一意孤行。张国焘的错误决定使得来接应红四方面军的红二方面军部队处在敵人的强大军力攻击之下,两军交战,战况十分惨烈。朱德强烈指责张国焘的这一错误行为,并反复强调北上会师的重要性,加之气候寒冷大雪封山等一系列的因素迫使张国焘无法西进,终于北上,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总之,正是由于朱德、刘伯承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红军长征途中与张国焘等分裂主义顽强斗争,在基层战士中大力宣传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一如既往地支持维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终于完成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历史使命,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二、指挥重大战役,战胜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在长征途中,红军中的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朱德、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罗瑞卿、张爱萍等多人都担任了重要的军事职务。他们忠诚团结、机智果敢,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指挥部队作战,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智取遵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良好条件。长征开始后不久,刘伯承因支持党中央的正确决策,被“左”倾领导者贬到红五军团任参谋长,后黎平会议纠正长征的错误方向,调刘伯承为军委纵队司令员,这次长征途中的重大人事调整,对历时两年的长征的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黎平会议后,刘伯承按照党中央向西转移的决定,受命渡乌江,攻占遵义城。在面临乌江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江边船只被敌人破坏的情况下,刘伯承与红二师工兵连连长商议,采用扎竹筏架桥过江的方法,数万红军从竹桥上顺利渡过乌江。突破乌江后,刘伯承率领军委纵队在1935年1月4日攻占了当时由贵州军阀林秀生的防区——猪场。

1月6日,刘伯承收到朱德电报,火速赶往距离遵义县城三十华里的深溪水附近,做好进攻的准备。刘伯承以“仗打好、伤亡少、节省子弹”的高标准要求部队运用智慧,趁雨夜奇袭深溪水,以迅雷般的动作全歼敌军。当夜,红军部队假扮黔军,炸开遵义城门,入城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于1月7日凌晨,胜利占领遵义县城。为保障中央军委进驻遵义的安全,刘伯承命令二师四团占领娄山关和桐梓地区,使遵义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智取遵义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这座县城的本身,它是我军长征途中夺取的第一座比较大的县城,大大振奋了军心,彰显了刘伯承的军事领导力以及游击战术的威力,也为后来召开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及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足智多谋,指挥红军以较小代价取得强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两大关键性战斗的胜利,使红军走出了绝境。遵义会议后,红军面临的局势不容乐观,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得知红军的行踪。红军一方面佯装攻打昆明,一方面做好了挺进金沙江的准备。金沙江位于四川、云南交界的深山峡谷中,地势险要水流湍急。如果红军不能顺利北渡,会有被敌人全歼于山谷中的危险。5月4日,刘伯承接到渡江命令后,假扮国民党高级军官,率领军委纵队一举歼灭当地国民党民团,占领渡口,缴获木船两艘,但因渡口水流湍急,无法架住浮桥,刘伯承又在当地群众帮助下找到四艘木船,同时军委任命他为渡江先遣总司令负责指挥渡江行动。刘伯承在观察了渡江形势后,认定皎平渡是红军唯一的生路,在指挥部队抢占通安镇保证皎平渡渡江安全的情况下,每日渡江一万人,从容镇定地指挥红一、三军团历经五天五夜平安地渡过金沙江。后来聂荣臻同志对抢渡金沙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抢渡彻底甩开了国民党的军队,是长征途中的一个巨大胜利”。5月下旬,刘伯承和聂荣臻率军夜袭安顺场渡口,并亲自指挥红一军团的17名勇士强渡大渡河。他们强调:“这次渡河,关乎着数万红军的生命!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胜利的道路!”[2]

刘伯承和聂荣臻指挥部队一方面应对岸上敌军的轻重火力武器的袭击,一方面制定渡河方案,勇士们在密集的枪弹和炮火中激流前进,终于跨过敌人的重重火网,抵达对岸。随后红军分批渡河,但是由于大渡河河水湍急,架桥困难,仅仅依靠木船速度十分缓慢,这种情况下,只有抢下泸定桥才能保证我军部队顺利渡江。刘伯承、聂荣臻率队从溯江上岸,策应西岸部队飞夺泸定,保证了我军顺利通过大渡河。抢渡大渡河,为我军在敌人认为插翅难飞的防线上,打开了一个重要缺口,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道路。此外,在四渡赤水期间,朱德长期协助毛泽东实施决策,制定红一方面军的重大军事行动方案,并多次亲自指挥重要的战斗,在危急关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以朱德、刘伯承和聂荣臻为首的四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精神,在红军长征途中指挥并领导的几次重大战役,为躲开国民党军队的袭击,打开前进的缺口,保存我军实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扩大长征的社会影响

四川省少数民族众多,有彝族、藏族、羌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红军长征时期途径四川,刘伯承、聂荣臻同志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帮助红军顺利北上,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革军委在中央红军入川前,就提出行军中应争取少数民族这一民主决策,党中央认为,民族问题的解决,对于实现党的战略任务有决定意义。1935年5月,以刘伯承为司令、聂荣臻为政治委员的先遣部队率先进入凉山彝族区,为红军的北上开辟道路。两人带队进入冕宁后,率队张贴朱德总司令署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上写道“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3],宣传我党的民族政策,同时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对彝族同胞的剥削和压迫。刘伯承、聂荣臻和宣传队一起在鼓楼开展宣传活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得我党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为接下来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一些彝族群众因受到国民党政策宣传腐蚀较深,在先遣部队通过彝区时,抢走工兵连的武器和架桥器材,甚至剥下战士们的衣服,战士们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没有丝毫怨言。刘伯承、聂荣臻同志根据彝族民众重义气的特点,在海子边,与彝族首领小叶丹诚恳交谈。小叶丹被红军严明的军纪和指挥官的宽宏度量所折服,提出要与刘伯承结盟,随后两人按照彝族习俗,杀鸡饮血结为盟友,刘伯承代表工农红军将写有“中国工农红军彝民沽基支队”的红旗以及自己随身携带的左轮手枪送给小叶丹,小叶丹也将自己的黑骡子送给刘伯承[4]。由于刘伯承周密细致地做好民族工作,使得后续部队順利通过彝区。对此,聂荣臻感激地说:“这多亏了刘伯承同志,要不是他在,这种局面我还真是很难处理哩。”[5]

随后,聂荣臻等人协助小叶丹创建红军沽基族支队,帮助彝民成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任命小叶丹为支队长。彝海结盟后,红军在彝族群众的护送下,七天之内顺利通过了被国民党视为汉人绝地的彝民区,顺利赶到安顺场渡口。小叶丹也听从刘伯承的主张,团结彝族人民组成游击队,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顽强的斗争。

刘伯承同志重视做好上层统战工作,积极团结少数民族的宗教人士参与革命斗争。这些宗教人士在当地少数民族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通过他们能更好地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工作。长征后期,刘伯承率领红三十军进驻白利土司官寨,与主持格达活佛交谈宣传我党的民族政策。当格达活佛看到红军不损佛像,不破坏佛堂后,亲自召集当地村民,动员白利寺众人将自家的粮食贡献出一些支援红军。据粗略统计,白利寺众人共支援红军“青稞134担,豌豆22担,军马15匹,牦牛19头”[6]。后期,在朱德、刘伯承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格达活佛担任甘孜地区波巴政府主席,曾协助保护了大批红二、四方面军的伤病员。

四、官军平等,惜才爱才,密切联系群众,彰显我党风范

朱德、刘伯承和聂荣臻皆农民出身,一生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本色。

朱德总司令是参加长征的红军将领中年级最大的一个,面对空中敌机的不停轰炸,地面敌军的围追堵截,他总是身先士卒,以其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鼓励红军战士们。二万五千里长征,朱德同志和普通士兵一起爬雪山,过草地。过草地时,随身携带的干粮吃完了,朱德同志便动员战士们一起挖野菜充饥,一边挖,一边向士兵们介绍野菜的名称,并称呼这些野菜为“革命菜”。长征是一场艰苦异常的行军,朱德爱兵如子,他要求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受伤的士兵必须保护好,尽最大的能力带走他们。第三次过草地时,朱德要求将驮枪支的马匹腾出来驮伤员。朱德认为爱兵是指挥员的天职,作为总司令,在红军途中他经常替士兵扛枪、挑担,还常把自己的马让给走不动的伤病员骑。每次到了驻扎地,朱德总是不顾疲劳,先去检查战士们是否住下,有什么需求,直到一切妥当,他才回到自己的住处继续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朱德既是红军总司令,又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战士,得到广大士兵敬而不畏的拥戴。

刘伯承将军爱才惜才人尽皆知。1935年11月,中央听从刘伯承的建议成立红军干部学校,刘伯承担任校长,设立干部高级指挥科、培训团和上级政治科等。身为校长的刘伯承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促膝谈心,讲解党中央的领导方针,介绍国家形势,教育战士们爱党爱国、为国为民。他慧眼发掘以吴忠为代表的一些军事人才,吴忠参加红军三年后被选派到红军干部学校上级指挥科学习,后因战功卓著被授予少将军衔,也是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红军干部学校的成立,提高了工农红军的素质,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储备了军事力量。甚至在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力排众议录用首个女参谋,新中国成立后不拘一格录用国民党的旧军官廖耀湘,始终把人才看作党和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

聂荣臻牢记我党的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毕生与人民群众保持良好的关系”。部队长征途中一度饥饿难耐,靠采树叶、挖野菜补充供给,有时途径贫困山区,当地群众也没有吃的,也要依靠树皮、草根度日。聂荣臻下达命令要求部队不要在村庄附近采摘当地群众的树叶、草根和野菜,宁愿战士们饿肚子,也绝不能和群众争粮食。遵义会议召开后,聂荣臻向毛泽东提出建议成立川西北革命根据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聂荣臻同志身为四川人,了解当地基本情况,与川西北地区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建立川西北根据地,可以充分调动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力量,保障红军长征顺利进行,确保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五、结语

勤劳智慧的巴蜀人民,在其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以坚韧、灵活、包容为特征的巴蜀文化。参加红军长征的四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其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巴蜀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以朱德、刘伯承和聂荣臻为代表的四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红军长征时期加强党内团结,与张国焘等分裂分子做斗争,有助于凝聚红军的力量;多次指挥并赢得重大战役的胜利,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民族决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辟革命的新局面;坚持官兵平等,重视人才,是共产党员的典范。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红军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原则性、坚强的党性和卓越的创造性,不仅是鼓励巴蜀儿女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巴蜀篇的巨大精神财富,而且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向前.历史的回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370.

[2]钱立勇.唤起工农千百万——浅析红军长征中的动员工作[J].军事史林,2016(12).

[3]魏广军,史延胜,姜志峰.艰辛的探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的四支先遣部队[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279-280.

[4]张继卫.刘伯承用“典”[J].党史博采(纪实版),2001(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29.

[6]马青莲.试述青海班玛藏族民众对红军长征的支援[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6(12).

[7]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8]军事科学院.刘伯承军事文选[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2.

[9]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7.

[10]王树增.长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1]張攀学.记长征途中朱德与张国焘的斗争[J].蒙自师专学报(综合版),1996(4).

[12]刘弥群.父亲刘伯承在长征中[J].军事历史,2006(10).

[13]邓寿明.长征路上的聂荣臻[J].党史传奇(城市版),2005(3).

作者简介:范豫鲁(1991—),女,汉族,山东阳谷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胡洪志(1987—),男,藏族,新疆精河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朱希良)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度项目资助“川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贡献研究”(编号:SLQ2020SD-05)的有关成果

猜你喜欢

聂荣臻张国焘刘伯承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聂荣臻的军事秘书谈聂荣臻
刘伯承治校三法
刘伯承带兵思想探讨
张国焘叛逃有新说
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刘伯承过许昌
聂荣臻的军事理论概述
刘伯承倡导的训令式指挥法
张国焘也是“猪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