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劳动实践为匙,解锁小学生健康心理养成

2021-06-28谢家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9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小学生

谢家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劳动教育是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在新时代也毫不逊色。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时代内涵,明确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其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对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文章探讨改进和加强劳动教育的具体途径,摆正劳动教育观念并更加重视劳动教育,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机会,从而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育人价值

一、劳动实践对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育的重要价值及影响

为适应教育体制改革要求,保证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意见倡导,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受到诸多关注。具体实施而言,小学学校普遍开设劳动课程,涉及教学内容广泛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特色明显,并且重视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和创造能力。然而,从大量的教学实践来看,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劳动教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创造力,有利于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入推进小学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急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通过劳动教育,小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到相关劳动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必备的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实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可以说,小到个人卫生,大到环境保护,一系列的劳动锻炼不仅能够使学生活动自己的双手,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能帮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在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培养独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学会更好地热爱生活;能够增进学生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养成健全人格。

二、依托劳动教育,推动小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差异化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在引导低年级段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多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动或者校内劳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展开扫地、整理书桌、洗碗以及摘菜等力所能及的活动,在学校则引导他们进行桌椅摆放擦拭、窗户桌面清洁、课本收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管理,能够让他们得到自我心理上的认可,树立自主生活学习的自信心,并避免他们产生娇气、自私等不良行為习惯,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低年级段的学生相比,中年级段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自我照顾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小学教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可以带领他们走到校外,参与一些到敬老院献爱心、学雷锋、爱心义卖、植树、摘果子等活动中去,以此来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别人的不容易。这样,他们以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真正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体谅关心他人,明白社会中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帮助的人,而不是凡事都只想着自己,进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高年级段的小学生已经初步有了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对此阶段的学生展开劳动教育时,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结成不同小组展开“小学生食品安全问题”“共享自行车对城市的影响”以及“社会职场体验”等课题研究。这样可以在为他们安全性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同时,使他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团结合作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都得到有效增强,明确认识到自己作为祖国的未来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二)合理规划课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劳动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载体,而新时期下的小学劳动课程设计就要更具创新性和发展性。学校要对本校劳动课发展情况提高关注,认识到过去劳动课程不足,采集教学反馈,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借鉴其它校课程改革成功经验,构建相对完善、适应本校当前实际情况、动态发展空间广泛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确立劳动课程主要学科地位,制定完整的教育大纲,根据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及标准。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家务劳动、个人卫生等为主,全面把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手工课、实践课等为主,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辅导,强化学生的积极心态;针对高年级学生,可开设烹饪、园艺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体会到“文化劳动”的乐趣。应当注意的是,在规划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要遵循针对性、适宜性的原则,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勇于挑战、吃苦耐劳的品质,实现育人的目的。

(三)融合不同课程,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提升劳动课程在学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对劳动教育教学中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应用加大建设力度,并融合不同课程以实现劳动教育的全面渗透,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进而更为高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道德与法治》这两门课程教学中,可挖掘教材中的劳动要素,以文本中的人物为例,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走出认知误区;在综合实践、科学这两门课程教学中,可重点传授劳动方法,训练学生的个性思维及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除此以外,学校还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凸显校园文化特色的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劳动的乐趣,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