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谒聂耳墓

2021-06-28戴璐

党员生活·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聂耳墓穴石像

戴璐

最近,我游览了素有“春城”之称的昆明,并专程去西山拜谒了聂耳墓。

初夏的西山,满目葱翠。车子沿着盘山道路,逶迤开到了西山森林公园登龙门索道站前,我手捧一束康乃馨,怀着敬仰、虔诚的心情,默默地踏上通往聂耳墓的山间石道。走着走着,我似乎回到了那“烽火漫天,血腥遍野”的抗战年代,感受到了聂耳刻苦学习,用音乐作武器,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精神。在他入党至遇难前两年多时间里,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成功创作了《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之歌》《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作品。此时,那熟悉的、震撼人心的旋律,仿佛向我滚滚袭来,是那样激昂亢奋、惊天动地。

聂耳墓位于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道旁山坡上,背靠碧鸡山,面朝滇池,周围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清幽、肃穆。高大的聂耳白色全身石像雕塑矗立在墓地前方,那凝思的神态,宛如正在构思谱写伟大的乐章。石像后面便是墓穴,上面覆盖着丛丛绿叶掩映的红黄白色的各种鲜花。进墓地,要经过三段共24个台阶。我缓缓地踏上象征聂耳24个青春年华的台阶,就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1935年,年僅24岁的聂耳,肩负着党的使命,经日本赴苏联,途中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藤泽海滨游泳时溺水身亡。想当年,聂耳出国时,祖国遭受敌寇的蹂躏,民不聊生;看今朝,改革开放,祖国昂首阔步,国泰民安。思昔抚今,正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墓地的设计匠心独运。整个外延呈云南月琴状,墓穴定在琴盘发音孔上。墓前设有7个花坛,代表音乐的7个音阶。墓碑镌有郭沫若手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碑后刻有墓志铭。

墓后竖立着6块弧形浮雕,浮雕上镌刻着一组画面,在风起云涌的天空下,一群衣衫褴褛的男男女女,迈着坚定不屈的步伐,万众一心地高唱进行曲前进。透过这一幕,我仿佛看见了巍巍的昆仑山、滔滔东去的黄河、绵延逶迤的长城、千军万马血雨腥风、枪林弹雨前仆后继……

我在墓前静默着,将鲜花安放在坟冢上,向聂耳深深地鞠了一躬,陷入深深的怀念之中。

聂耳的墓志铭中所述,“闻其歌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严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我的视线不禁模糊了……

猜你喜欢

聂耳墓穴石像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化险为夷靠淡定
Easter Island
“唱歌”的石像
复活节岛之旅
“唱歌”的石像
化险为夷靠淡定
醉鬼遇到醉鬼
聂耳
会“走路”的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