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棺材
2015-11-14邓可萍
邓可萍
人们常用永眠来形容死亡,死者的世界应是一片静谧,而在西印度洋的巴巴多斯岛上,一个富庶人家的墓穴,竟发生了棺材自行移动的可怕事件。墓穴中的死者真的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静静安眠吗?
在巴巴多斯岛上,有座娴静优雅的教会墓园。墓园坐落在一片椰林和鲜花间,风景宜人,但是,漫步在墓园里,人却只会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因为,墓园有一个流传百年的可怕传说,那就是在其中心的柴斯家族墓穴里,棺材会走路。
柴斯家族是岛上的望族,其墓园修建得富丽堂皇,宛若一座地下别墅。墓门是造价昂贵的大理石,墓里有珊瑚制成的墓盖,整个墓穴深70多米。墓穴里的墙壁、台阶、地板都用石灰石材料制成,墓被造得相当结实。
墓穴第一次发生蹊跷事件是在1812年,这一年柴斯家年仅10岁的小姐杜尔卡斯柴斯不幸夭折。工人们在将她的棺材放入墓穴时,发现墓穴内的布局发生变化。原先那些好端端摆放的棺材不知被谁拎了起来,改变了方位。
送葬的工人被眼前的场景吓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镇定。大家安慰自己,一定是有人恶作剧,故意闯进墓穴,搬动了棺材。但墓穴的门被锁得好好的,根本没有被撬的痕迹。
柴斯家族怎么也想不明白,是什么人闯入了墓穴。在一番没有结果的调查后,他们只能加强墓穴的守卫工作,在墓穴的大理石门上又加封了一把大锁。
五个星期后,男主人汤玛斯柴斯去世。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他安葬在家族墓穴里。这次,在打开墓穴后,人们发现里面所有的棺材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起。柴斯家族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谁知,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1816年9月,柴斯一家为一个名叫山姆维尔布鲁斯达埃姆斯的婴儿举行葬礼,这是他们自柴斯伯爵死后,第一次要将棺材放入家族墓穴。他们打开墓门的大锁,带着山姆维尔那小小的棺材,走进墓穴。
进入墓穴后,柴斯一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墓穴里的所有棺材都移动了位置,横七竖八地摆在一起。就连汤玛斯柴斯那沉重得要八个壮汉才能抬起的昂贵棺材,也明显被挪动过。在场的人都不寒而栗,墓穴大门上那两把沉重的大锁完好无损,而墓地又有专人进行管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柴斯一家为墓穴屡屡被破坏感到愤怒和恐惧。他们收拾好墓穴,慌慌张张地为墓穴上了锁,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墓园。几十天后,他们为了埋葬亲人再次打开墓穴,赫然发现,墓穴内的情景比前一次还要糟糕,不仅棺材被移动了位置,一些棺木还遭到严重毁坏,有具尸体的手从棺材里直愣愣地伸了出来。
柴斯一家被折腾得心力交瘁,其家族棺材会走路的事则很快成为巴巴多斯岛上的恐怖传说。人们都说,柴斯家族的墓穴有恶灵作祟。
人们曾在墓穴的墓门上用水泥做了封印,不管是谁,要闯入墓穴必破坏封印,然而,墓穴被破坏了,封印却完好无损。人们还在墓穴的阶梯上撒上白砂,如果有人进入墓穴,那么一定会在白砂上留下脚印,然而白砂上却什么都没有。
看来,只有恶灵作祟才能解释棺材屡屡被移动的怪事。柴斯一家是岛上的大户,在墓穴建成到迁移的时间内,岛上发生过几次反对柴斯家族的叛乱,而每次都被柴斯家族以血腥的方式镇压下去了。那些为对抗柴斯家族而死的人,也许化身恶灵,通过破坏柴斯家的棺木,来发泄怨恨。
柴斯家族的墓穴一次比一次受创严重,一开始,只是棺材移动了位置,到后来,则是棺材被破坏,尸首被牵连。这很像是恶灵发怒的结果。当然,这些作祟的恶灵也有可能来自葬在墓穴里的柴斯家人,他们在生前未必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没能自然平静地死去。
很多人都对柴斯家墓地的恶灵作祟说不以为然,他们指出,那些笃信恶灵出没的人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墓穴所在的巴巴多斯岛地处西印度洋,且刚好在十分活跃的火山带上,经常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柴斯家的墓穴深70多米,而岛上地理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对墓穴构成影响。
曾有很多专家、学者到巴巴多斯岛上探究棺材会走路的原因,并尝试从天文学、地理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科学的解读。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哪一种解释能完全探明棺材自行移动的原因。
如果说是地震导致了棺材的移动,而棺材又被移动数次,那么地震就不可能只是一次两次,且震级一定要达到相当强度。可为什么墓穴本身却没有留下半点地震过的痕迹?
有人曾推测,是洪水造成了棺材的移位。洪水从墓穴底的缝隙渗透进来,灌入墓穴,致使棺材像海洋中的小船漂浮起来。待洪水退去,棺材只能乱七八糟地倒在墓穴里,而其中一些棺材,还被洪水冲坏了。但这又造成了另一个疑问,墓穴中的棺材有大有小,为什么有时候移动幅度大的、遭破坏严重的竟是那些又重又沉的棺材,而盛放孩童尸体的小棺材却完好无损地放在原处?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那就是人们为了找出破坏墓穴的人,曾在墓穴的地板上撒上白砂。而无论是地震还是洪水,只要发生了,地上的白砂就不可能没有一点改变。难道柴斯家的墓穴真的被恶灵纠缠?可为什么柴斯家族在将棺材迁往别处的墓穴后再没发生过类似的事?巴巴多斯岛上会走路的棺材就这样成为一个谜。
(北侠摘自《奥秘》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