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美” 壮族拼布的别样美
2021-06-28
壯族拼布也称壮族百衲,这门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周去非著的《岭外代答》中就有记载:“钦州村落土人新妇之饰,以碎杂彩合成细球,文如大方帕,各衫左右两个,缝成袖口,披着以为上服……”
壮族拼布的典型技法,是用剪裁剩下的各种不同颜色和花纹碎布,按照设计者的意图,拼贴成各种图案,再用丝线钉扎边角缝制成被面等物品。
壮族拼布的艺术特点
壮族拼布的奇妙之处在于,各种平淡无奇的碎布,经过巧妙地选择、裁剪,与刺绣配合,便重组成出人意料的全新布料,制作者的巧思构思与精湛技艺赋予了这些边角料妙趣横生的艺术生命。
随着技法的提升,壮族拼布逐渐形成了补、纳、缀、拼、贴、镶、堆、缝、绗等不同“拼”法,还创造了平针法、藏针法、回针缝、千鸟缝、疏缝、卷针形等流行至今的基础手工针法。我们能够在拼布被面作品中轻松地找到中心、对称、对比、发射、韵律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构图技法。
早期的拼布作品包含有大量十字纹及十字纹变体纹样,而十字纹在远古时期的岩画及彩陶上便有着广泛运用,部分考古学家认为其寓意太阳与生命。
壮族拼布的文化意义
壮族拼布承载着民族文化信仰及人们的美好愿望,不同的拼布图案被赋予了爱情、长寿、庇佑等不同寓意。手工艺人会根据拼布的用途来选择纹样图案,比如送给老人的拼布礼物,一般会选用寿字纹或松鹤的图案,表示祝愿其长寿、安康;而小孩的背带上,则常会缝制寓意庇佑平安的狗牙图案;为新婚夫妇制作的拼布被面,通常会选取代表幸福美满的纹样,如蝶恋花等。如今,广西百色隆林的大多数壮族人民还保留着在女儿结婚时,由母亲送上一幅拼布被面的习俗。
传统拼布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慢慢积累。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在壮族拼布中,会有非严格的对称图样,这并不意味着拼布艺术缺乏变化,反而意味着它是一种材料、审美与时间之间相互妥协的糅合之美。有时候,一幅拼布作品一代人完不成,便会由下一代人接着完成,这样创作完成的作品便会拥有两代人的风格,凝聚的是两代人的生活印记。
拼布艺术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技艺的精湛上,更在于工艺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人们的质朴情怀。
蝴蝶纹样一般多与花卉组成主题纹样,表现蝶恋花的意境,象征着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