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研究述评
2021-06-28赵瑞华
赵瑞华,江苏省运河中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群,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就是落实这一学习任务群教学要求的首部作品,被编进了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随着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课程化了的《乡土中国》一跃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焦点。然而,为什么要读、怎样读《乡土中国》,如何教、怎样评价《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依然是一线教师的现实困惑。本文拟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
1.积累阅读经验,学会选择阅读方法
探索整本书阅读的门径,形成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并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具体的阅读方法,这是2017年版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要求,自然也是对《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方法上,位世英进一步细化为学习运用“先粗后细”、带着阅读预期、结合个人经验和相关资料阅读学术类著作,能掌握序目法、质疑法、批注法及思维导图法等读书方法。[1]
2.把握概念观点,理清思路框架
新课标要求,阅读学术类著作要“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能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及作品的价值取向,并探究其语言特点以及论述逻辑。教材单元提示也指出,“要注意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书的逻辑思路”。何谓“理解”?能围绕关键概念圈画出文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概念含义”,并结合现实谈出自己对概念的解读;如何“把握”?会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梳理出整本书的逻辑思路,找出论证方法,“说出其论证思路及语言特点”。[2]这是对单元学习要求的具體化。
3.了解乡土社会现实,理解中国文化传统
作为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文化寻根的视角”[3]。阅读《乡土中国》,不仅可以全面而具体地“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现实”,还可以更为具体而深入地“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4],从而引领高中生从根源上“探究传统中国文化的来历”,客观理性地“审读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涵”,进而形成“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5]。这是从“文化传承与理解”维度提出的阅读要求。
4.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系统化提升
温儒敏先生指出,从语文的角度看,《乡土中国》是“一部可圈可点的美文和范文”[6]。阅读《乡土中国》,除了文化培育之外,还可以“获得语言方面的滋养”“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获得审美熏陶”[7],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系统化提升”[8]。整本书阅读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旨归的。
二、怎样读《乡土中国》
1.原则:“粗读”“细读”结合,先“粗”后“细”
《乡土中国》虽属入门级的学术类著作,但毕竟是费孝通先生的大学讲稿,对刚升入高一的学生而言,要读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温儒敏先生提出,阅读社会科学论著“宜‘粗读与‘细读结合、先‘粗后‘细”。首先要通过阅读“序言”“后记”了解作者意图,知道全书主旨;接着再浏览全书,“不求深入,但求有整体感觉”。“粗读”之后,进入“细读”,这时最要紧的是“抓概念”,“还要厘清其论证理路”。[9]“粗读”着眼于“整”,是为了从整体上感知书的内容,从宏观上把握书的主旨,是为“细读”作准备的。而“细读”落脚于“研”,是在“粗读”基础之上的深入阅读和局部探究,是读懂、读透的必由之路。
2.实施:分阶段推进,多方法结合
教材虽将《乡土中国》列为独立的单元,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阅读方案。分阶段推进是多数教师采取的实施策略。有的将阅读过程构建为“整体通读—局部研读—总结归纳”三个阶段[10],有的则分为“导读阶段—潜读阶段—讲读阶段—化读阶段”四个阶段[11]。在阅读方法上,则主张多种方法相结合。比如“略读—精读—研读—重读”的四步阅读模式[12]、“浏览—略读—精读—研读—重读”的五步阅读法[13]。顾之川先生则提出“四结合”,即精读与略读、浏览相结合,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读书与实践相结合。[14]
3.关键:重在“整”字,落在“通”字
黄荣华认为,整本书阅读“重在一个‘整字”,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整理”和“整合”。“整体”就是“完整而不碎细”,至少“要从头到尾读完一遍”、有一个“贯穿”全书的探究问题、“要有一个来回”等;“整理”就是把阅读过程中获得的“纷乱”收获予以梳理,做到条理化、系统化;“整合”就是在“整理”基础之上的深入“研究”。同时,整本书阅读要彰显语文教育的特质,关键在于落实“通”字——从“一点通”到“点点通”,从“点点通”到“一通百通”,最终“走向通达的阅读境界”[15]。阅读《乡土中国》,关键就在于找到能打通走进“乡土中国”之路的这些个“点”。
三、如何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一旦整本书阅读进入教学层面,教师就面临着阅读规划、课型设计和策略选择的问题。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阅读进程做出相对科学的规划,同时根据不同阅读阶段的不同阅读任务设计不同课型,确立合宜的教学策略。
1.阅读规划
完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显然不够现实。温儒敏先生指出,《乡土中国》“主要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但是,要想保证学生课外自读的阅读效果,首先需要教师对阅读进程有个时间规划。“整本书阅读要有‘时间概念,有了‘时间概念,才会有合理的阅读目标的落实”。[16]
从教学实践看,教师规划的学生阅读时间及教学课时长短不一。程载国安排学生以每天一篇的进度、两周的时间来完成全书的阅读。位世英整体安排一个月的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课堂则安排6课时用于引领、点拨、精读及成果分享。屈伟忠参考学者陈心想的意见,将整本书划分为六个部分,采取一种课外阅读、课内交流的方式,每周完成一部分,加上整本书阅读完成之后的读书报告交流,共用7周时间。王希明则预先在暑假作业中布置学生阅读任务,开学后布置再次阅读;并设计成8个课时的学习流程:原著理解(前6课时)—理论应用(第7课时)—扩展研究(第8课时)。[17]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阅读规律,促进真实阅读,有效达成阅读任务,这是阅读规划的基本遵循。
2.课堂形态
根据阅读阶段与阅读任务的不同,位世英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成“阅读起领课、过程研讨课、成果汇报课”三类课型。[18]段昌兵等分成“导读指导、批读指导、研读指导、成果分享、总结测评”五种课型。[19]根据阅读指导的过程,陆平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五个环节:阅读规划指导—自主批读指导—专题研读指导—交流展示组织—阅读效果评价。[20]我们不妨采用“阶段+任务”的命名方式,将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成以下四类课型。
(1)阅读初始阶段的导读课
在阅读刚刚开始时,教师的任务重在“激趣和授法”。也就是激发学生“我要读”的兴趣,让学生明白阅读本书的意义,帮助学生突破对学术类著作阅读的“敬畏心甚至抗拒感”,同时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的示范与要求。为此,导读课上要围绕这两项任务设计语文活动。比如,杨锦平设计的“从序跋走近整本书内容”“从概念走进章节内容”“指点迷津为初读者支招”活动[21],以及程载国布置的“圈化概念举例证、标画警句谈体会、思维导图明结构、联系现实善迁移”活动[22],均属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通过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用思维导图法梳理章节内容,用序目读书法了解概要,用粗读浏览法圈画关键词,用联想批注法提出问题或注解事例”等阅读方法[23]。
除了激趣、授法之外,教师还应告知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时间规划、阅读要求及任务。
(2)阅读深化阶段的研讨课
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产生阅读困惑,个体自读可能难以为继,这时同伴介入、教师帮扶、专题研讨应时而需。
研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将书中的主要观点与当前社会现实、中国传统文化连结起来,能用书中的科学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化。为此,李奇设计了“原作研磨—问题研判—任务研动—思辨研讨—成果研发—合作研究”的实施路径[24],位世英提出了“用问题去激发、用故事去注释、用理性去梳理”的研讨方法。杨孜则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综合、迁移印证、演绎归纳和设计量表的方式分析、判断、解决具体问题。[25]在研讨策略上,程元主张局部研读可以先从辨析概念入手,陆平指出专题研读要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从具体的“小”问题切入。
(3)阅读检验阶段的展示课
阅读一段时间之后,要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就可以组织交流展示课了。陆平认为,交流展示应该包含“阅读成果展示”和“阅读心得交流”两个方面。
阅读成果要努力物化,能用多种方式、策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予以展示、肯定和推廣。比如“在课堂上,成果展示可以采用论文评改、论文答辩等形式进行;课后可以采用手抄报比赛、课本剧编演、论文评比、论文结集刊印等形式进行”。[26]教师还可以灵活“启发学生把理性的研读成果还原成画面、事件、故事、生活,比如话剧、舞蹈、微电影等艺术形式”。[27]
在实施路径上,程载国设计了“聊学术贡献,明写作意图”“概念穷搜罗,术语不艰涩”“摘名言警句,写批注评点”“亮思维导图,说结构模式”“走出小书斋,知行相印证”“读透一本书,收获能几何”等六项任务,[28]或可作为展示课的有效借鉴。
(4)阅读收尾阶段的总结课
在阅读的收尾阶段,教师还须上好总结课,以促进学生从“这本书”走向“这类书”。一方面引导学生交流、研判整个阅读活动的效果,以“获得整本书阅读方法的启迪”,并进一步探讨将“得自《乡土中国》的思想资源”运用于“理解和解释当下社会”的可能性[29],另一方面还要找到一条合宜的路径带着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让书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反复碰撞,从而让学生发现并建构自己丰富的生命意义。为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阅读感受当中去寻找有价值的开掘点。
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结束后,俞超要求学生以“吾土吾民”与“异土异民”为主题,选择一本社科类的学术著作开启下阶段的阅读旅程,并给出了参考方向,比如阅读《美国人三部曲》,寻找“乡土美利坚”等。[30]程载国则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开展“田野考察与躬身自省”,要求学生写作考察报告与反省文章。这些项目都将有助于巩固“这一本”阅读的成果,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3.教学策略
为有效开展阅读指导,助力学生读懂、读透《乡土中国》整本书,许多教师在设计任务、激发兴趣、绘制思维导图、开发任务书、丰富助读手段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1)设计学习任务
设置情境化的学习任务来推动整本书阅读,这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表格问卷、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科考调研,拓展阅读、读书报告,演讲辩论、撰写论文,创立社团、应用推广等,是设计任务时常用的方法。比如,石俊设计了“为费孝通纪念馆策划一次《乡土中国》特展”的学习任务,安排拟定主题、编制大纲、图文展示三项活动,以此促进《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31]
教师设计任务时“心中要有学生”“多从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阅读期待入手设计鲜活的任务”。[32]还要避免任务的碎片化,注重“以大情境协调多个小任务”,任务之间要有层级、有补充;在实施任务时,要“从定向化走向互动化”,追求“书册主体与读者主体的融合共生”,“建立共同知识与个人体验的关联”。[33]
(2)激发阅读兴趣
对《乡土中国》这种学术类著作,学生不易读懂,有畏难情绪,特别需要教师激发其阅读兴趣。这是引导学生走进整本书的前提。程元主张勾连现实,运用具体的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戴小彬提出,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前言、后记、目录以及标题来预测文本内容,也可根据书中的绘图预测作者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4]曾冠霖则提出联系现实(如返乡潮、大学生村官、三农问题等),利用影视和文学作品(如《我不是潘金莲》《秋菊打官司》《白鹿原》等),让学生用书中作者提出的概念来阐述、解释这些故事运行的逻辑方法,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激情高涨。[35]
(3)绘制思维导图
学术类著作注重概念诠释、逻辑推理,而“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又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学习任务。
在梳理概念、分析理路和结构、解决阅读难题方面,思维导图确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朱林鹏提出,可以先由教师讲解绘制的注意点,比如选择的关键词应短小精悍,再由教师出示个人绘制的第一章导图作为示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实践,并开展组内评选,然后教师在班内展示优秀导图,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分享个人的阅读感受,讲解绘制的理由。[36]
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梳理作者所论及的众多概念,还能“打通章节壁垒”,勾连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全景意识”,从整体上观照书的某些章节乃至整本书。[37]
(4)开发阅读任务书
整本书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面临着有限教学课时与繁杂阅读任务的矛盾。为助力教师开展阅读指导,段昌兵等开发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学生用书包括了导读、批读、研读与测评四个板块的内容,而“整本书阅读任务书教学指导”(即教师用书)主要包括“整体方案”和“课时教学设计”,对教师的阅读指导给出了教学规划和课型指导建议。[38]分类开发任务书,为师生提供精准指导,不失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做法。
(5)丰富助读手段
学术著作理论性强,涉及的术语多,语言表达比较抽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助读手段,促进学生真正读通、读懂。
比较阅读。比如屈伟忠选用陈心想、郑也夫的批判性文章,引导学生将其与《乡土中国》阅读对比对话、评判是非,促进学生思想碰撞,升华认识。[39]
经典审读。比如南银妮引导学生用《礼治秩序》等章节中的理论,来分析《祝福》中祥林嫂到底是被谁“杀”死的,并要求学生编排情景剧演出答案。
跨媒介阅读。借助影视剧优质资源,指导学生用阅读《乡土中国》获得的理论、方法,探讨影视剧中反映的问题,比如王希明、南银妮都从《秋菊打官司》电影中取材并设计学习任务,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内容自编情景剧,组织课堂展演活动,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
知行印证式阅读。比如戴小彬引导学生把书中所获得的“普遍”的“知”,与自己“个体”生命经验的“行”进行碰撞、印证、比较,从而建构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观照社会现实。结合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设計问题,比如中国乡村中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刘家寨”“窦家堡”“张家村”“李家屯”等以姓氏来命村名的情况?为什么人们在乡土社会中辨识一大堆“王大哥”毫无难度,而在现代社会写字间却难以迅速辨别出一堆的“Mary”“Linda”?[40]等等,以此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四、怎样评价《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
评价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关涉阅读效果以及阅读活动的再促进。相较而言,对整本书阅读评价的研究成果较少。位世英认为,评价应该贯穿整本书阅读的始终;阅读过程中,重在阶段性成果的评价,比如通过同伴问答、思维导图和课前讲述等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效果;阅读结束后,则侧重整体性成果的评价,可以通过设计评价量表来检测学生深度思考与严谨评判的阅读效果,也可以把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纳入考试范围。陆平也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应该包括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以及检测性评价。同时,主张评价方式要多样,可以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综合方式进行。李奇提出用优质论文评选、结集成书、试卷测评等具体方式,评价学生的研读成果,以扩大研读效益。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新课标实施背景下的一项全新课题。通过梳理分析《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窥得“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教学的些许堂奥,但是要沿着《乡土中国》的台阶,拾级而上,登堂入室,非得躬行践履不可。
参考文献:
[1][2][3][5][18][23]位世英.《乡土中国》学习任务群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4).
[4][13]李安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9(1).
[6][9]温儒敏.年轻时有意识读些“深”一点的书——《乡土中国》导读[J].名作欣赏,2019(34).
[7][33]徐飞.共生教学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J].语文建设,2019(23).
[8][20][26]陆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及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9).
[10][29][30]程元.基于学习目标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J].语文建设,2019(23).
[11][22][28]程载国.学术类名著之理解性研读——以《乡土中国》为例[J].语文学习,2019(02).
[12][19][38]段昌兵,王怀龙,王梅.“任务书”:助推“整本书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9).
[14]顾之川.怎样阅读《乡土中国》[J].语文建设,2019(23).
[15][16]黄荣华.我们的中学课堂有真正的“整本书阅读”吗[N].文汇报,2019-12-22(004).
[17]王希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J].语文学习,2019(12).
[21]杨锦平.理概念 析方法 好入门——《乡土中国》起领课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4).
[24][27][32]李奇.让整本书阅读真实发生——《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研读指导[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5).
[25]杨孜.《乡土中国》研读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8).
[31]石骏.回眸乡土知来处——《乡土中国》阅读与研讨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9(Z1).
[34]戴小彬.图式理论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以《乡土中国》阅读指导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1A).
[35]曾冠霖.概念與结构共析 思维与文化同承——《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设计与实施[J].中学语文,2018(25).
[36]朱林鹏.如何缩短学生与学术类整本书的距离——以《乡土中国》的阅读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9(9).
[37][40]南银妮.《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及思考[J].中学语文,2018(28).
[39]屈伟忠.梳理、建构、对话:《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9(7/8).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自筹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微专题教学策略研究”(编号:B—b/2020/02/192)阶段性研究成果。]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设计的18个学习任务群当中的第一个任务群。新课标对该任务群的描述当中3次提到“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等含义相近之语。可见,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是该任务群的重要学习目标。经验的构建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逐渐习得而非学得的,为达成这一目标,我尝试运用可视化启发工具Vee图(Vee Diagramming)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和解决《乡土中国》阅读中的问题,形成方法路径,构建学术性著作的自主阅读经验。
本文以第八、九章为例,主要阐释什么是Vee图,如何引导学生运用Vee图解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Vee图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什么是Vee图
Vee图,也常称为V形图,由左右两条轴线交叉形成V字,是高文(D·Bob Gowin,1970)在1977年提出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可视化启发引导工具,主要用于建立探究问题与研究对象或事件之间的关系。高文提出以后,Vee图又经诺瓦克(Novak)和Ahoranta修改完善,修改之后的一般形式如图1所示。
通常,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所以Vee图由确定核心问题开始,逐步展现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八个关键活动。
1.你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试图发现什么。
2.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该项探究有何价值和意义?(这些价值和意义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3.与核心问题有关的已有知识有哪些?构建一个概念图。
4.探究的方法(程序)是什么,哪些探究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5.围绕核心问题,你做了哪些事情?比如,搜集了哪些知识、数据或信息。
6.你搜集了哪些类型的知识、数据或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
7.基于新的知识、数据或信息,构建新的概念图。
8.评价你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反思你在本次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构建的知识技能有何价值和意义。
在Vee图当中,V形的中间是对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的描述。V形图左侧的要素是处于“我们的大脑中和心里”的,它们指导着右边的行动从而产生知识和价值判断[1]。V形的右侧主要引导学生走向问题的解决,也就是学生为了解决问题、构建新知识所采取的行动以及所达到的效果。
当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未必要完全按照上述图示和问题程序来进行设计,可以依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做一些灵活的调整。Vee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工具,其主要价值不在于复制照搬这个图形本身,而在于以形象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理论、概念、信息、原理来探索和解决问题,让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
二、用Vee图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中的应用示例
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安排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这本经典的社会学著作言简义丰,深入浅出,但对于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而言,阅读的过程依然充满隔膜和阻碍。比如,在现代法治社会中长大的同学在阅读《乡土中国》第八、九章时,就对乡土社会的“无讼”有颇多争议和不解。我梳理了学生提出的疑问,以“‘无讼是否是值得赞赏的社会理念”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Vee图以V形思路延伸思考,分析“无讼”思想在不同时代有何正面价值和不足之处,形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构建学生阅读这一类学术著作的经验。
(一)展现并绘制初始Vee图
我给学生展示了如图2所示的Vee图,并引导学生绘制出这幅图。这幅最初的V形图清晰地展示了要思考、讨论的内容和达成学习目标的实践过程。
(二)完成Vee图的左侧:意义评估、绘制概念图并寻找解决办法
在确定了该问题在当下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现实意义之后,活动3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阅读第八、九两章的已有收获,尽量全面地罗列第八章“礼治”和第九章“无讼”的主要概念,如“礼治”“法治”“礼”“无讼”“克己修身”等等。然后,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绘制体现其逻辑关联的概念图(concept map)。概念图由诺瓦克提出,是通过概念、连接词和箭头用图解的方式表达一系列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工具。图3是一位同学所绘制的第八、九两章有关“无讼”内容的概念图。这个概念图的焦点问题是:为什么乡土社会的治理推崇无讼?
通过回顾和罗列核心概念以及绘制概念图,将概念结构化,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乡土社会之所以追求“无讼”,是与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改变这些,就不可能产生今天的法治社会。这些梳理,让我们对“无讼”的社会背景有了清晰的认知。
接下來,活动4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思考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实践。经过小组讨论,学生梳理出以下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方法:
1.在《秋菊打官司》《我不是潘金莲》等与乡村诉讼有关的影视剧作品当中,体会乡土社会“无讼”之弊;
2.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风波》《祝福》等描写乡土生活的文学作品当中,体会“无讼”对当时人们生活的影响;
3.以“无讼”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文献搜索;
4.通过网络引擎,搜索近年来社会治理方面的热点话题、新闻头条和其他资讯,关注在法治社会当中,法律是否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找出可能的探究方法之后,活动5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实践,从已知逐渐走向问题的解决。
(三)完成Vee图的右侧:信息归纳、绘制新的概念图、得出结论以及评价
学生通过活动5,可能已经获得了丰富的新信息。Vee图的活动6引导学生梳理这些收集到的信息,对信息进行讨论、辨别、分类和归纳。
例如,有同学通过网络引擎,搜索了近年来社会治理方面的热点新闻,并把自己收集到的资讯分为两类:
第一类,法律难以惩治的种种社会乱象。
(1)2018年8月21日,孙某在高铁列车上霸占一位女士的座位,被网友戏称为“高铁霸座男”,虽在舆论压力下道歉,却在不久后录制“轮椅”视频,喊话“龙哥”推车,更提及感谢滴滴[2]。
(2)2018年8月28日,两段游客闯入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视频,两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七彩丹霞岩体上,并感叹“我破坏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
(3)一男子在北京慕田峪长城景区内攀爬烽火台,还踩在山脊的垛口上行走。(《新民晚报》2018年09月23日报道)
(4)2020年1月1日下午,重庆市渝北区某住宅小区发生火灾,“由于小区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和私家车辆占用,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3]
第二类,“无讼”是对法律的有效补充。
《浙江平湖“息事无讼”:擦亮基层社会治理“无讼”品牌》(中国新闻网2019年11月4日)节选——
嘉兴11月4日电(见习记者 刘方齐)“39”“25”“11”,在浙江嘉兴平湖市新埭镇星光村,村书记许强自豪地向记者举出三个数字:2017年星光村在平湖市法院涉诉纠纷39起,2018年下降到25起,2019年至今只有11起。
星光村涉诉纠纷走起了“下坡路”,靠的正是平湖近年来探索推广的“无讼”工作——调和息讼,就地化解矛盾。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不仅从源头上有效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更推动了传统无讼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融合。
3日,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顶级专家共聚首届陆稼书“息事无讼”文化与当代社会治理高峰论坛,围绕平湖“无讼”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探讨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及完善“诉源治理”机制的有效方法。
接着,学生在以上信息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归纳和整理,构建出新的概念图,并得出问题的结论,即“无讼”可能会导致个人权利、社会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但在法治社会当中,可作为有效补充,以促进道德自律,节省司法资源。
图4呈现了一位同学新绘制的概念图。焦点问题是:以当代眼光来看,“无讼”是否值得赞赏?
最后,活动8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自评或互评,反思评价自己在这次阅读活动中获得了什么?如何获得的?这样的反思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复盘”,重新回顾学习经历,梳理自己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备将之迁移到以后的阅读活动当中去。
三、Vee图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乡土中国》第八、九两章的阅读活动当中,Vee图以非常简洁的可视化的形式,动态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性,有益于达成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等任务群学习目标。
1.Vee图通过启发式的学习方式帮助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新旧知识的交流和重构。Vee图在核心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首先促使学生的元认知及认知结构透明化,将隐形知识外化。学生激活已有的阅读体验,完成对已有认知的检索、梳理和整合,准确定位当前所处的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获取新知,形成了教学过程中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认知体系。
2.Vee图是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探索方法,帮助学习者对认知元素进行整合,体现出各个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Vee图当中的学习活动3和学习活动7引导学生梳理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可视化的概念图,将阅读中的新旧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建立知识网络。V形图左轴的活动以“思考”为主,指导着右轴中的实践行动,从而产生知识和价值判断。
3.Vee图作为良好的元认知学习工具,帮助学习者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认知历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可控制、可支配、可预测、可评价,知道自己“已知什么”“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最后的活动8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和评价,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积累阅读经验,形成阅读方法。
当然,本文虽以整本书的阅读为例,但Vee图的作用却不仅于此。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着重大转型,要从知识本位的“文本讲解型”教学走向实践性的“任务驱动型”教学,课堂要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缺席”,而是强调教师要真正起到“导”的作用,如元好问诗“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真正起到“疏凿”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疏导和开导呢?Vee图就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辅助学习的可视化工具。所以,不仅是整本书阅读,其他任务群的语文学习活动也可以尝试借助这一工具来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内化和养成,最终实现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D·诺瓦克.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概念图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变革[M].赵国庆,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05.
[2]光明网评论员.被“霸座男”调戏的公德有无反手之力?[N].光明日报,2018-9-1.
[3]王丹.处罚“堵塞消防通道”须动真格[N].光明日报, 2020-1-6(02).
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与学似乎重点都放在“言”上,抓文言基础字词的积累。学生学了很多文言文,到头来并没有读到文言文的“文”之美。尤其是那种文质兼美的古文,原本值得我们细品慢读,结果被字词的学习冲淡。因此,笔者想借《滕王阁序》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学生应如何学习《滕王阁序》?这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算下来,从教至今,这篇文章都教了不下十遍,但每次教完,总有“如鲠在喉”之感,教过之后,也并未感觉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多大兴趣,也并没有感觉这篇文章有多美,甚至也没有留下多少印象。除了高考(浙江高考)要求背诵的第2、3两段,学生会背诵之外,其它段落学生并不关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当然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的教学方式有关,而且这一方面还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回想我以前教这篇课文,有“舍本逐末”之嫌。以前我的教学,特别重视文言知识的讲解与梳理,如文言字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甚至把这些东西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好像学习此文的目的就是掌握一些文言知识。这样的文言课堂势必会造成课堂的无趣,学习的枯燥。而实际上,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赋文,我们更应该欣赏其中的美,美的语言,美的思想,美的文化,美的结构,这样的文言文学习才更具生命力。
再回到问题本身,学生如何学习《滕王阁序》?关键在于老师的教学定位。所以,这次,我把此文的教学定位在“欣赏”层面,而不是文言词汇的讲解。当然,并不是说,学习此文就不需要文言词汇的积累。为什么定位在“欣赏”?因为它美,它是名篇,优美的名篇当然值得欣赏。据史料记载,王勃在创作此文时,主人都督阎公并不乐意,因为他已意属子婿为之且已宿构。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当王勃写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时,阎公称“亦是老生常谈矣”。当写出“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阎公沉吟不语。而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公矍然而起,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这一定是真诚的赞扬,阎公真诚地被现场即兴写的这篇美文折服。一千多年后的我们,虽不能感受现场氛围,但也应从这篇优美文字中读到它能折服阎公的魅力所在。
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此文的魅力?笔者这次一改以前重讲文言知识的做法,按照文言文阅读一般规律,真正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进行。
一、从熟读到美读,读出此文的韵律与节奏
学习任何文言文,都需要熟读,熟读是理解的基础。读到什么程度才叫熟读呢?我认为,到能背诵的程度,读了上句立刻能接出下句。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除了高考要求背诵的之外,其他篇目是非常陌生的,学过和没学差不了多少。为什么会这样,很明显是学生没熟读。
然而,真正能自觉去做到熟读的人是非常少的,这就要求老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像《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应该算是较长且较难的文言文,一定要学生有预习。那么,在预习中,我就把熟读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和我以前的做法不一样,以前我只是要求学生理解重要字词、翻译文句,但我发现这样的預习效果不好。当然,熟读作为一项任务,我也有检测,我会用各种形式来考查学生是否熟读,如让学生单独站起来读,让小组集体读,让全班齐读,还可以我和学生对读,我读上句,学生读下句,形式多样,主要还是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达到熟读程度后,再去理解它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熟读做到之后,我引导学生,读书要追求更高层次,那就是美读,美读是每个读书人都应追求的,我所提倡的美读无关乎个人的先天声音条件,如音质、音色等,而是读出文章的节奏韵律、情感变化。其实,美读的过程就是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过程。
(1)读出节奏韵律
《滕王阁序》是用骈体写成的一篇赋文,非常讲究上下句的对仗。骈体文以四六字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按照这种节奏来读,会有一种音乐的美感。
整体上来讲,会平仄相对。在读的时候,可以特别突出每拍的末字音,下面以“―”代表平声,以“\”代表仄声。比如:
①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样的平仄变化,能读出一轻一重的节奏,就好像演奏乐谱一般,会产生一种音乐上的美感。
(2)读出情感变化
把握节奏只是美读的第一步,是基础。阅读更高一层要求,就是对文章的情感变化有着准确的把握。其实,读一篇文章,最基本的就是对文章的情感把握或主题把握,是从整体上大方向上进行把握,只有整体上把握准确了,才不致于出现“盲人摸象”的局面。读书,应避免断章取义的行为。
就《滕王阁序》来讲,作者的情感经过了多次变化。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语气、语调、语速、轻重等变化,将其情感变化表达出来,在抑扬顿挫中读出文章的美感。
开头,作者大力赞扬南昌这个地方的优点,毕竟他作为途经此处的客人,偶来贵地,又有幸参加滕王阁中的宴会,赞扬是正常的。他从南昌的地理位置、物产丰富、人才辈出、与会人员的俊才等,表达自己能参加盛会的荣幸。此中有客套语,但肯定也有真诚赞美之语。所以,读这一段,只需要用平常的叙述腔调来读,语速中速,按照正常节奏读出来即可。
第二段是对滕王阁环境的赞美。从“时维九月”到“得仙人之旧馆”,是从整体上来写滕王阁周围秋景以及吸引了很多的游人。这里应读得缓慢一些,语气也要平和一些。接着从“层台耸翠”到“青雀黄龙之轴”,则是具体描写滕王阁本身的景,写阁之高耸,高耸到令人惊叹,故此处语速应快,读出那种惊叹之感。同时,在视角的变化中,表现出滕王阁的恢宏气势。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表情的变化,视线的变化,肢体语言的变化,读出滕王阁的气势。最后,从“云销雨霁”到“声断衡阳之浦”,转入到幽静的画面当中,在幽静中又展现一种辽阔。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语气稍轻稍静,语速稍慢一点,如听天籁之音。
看到如此美景,人的兴致会一时高涨起来。正如第三段开头所说“遥襟俯畅,逸兴遄飞”,飘逸的兴致很快飞扬起来。从“爽籁发”句到“二难并”,用了很多的典故,对当时的盛况及当时的俊杰之士大加夸赞,这里应该是将感情推向高潮,故读时语调稍上扬,表现出兴致高涨的情绪。
从“穷睇眄于中天”一直到最后,基本上都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感受及感悟,其中有对自己仕途的悲伤,“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等,感叹自己的穷途,怀才不遇,读这些地方,应该带着内心的悲痛情绪进行朗读。但王勃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沉迷在自己的痛苦之中,对人生依然充满斗志,积极乐观,“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桑榆非晚”等,在读这些时,语调语气应上扬,读出乐观向上的气势。最后,作者也表达自己的期望,希望能遇到明主遇到知音,这里,又可读得深层一些。
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解的过程。美读一定是建立在理解情感的基础之上的。情感是需要从文章整体上来把握的。在情感把握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朗读,将作者的情感变化传递出来,这样的声音传递会有很强的现场感。
二、从整体至局部,读出此文的丰富意蕴
情感变化的把握是一种整体阅读,情感把握准确了,我们的分析就不会走偏,就不会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有了情感把握这一前提与基础,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每一个局部的内容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思想内涵。
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应该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整体把握准了,并不代表文章就理解透了。像《滕王阁序》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更应该从局部读出该文的丰富意蕴,要将此文读厚。
作为教师,又如何引领学生学习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该文有一很大特点,那就是用典特别多,可以让学生结合注释及资料,加以梳理。
(1)徐孺下陈蕃之榻:形容虚席以待尊敬客人的光临。
(2)睢园绿竹:形容滕王阁景色美丽,雅会空前。
(3)气凌彭泽之樽:形容此次盛会,其气势文采远远超过像陶渊明那样的隐逸之乐。
(4)邺水朱华、临川之笔:形容在场的文士,才华文彩都非常卓著。
(5)奉宣室以何年:表达作者期望能被皇帝召见。
(6)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借以感慨自己的命运不好,仕途不通畅,也表现内心的无奈与伤痛。
(7)酌贪泉、处涸澈:表明自己即使身处逆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胸襟。
(8)终军、宗悫:一方面表明对古人的敬佩,另一方面也想效仿古人。
(9)司马相如逢杨意、伯牙遇钟子期:表达自己希望遇上知音知己,深层次表明自己希望能得到皇帝的认可。
引导学生做了这样简单梳理,学生对典故本身的事件有所了解,更加深入地理解典故所表现的文化意蕴。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这篇文章的用典之处特别多,把这些局部的用典理解到位,在理解全篇文脉上就消除了很大的障碍。
其次,对第三、四两段内容及思想进行深入理解分析。因为这两段是全文思想的核心,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勃在这两段中的思想复杂性、矛盾性。从“天高地迥”句开始,文章由写景转入到了抒情。而前面的景写到极至,其实是在为下文抒发感想作铺垫。所以,这两段的学习,应该作为重要的局部文段,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析。“天高地迥”衬托个人之渺小,尤其在无穷无尽的宇宙当中,更显得这样。“兴心悲来”是人生常理,而在这常理中又认识到命中自有定数,更何况现在自己离京城非常遥远,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得到皇帝的赏识呢?为自己的前途为自己的命运而悲伤,但他又没沉迷在这种悲伤当中,他依然承认自己所处时代应是明时圣主,人应该乐观豁达地看待这一切,“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处逆境而不悲观,心怀理想抱负,继续努力前行。
三、从细节品析,读出此文的语文魅力
一篇精美古文,是需要我们从语言的细节之处进行细细品析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品语言,怎么引导?从哪些方面引导?这是需要具体的语文知识的。教给学生一些语言品析的具体知识与方法,才能对他们今后的阅读有帮助。
特别是第二段的写景语句,真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学生读着也知道句子很美,但美在哪呢?学生不一定知道。如果学语文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是不行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果低下,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可能也和我们平时授课的策略有关。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而往往这种科学性被我们忽视。因此,我认为,在教语言品析时,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品析语言的专业性知识。
如何细读,我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品析:从整体上看,这一句写尽秋天的美景特点。平仄词性基本相对,读来富有韵味。单看这两句,就有远近之别,潦水与寒潭属于近景,否则看不清潦水是否尽,寒潭是否清澈。烟光与暮山属远处之景,就像一大背景,由这一背景更显近处之景的突出。再细读,发现还有色彩的渲染,潦水、寒潭,清澈之水,均隐含着色彩,透明之色或是白色。烟光凝在山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应知道,是一种青色。暮山是紫色。这几种颜色交杂在一起,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品析:这一句可谓千古名句,也因为这一句,宴会东道主都督阎公转变了对王勃的态度。从意象运用上来看,这句所选的四个意象,分别是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这四个意象简单又富有意蕴地勾勒出当时江面上所看到的秋景。色彩搭配上,主体色彩是白色,白茫茫的一片,给人一种辽阔之感,而落霞多为红色,孤鹜可能是黑白交杂,远处望去,犹如一处黑点。从动与静的搭配上来看,落霞与孤鹜齐飞是动景,秋水共长天一色是静景,动静结合,构筑一幅生机的动态画面图景。从大小变化来看,落霞与孤鹜,属于小处之景,而秋水长天则是大处之景,小处之景在前,大处之景在后,更衬出一种孤寂之感。
以此两例作示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品析文章的细节之处。品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针对不同的细节,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品析。但不管怎样,我们得先给学生一些语文品析专业知识,如手法、修辞、用字、意象选用、意境营造等,从不同的角度领会细节语言的魅力。
《滕王阁序》堪称古文中的经典文章,如果只是将其当成文言知识的积累来用,只是为了考试来教,会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其实,不仅是《滕王阁序》,选入中学教材中的文章还有很多,如《报任安书》《兰亭集序》《陈情表》《项脊轩志》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学生如何学习这样的文章?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些文章?我认为先得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定位,不只是为考试而教,而应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而教。按照一般规律,一篇文章应先從整体入手,再局部理解,最后再是细节品析。要授之以渔,不能仅有语文知识与方法,还应像老渔民教小渔民一样,带着学生一起读,一起理解,一起欣赏,用自己的阅读方式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需要悟,那就更需要有老师在前面领好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老师的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