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同赏,无意乃佳
2021-06-28周子颐罗秉相
周子颐 罗秉相
周子颐,南京艺术学院学生;罗秉相,浙江省宁波市四明中学教师。
苏轼作文,往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强调“有为而作”,他的书法创作与他的诗文创作可谓一脉相承,也强调“书初无意于佳乃佳”,渴望摆脱形式上的束缚,追求随心所欲的创作状态。文学、艺术创作虽然载体不同,但都浸透了诗人人生境遇和艺术激情,其贯通一气的内在精神应该是一致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要求“了解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1]基于此,本文拟以苏轼诗书画一体的审美追求为中心,从艺术精神、风格境界和美学追求上,通过由《赤壁赋》衍化而来的书法作品进行文学诠注。书、文同赏,既可以加深《赤壁赋》内涵的理解,还可以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一、“书”是否可以“会意”
《苏轼书前赤壁赋》(下称“赋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旁注:运笔沉稳,墨色清润,显得平和圆融,与诗文所表达旷达的人生观十分契合)。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友人傅尧俞遣使者来看望谪居黄州的苏东坡(元丰二年,即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时苏轼44岁),求取苏轼近日新作文,苏轼以《赤壁赋》为赠,在赋后加跋文:“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轼白。”由“去岁作此赋”,可推断为苏轼48岁时所作。“赋帖”为纸本,共存63行572字,幅前部缺损处有文征明补书,并注小楷:“右系文待诏补三十六字。”整幅作品骨力洞达结字紧密,笔墨温润朴拙又飘逸洒脱。
书法与文赋虽然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以汉字作为根基,用于表现创作主体的内在精神意蕴。“赋帖”所展示的不仅仅是文字内容,书法作为艺术载体,存在于书法媒介和书法所要再现的精神的紧张作用中,诗人通过用笔、结构、章法变化,完成了文章精神意蕴的转译。
因此,苏轼以他的书法艺术与文赋的审美意趣共同构成了他的审美追求。他在《文与可画墨行屏风攒》中写道:“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明确自己将书法作为诗词文赋的补充表达。《赤壁赋》中的乐观旷达、忘怀生死的超脱,在书法中的表现就是温润朴拙、潇洒飘逸。文赋中写景叙事中尚意、中和与自然,在书法中则强调“无意乃佳”。可以说《赤壁赋》的文学和书法可谓处处对应,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赋帖”书法艺术的欣赏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真切体会他的“达观”。
二、“书”如何“会意”
1.苏轼《赤壁赋》书法整体的“会意”
作为文赋的典范,苏轼是在情与景的相互交融中呈现自己的思想境界的。《赤壁赋》开篇先引时间地点“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继而转入情景“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白露茫茫,意境渺远。举酒属客的场景与主观感情相熔铸,可谓“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如此境界,苏轼身不由己,“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进入“羽化登仙”的旷达境界。
“赋帖”作为书法艺术,整体风格在行、楷之间,用笔泰然,气韵清远,通篇书法都充满了作者的从容坚定。苏轼在“表达自己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或借着这些形象的概括来暗示着他自己对这些形象的情感。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秀的建筑”[2]。“赋帖”,用线条为手段營造了笔墨意趣,以此观照他的文赋,和他通过语言来营造意境多么一致。
“赋帖”首段虽有缺损,但是从“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如图1)这两句起,就可以看出他落笔的淡定从容,奠定了整幅作品的基调。当书写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如图2)处,字势拉长、用墨加多,洞箫的凄切婉转,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骤然转入悲凉,书作也因之波澜起伏。写到“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如图3)时,更加神采茂密、气势恢宏,犹如当年曹军战船相连千里,有曹操得意之时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此处复归平淡,布白停匀,笔调轻灵又不乏端庄且沉厚有劲。超脱的文学情感与空灵书法情感互相补充。显象的文赋表达的是超然物外的意境,隐象的图案则呈现泰然有度的气质。
2.苏轼《赤壁赋》书法局部的“会意”
情与景的相互融合,是苏轼内心对所描绘的客观物象的感受,山水中有人心的哀乐,而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的自然景物则染上作者的主观思想,从而达到情与景完美和谐统一的融合:“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寓情于景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情”与“景”的交融,在江山无尽,风月无边的景色中,表露了脱俗自由、超然淡远的美学追求,将精神寓于自然又不为外物所役,在无形中映射出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苏轼的书法创作,自始至终都遵循自由的状态,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个人情感。从单个字的笔法上看,苏轼运用自身的书写习惯,单钩执笔,着臂抵腕,致使字势左荣右枯,有“石压虾蟆”之感。(如图4“明”、图5“也”、图6“州”)
他的点画提按不经过刻意的安排,用笔的倾斜,字与字之间的大小、欹侧,都没有经过刻意安排,笔画较多的字就自然放大,笔画简单的字就略小(如图7中“壑”和“之”的对比、图8中“郁乎苍苍”的对比),章法中的连贯(如图9“望美人兮天一方”)、错落(如图10“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看不出一点矫揉造作。顺其自然、随心所欲的书写状态和忘我境界展现了崇尚自然的书法风格。
苏轼尊崇“自然”的思想贯穿于诗书画始终,“在苏轼诗文、词中出现近百次,在《文心雕龙》中仅出现九次,在《韩愈集》中大约出现十四次左右,在《柳宗元集》中大约出现七次左右,在《欧阳修集》中大约出现六十次左右,在《王安石集》中大约出现二十次左右,在《苏辙集》中大约出现十九次左右。”[3]《赤壁赋》中的自然,有自然景物“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之自然,有追寻客观事物自然规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还有忘怀得失“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之自然。
文赋的自然呈现,表现在从客观到精神的自然转变;“赋帖”创作中的自然,则表现在“无意于佳乃佳”的真率。“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4]“赋帖”的书法艺术可谓五者具备,书作既有神采又有形制上的变化,更透出了一种静谧和舒适的气韵。“无尽藏”(如图11)处字距较小“于江渚”(如图12)处又字距拉开,给人以空灵之感。“响”“变”“风”(如图13)等字取势险绝而“遗”字的消散和“苏”“酾”“樽”(如图14)等字的收紧间体现了张弛有度和迎让自如。“少”“声”“郎”(如图15)的末笔拉开,遒劲灵动,意趣横生。观者可以在顾盼生辉的字间感受到书者的悠然自得,意随笔行的任情恣性。
《赤壁赋》如同他的书法,不为形所累,不凭借外物而自得于心。苏轼认为自己的书法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却别出新意,贵在不因循守法。“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是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周越仲翼,无足怪者。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5]其书法中令人心旷神怡的神韵如“纵一苇之所如,陵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般的洒脱,和淳朴又有性情的文字多么合拍。
三、后世书家对《赤壁赋》阐释的借鉴意义
明代的文征明非常喜欢《赤壁赋》,得“书东坡《赤壁赋》,前后共五十本”[6]。文征明出仕后寄情山水的旷达淡薄与苏轼《赤壁赋》的思想基调基本同步。“诵长公此赋,不觉有凭虚御风,羽化登仙之兴”,借《赤壁赋》的书写寄托情怀、感受意境聊以自适。在补书《赤壁赋》残缺的过程中,文征明继承了苏轼的尚意之风。在文征明《赤壁赋》存世作品中,最早的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小楷,写于文征明61岁时。文征明作书极具理性,小楷结构严谨,笔法刚劲,气息静穆。明代董其昌得到《赤壁赋》后题跋:“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与参参,知所藏名迹虽多,知无能逾是矣。万历辛丑,携至灵岩村观,因题。董其昌。”(如图16)他对《赤壁赋》大加赞誉称其“天骨俊逸”,又言“东坡先生书,世谓其学徐浩,以予观之,乃出于王僧虔耳。但坡公用其结体,而中有堰笔,又杂以颜常山法,故世人不知其所自来。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7],这种与苏轼“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求变创新思想相契合,表现出了如“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的真率意境(如图17)。晚明张瑞图作《赤壁赋》(如图18)则敢于突破赵孟頫书风的笼罩,用笔不拘泥于传统,清俊刚毅,结字险绝、锋芒毕露,时刻展现出了喷薄的生命力。在张瑞图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中,共书《赤壁赋》20幅,似乎就是想借此抒发他寄情山水,创作风格同样是直率自然。
《赤壁赋》的反复创作似乎表现了历代书家对赤壁赋题材的热衷,更深的内涵其实代表了后世书家虽然对《赤壁赋》的理解不同,但都乐于将自己的情感与寄托赋予书画。在不断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激发自己内心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以期达到苏轼那样超然独立的境界。这其实就是古人在跨媒介学习、融合,在“变与不变”的永恒困境中领悟人的精神其实是可以和自然万物一样永恒存在的。
高中教材中的其他经典文章在书法史上被不断诠释:王羲之《兰亭序》有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众多书家的临本;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被苏轼、赵孟頫、文征明等书家作为创作文本;祝允明的传世书作中有《陈情表》和《出师表》。这些书法作品都可以作为实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的有效材料,成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手段,实现由点到面的文章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60-161.
[3]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570.
[4][5][7]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13,314,543.
[6]《文徵明集》补辑卷二十七[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