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中的应用

2021-06-28赵琼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5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应用

赵琼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许多法治教育资源,我们甄选优质资源融入法治教育,从“拓展法治知识点、编制法治防护网、润泽法治信仰花”三方面充实法治教育内容,在“多元组合,立体呈现;伺机拓展,灵活变形;师生守擂,自主切换”的课堂中创新法治教育方法,培育学生法治意识,书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关键词】疫情防控资源;法治教育;应用

庚子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国爆发,我国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调动全国之力抗击疫情。在疫情防控期间,逆行者的身影激发了我们心中的奉献热情和家国情怀,为我们提供了最鲜活的教育资源。同时,一些游走于法律边缘、突破法律界限和道德底线的行为模糊我们的视听,引发我们的热议,甚至给我们带来思与行的困扰,尤其对于思想开始成长但又尚未发育成熟、缺乏法律常识和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的初中生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大要求。广东省教育厅也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亟需思考和践行自己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的使命和担当。因此,笔者以“社会大课堂”激活“思政小课堂”,甄选用活优质法治教育资源,以文本资源、音像资源、乡土资源等形式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创新法治教育方法,运用法治思维认识疫情防控中的法与理,分析疫情防控中的罪与罚,培育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用教学实践担起法治教育的重任,书写法治教育的使命。

一、甄选疫情防控资源,丰富法治教育内容

疫情防控的当下,学生的兴趣点无疑都在与疫情相关的内容上。因此,我们要甄选判别其中的优秀法治教育资源,将其呈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丰富法治教育内容,满足学生兴趣要求。

1.疫情时政巧融合,拓展法治知识点

以学生兴趣点入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将疫情时政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增强法治教育内容的弹性,将法治教育的学理性和疫情资源的生活性相结合,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疫情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疫情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等,普及这样的法律常识,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八年级下册法治教育专册中,可以让疫情时政巧妙地运用在初中各个阶段,让所有初中生都能切身感受法治教育的力量。

2.抽丝剥茧建联系,编织法治防护网

疫情防控资源覆盖广、相对分散独立,但都贯穿着依法防控这条主线。因此,梳理和整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法治资源,将其与教材文本串联起来,用法治思维建立教材与资源的联系,形成有迹可循的知识体系。

在一节课中引入疫情防控资源,并不仅仅是为了知识传授,更要培育学生开放的法治视角,让课堂时刻体现法治意识和宪法精神,让学生自由呼吸法治的新鲜空气,让教师有情有理地编织这张法治防护网。

3.以案说法情升华,润泽法治信仰花

拓展法治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可以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精神层面的引导,则可以激发和升华学生埋藏在心底的情感,把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融入到学习中,为教育战“疫”贡献力量。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可以列举我国国家领导人亲入武汉一线调研、日本“佛系”应对疫情、美国借机“甩锅”、意大利等国封锁对华航线等案例资源,对比中外各国在疫情防控中的社会保障、国家管控、民族凝聚力和国际担当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中国政府的实力、担当和情怀,深入理解我国法治精神,切实感受我国宪法“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体会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二、用活疫情防控资源,创新法治教育方法

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契合学生喜好、贴近学生生活的法治教育,才能达到教育预期。法治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难度较大、偏重理论的部分,要想让法治教育入脑入心,创新教育方法、灵活处理疫情防控资源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1.多元组合,立体呈现

为了让法治教育告别严肃沉闷,充满欢声笑语,我们可以自主组合使用法律法规文本资源、短视频资源、社会资源、乡土资源等多种形式。

在“违法行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有关法律知识问答》中的法律问答,既贴近生活,吸引学生,又能了解法律条文,学习法律知识。也可以用短视频播放《郑州“毒王”郭某鹏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深化理解,还可以用微动漫展示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策划的《依法战“疫”》专题系列普法动漫片激发兴趣,最后延伸法治课堂,举办“模拟法庭”活动增强获得感,多种方式立体呈现法治教育过程,亲身感受法律权威。

2.伺机拓展,灵活变形

任何疫情防控法治资源的本质都是法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形式则可以灵活多变,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興趣点,对疫情防控资源的形式进行灵活变形,让学生在法治教育课堂上“任性”一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全民战‘疫”和英国“全民免疫”资源进行对比,揭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分析“口罩等防疫资源该不该由国家统一管控”,这里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如果学生参与度高,观点不断交锋,说明学生兴趣点在此,但还未生成正确的结论,所以可以将分析讲授的文本资源变形延伸为课堂辩论形式的实践活动资源,让学生在辩论中尽兴表达,让课堂记录法治思维的火花。

3.师生守擂,自主切换

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育资源开放程度达到了空前状态,其中法治教育资源的数量大大提高,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如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制作的动漫和法治讲堂、各平台推出的名师微课等。

名师微课、法治讲堂都可以在不同程度满足法治教育课的要求,独立担起课堂法治教育的重任;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资源进行归类,一个教学内容可以设置多种、多个资源,其中任意一个或一种资源都可以达到学习目的,将整节课资源打包推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选择不同形式的资源自主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

这两种法治教育方式,前者教师线上演绎,系统高效,后者学生重组,凸显个性化定制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灵活切换。

疫情防控任务重,法治教育不放松。《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课程,因此,法治教育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疫情防控当前,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中利用好疫情防控资源,将自己的抗疫热忱投入到积极的教学探索和创新应用中,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迎接春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兰薇.给青年学生上好依法防控法治的法治教育课[OL].2020-2-17.http://www.rmlt.com.cn/2020/0217/569128.s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3]林建梅.例谈道德与法治教学手段与教材文本的有机融合[J].教学月刊(政治数学),2020(1).

[4]缪书梅.运用微课资源 提升教学效益[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5).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应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