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C深度学习环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1-06-28辛少芳
辛少芳
【摘要】英语学习活动观和深度学习环路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和深度学习环路的框架和理论,结合高中人教版一节高中英语课例,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活动,探讨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并阐述了DELC深度学习环路在高中英语中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DELC深度学习环路;英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以及英语学习活动观。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可见,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课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语篇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不同文体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言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建构结构化知识,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自主表达观点,实现深度学习。”英语阅读教学要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设计一系列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二、深度学习环路(Deep Learning Cycle简称DELC)和深度阅读
1.深度学习环路(Deep Learning Cycle简称DELC)的介绍
学习有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之间的区分,研究者发现,深度学习不同于机械性记忆和对知识的简单理解,而是对学习本质的探寻。深度学习能力的内涵,主要包括知识的迁移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和教师达到深度学习,美国学者詹森(Eric Jensen)和尼克森(Leann Nickelsen)在《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一书中提出了“深度学习环路”(Deep Learning Cycle简称DELC),主要介绍了深度学习的7个步骤和有效策略等,还将这7个步骤绘制成了“深度学习环路图” (见图1) 。
图1 深度学习环路 (Deep Learning Cycle)
2.DELC深度学习环路的简要阐述
美国学者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在《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一书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环路”,即deeper learning cycle(DELC),也称深度学习环路。(如图1)Jensen & Nickelsen指出,“DELC深度学习环路是一种包含脑研究、标准和个体学习差异在内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可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为当下我们深化课堂学习改革提供范例。”
DELC的框架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活动,分为设计标准与课程、预评估、营造积极学习文化、预备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评价学生的学习等。DELC深度学习环路直接为教师提供了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的基本框架,解决传统教学中缺乏深层次思维学习的问题。深度学习环路的核心环节是深度加工新知识,应用于阅读教学就是对阅读语篇的深度加工。而Jensen & Nickelsen提出,深度学习须要对已激活的先前知识和所获的新知识进行有效和精细地深度加工,即为觉知、分析到综合、应用、同化而加工。而这一加工结构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些列活动非常切合。因此,借鉴DELC深度学习环路开展高中英语阅读能够有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深度阅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3.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又称深层阅读或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深层阅读是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阅读方式。有高度,即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理解文本的意义;有深度,即對文本内容进行质疑、解疑和释疑,提出个性化的观点;有温度,即理解文本内在的情感和意味,获得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和文化积淀。而邹为诚在论述由浅层进入深层的阅读教学中,提出了“三个有意义层面”的观点:一是读者能够读懂文章大意,获得基本的事实性知识,如,故事的人物、事件发生的细节等,这种阅读的心理层次很低,读者没有产生深度的语言加工;二是读者从已知和经验出发,阅读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提出对事件的认识和看法,这种阅读的认知投入比较高,读者进入了批判性思维的层面;三是读者不仅能够给对作品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故事采取评判性的立场,还能够看出故事背后的意义来,这种阅读达到了最高境界,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2013年,劳伦斯(Loyens)和索菲(Sofie,M)基于学习组织形式的视角对学生的学术成果与学习态度展开实证研究,调查显示:基于问题的学习小组(Problem-based learning)中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并有机会采用更有效的学习方法。综合考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约翰逊“用问题链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提炼文本内容,构建文章结构,训练思维方式”。问题链能够引导学生根据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深层阅读的实现需要在深度学习环路中可以通过各种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和学科素养。
因此,本文根据新课标、课程和学生特点,借鉴DELC框架,在英语学习活动观下旨在通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和环节进行的重构和优化来改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