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农村基层党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

2021-06-28贺煜嘉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贺煜嘉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体系的基层末梢,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其带动实现脱贫攻坚后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展,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势传递到农村,切实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带领广大群众解决致富难题,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汇聚各方面力量有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接续发展

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乡村振兴也处在开局发展的奠基之时。怎样有效巩固贫困地区在脱贫之后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成为当前的现实问题。党中央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项决策部署安排都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决策部署要得到充分贯彻落实,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要把各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党的思想、贯彻党的决定、宣传党的主张、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在这场完成脱贫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带领广大较为落后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的领导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接续发展,要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一再强调,在整个共产党组织体系中,基层党组织体系具有强基固本的作用。基层就是根基,基层稳固,党的执政大厦才能进而稳固。“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①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势头显著,农村经济结构也随着时代发生相应的改变,各类农村经济社会组织不断显现,对农村各项事务的参与度也在不断上升。当下完成脱贫攻坚后要向乡村振兴发展,面对各种复杂的农村社会情况,农村基层党组织更要坚守其领导核心地位。习近平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实情况,明确指出:“无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②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切实担负起各项事务的领导责任,坚定筑牢领导核心的作用。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归根到底来自于群众的认可,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续发展中要有所作为,更好地维护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中应发挥神经末梢的作用。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差异很大,应根据不同农村地域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部分,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是最为了解的,对群众百姓的需求也是最先感受到的。在扶贫振兴接续发展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迅速了解并掌握详细区域对象的各种情况,充分发挥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巨大优势,精准应对,因地施策,满足当地群众的切身需求。作为连接国家和农村的纽带,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民情乡情社情的了解程度可以提高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效率,把宝贵的资源真正运用到需要的地方,保证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获得最优效果。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中应发挥引领思想作用。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不仅要在资金技术等物质层面上得到帮助,在思想层面上也要与时俱进,做到“振兴先扶志”,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齐头发展。当地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调动起农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积极性,打破陈旧风气,革除存在群众中的“等待、依赖”思想,倡导幸福生活要通过个人努力来获取的良好风尚,培育农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在扶贫振兴接续发展道路上保持正确的方向,并通过技术指导,就业培训,增强当地人民就业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中应发挥发展经济的组织带头作用。实现农村地区扶贫振兴接续发展,离不开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建设首先要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的作用,做好人民群众的“宣传者、分析者”,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避免“数字脱贫”、“脱贫后返贫”、无法实现永续发展等现象的发生。此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拓宽致富渠道带动贫困地区居民实现自我发展,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提出致富振兴发展的新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开发新项目、新品种,实现农民致富、乡村振兴。同时,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通过农业先进科学技术改善粗放的发展模式,提高农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减少对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基层党组织对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认识不足,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足。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党和群众的“联络员”,也是基层脱贫后乡村振兴工作的“指挥员”。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必须通过基层党组织学习吸收再转化为增进群众福祉的措施方法。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脱贫之后的乡村振兴工作认识深度不够,其重要性的理解程度不足,没有把脱贫后振兴工作当作长效工作来看待。主要表现为对国家相关政策理解不够,学习深度不够,将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和平常工作一样看待。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的制定和实施也和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有些措施在计划指标上因脱离实际而无法实施,有的则是为了应付上级组织检查而敷衍了事。各项工作的公开度不够,群众对各项计划知晓度不够,村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以及村民基层管理服务制度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和领导力也将受到一定的挑战。

(二)形式主义等不严不实作风突出。基层工作中形式主义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项弊端。一些党组织在推进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中,面临上级检查的压力,重硬件輕软件,重形式主义轻内容,为了完成上级设定的任务而追求形式,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一己私利,只是追求视觉效应,导致一些措施方案徒有外在华丽,相互攀比,出现了“样板化”的导向。在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中,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永续发展的能力才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态度决定方法,方法决定结果,没有严肃认真的党性态度,就无法真正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给整个社会乃至全世界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三)推动“精神振兴”方面有待提高。完成脱贫攻坚后,政府的各项惠民促发展政策不断落地生花,诸多乡村干部,驻村领导在基层一线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在此过程中,一些村民难免会衍生对外界帮助的依赖感,会产生“等、靠、要”的思想。此外,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听天由命、安于现状、小农本位等思想同样较为严重。实现脱贫攻坚后带动乡村振兴发展,不仅要在物质上振兴,在精神上也要振兴,而且要真正摆脱落后,首先要在精神层面摆脱落后,真正激发广大人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村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救济到主动发展,提升自我永续发展的能力。

(四)基层党组织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的能力有待加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后,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尤其是贫困地域摘帽后进而向乡村振兴方向长效发展,让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获得自力更生自我奋斗的能力,是摆在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突出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完成脱贫不是终点,是更高的起点,实现乡村振兴永续发展是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做好这一衔接,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现乡村振兴。

三、抓农村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党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要统揽全局协调好各个方面。基层党组织走在党和国家事务的第一线,各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直接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的前沿和核心地位,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党的建设也永无止境”③,因此,要完成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任务后接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永续发展,需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彰显党的建设在扶贫振兴接续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为了让广大农村地区摆脱落后,共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高效的行动和正确的领导措施。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理论学习,增强政策理论解读能力,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这也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实际工作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倾听民声,掌握群众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创新振兴方法,让发展带来的社会财富更多的让福于民,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

(二)突出引领,加强基层党员党性。完成脱贫攻坚后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基层党组织是重要的基础,党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群众支持,人民群众是党永葆生机的重要保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员的一言一行对于推进党的建设,进而影响扶贫振兴接续发展都有着强基固本的作用,每一位党员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在扶贫振兴接续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党员带领群众一起致富振兴的生活局面。党员学习培养要形成常态化,不断加强党性教育,切实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要求,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信条,恪守初心使命,在扶贫振兴接续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提高能力,彰显价值。强化基层党员的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培养致富带头人等多种形式带动周围群众发展新式农业、乡村产业、畅通并普及电子销售模式,将自己了解到的乡村振兴政策和最新市场信息和群众分享,基层党员应尽自己所能,在奉献中、在实践中实现党员的价值。

(三)两面齐进,坚持“两手抓”实现物质精神双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振兴接续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振兴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重视对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振兴靠自己的思想认识,补足“精神之钙”,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实现摆脱贫困更多的是群众的自立自强,变“输血式”帮扶为送培训、送技术、送教育等“造血式”帮扶,着力增强帮扶工作的时效性和持久性。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当地人民群众就业综合竞争力。充分整合驻地企业、合作社等资源,实施企业+车间+群众的发展模式,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同时,还需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完善乡风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组建志愿队伍,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振兴政策、先进事迹,及时扼制群众中存在的攀比心理等不良现象。实现群众自治,引导群众积极发扬吃苦耐劳、团结邻里、互帮互助的中华传统美德,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四)治理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紧密联系起来而形成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④,在推进农村基层扶贫振兴接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形成人人出谋划策参与家乡建设,人人共创美好生活的社会局面。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有序参与到村级各项事务的运作和乡村建设上来,汇聚乡村振兴的巨大合力,有利于让政策更好的落到实处。转变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要将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用群众听得懂、弄得清的方法讲述给村民群众,深入人民群众内部,紧紧依靠群众,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真正做到解民所忧,达民所愿。加大对扶贫振兴接续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领导干部行为的监督,对擅自挪用资金等一些违法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完成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这是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同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进入小康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振兴接续发展过程中要切实站好自己的岗位,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基层领导干部形成学习常态化,与时俱进提高工作能力和为人民服务水平,基层党员要恪守自己职责,树立先进示范榜样作用,共同带领身边群众打造崭新生活家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部署下,在人民群众一致配合下,脱贫攻坚成果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乡村振兴也会实现长足发展,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将绽放新的光辉。

[注释]

①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 善于运用辯证思维谋划发展[N].人民日报,2015-06-19(01).

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手册编写组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手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34.

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建,2016(07):4-11.

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