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聆听,以爱感化
2021-06-28张裕妮
张裕妮
【摘要】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需要从小培养。小学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初步形成的阶段,正确的教育引导在此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就小学教育中的有效德育渗透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小学生;渗透
在小学这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知识水平逐步形成的初级阶段,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引导、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将德育渗透进学生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育目标,可以促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当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为使孟子“好学”,其母曾三次搬家。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侵染,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校园环境来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诸如学校的板报栏、文化角、标语、校训等来对学生开展德育活动。良好的德育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工作细节,注重德育环境的创造,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启迪学生,还可以通过创建较为完备的学校与班级制度规章来引导学生行为举止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例如,在创建班级制度规章时,教师要杜绝“一言堂”,要学会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制度规章的制定中来,充分挖掘学生的需求、充分地让学生发表意见,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广泛参与制定的行为规范,学生的认可程度就会越高,学生也会更加自觉地遵守与相互监督。以此,促使学生规范言行举止,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引领教育作用
(一)用心聆听,积极沟通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但是教师要相信并且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耐心地聆听。如此,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心聆听学生心里的声音,帮助学生发现、找出心里面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是有效沟通的开始。用心倾听可使学生感受到尊重,并且能让教师从中得到认同和肯定,让教师真正地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善于倾听者往往能够赢得诉说者的好感和信任,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教师要耐心地、全心全意地、投入专注地听,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想法,帮助学生消除紧张而抵触心理。同时,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及时的回应,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于自己的重视和理解。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教师不要轻易地对学生下结论,要学会换位思考,为其着想,真诚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出来与学生进行讨论,供学生自己去辨识、去参考,逐渐引导学生形成自己思道德认知。
(二)以爱感化,以身作则
要想让学生信任教师并发自内心地喜欢教师,那教师就必须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正人先正己”,如果我们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那么,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进行劳动时,教师也要积极投入到劳动当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是和学生站在一起的,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爱护。如果我们要求学生遵守制度,按照规矩行事,教师也一定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让学生理解到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需要去遵守规定、尊重规矩,在思想上形成遵守规定的概念。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生活当中,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思想中给予学生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现实表现进行评价,恰如其分地指出学生缺点并积极引导改正。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后,会更容易在思想感情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以激励学生不断奋发图强,积极向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用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榜样,从而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认知。例如,在日常教学生活当中,教师要衣着得体,举止优雅,与人交流时言语文明、和风细雨;对待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时要认真严谨地解答,要有理有据,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知识积累;对于学生遇到的一些困难,积极主动地给予帮助,同时注意事后关怀,让学生真正体味到教师的关爱,促进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不同的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总会在一些方面显出闪光点,具有示范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些闪光点。例如,有些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在热爱劳动、热心帮助同学、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事情上具有良好的表现。那么,教师要抓住后进生这个点,对其予以表扬,不仅利于其树立信心,还对其他学生有一个带动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有效渗透措施,从大的方面讲,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德育环境,让规章制度真正發挥作用。从每一个教师的角度讲,是要教师用心聆听小学生的心声,以爱感化学生。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引导小学生,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基础,使小学生从小在心中就种下行为规范的种子,做到谨言慎行、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祁菲.寓“德”于教 活化英语学习圈——浅谈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学生(下旬刊),2021(2):51.
[2]顾敏.寓“德”于英语课堂——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小学生(下旬刊),2021(2):50.
[3]李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视角[J].新智慧,2021(3):47-48.
[4]陈翔.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对有效地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相关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