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微日记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1-06-28郭雪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5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小学生

郭雪英

【摘要】谈作文而色变、怕写作文是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的尝试发现,让学生坚持天天写微日记,加强与家长、教师、同学的微沟通,可以微出不一样的精彩:有效地克服学生写作的恐惧感,让写作能力得以提升,让亲子、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关键词】小学生;微日记;实践与探索

日记是人们用来记录自己每天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见闻、心得、感受的一种应用文体。通过它可以留住自己的足迹,记下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培养写作兴趣。微日记,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学生可以根据写作的欲望,谈见闻、发议论、说心情、记思想、写感受,有针对性地用三言两语写成一个片段,随性而发,学生易于接受。多年来,笔者一直都坚持做一件事:凡是笔者接手的班级,笔者都会指导学生写日记。下面,笔者谈谈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总结:

一、丰富表象,培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学生刚开始写日记时,总是无从下笔。为了丰富表象,笔者让学生每天关注新闻报道;结合语文课文开展各种活动,带着学生置身于生活大课堂中,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指导他们如何观察生活,从身边的生活中找素材,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找灵感, 让学生有话可说。如,在教完《放风筝》一课后,学生对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便组织学生制作风筝,举行放风筝比赛,学生可高兴了。活动结束后,笔者立刻指导学生把风筝的样式和活动的过程写下来。如此,学生都感到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完成了笔者所布置的微日记任务。

二、指导选材,明确方向

生活日记的材料非常丰富,学生在动笔之前先回顾一下当天在学习生活、课外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只要感兴趣的都可以写。有些学生不加以选择地把一天中大小事都记录下来,形成了流水账。为了避免出现流水账状况,笔者让学生在写之前,先回忆一天的见闻,然后顺藤摸瓜,把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如:1.写事。把自己经历或听到、看到的一些事写下来;2.写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小学生对玩很感兴趣,把玩的过程有顺序地写清楚;3.写人。注意抓住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来描写;4.写真实感情。人都有喜怒哀乐,在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进日记,把心理活动如实地记录下来。此外,写日记要选好题材,每天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做到主题鲜明,内容集中。

三、我手写我心,纸上见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里取材,写自己眼中看到的真实的世界,俗话说:“我手里写的就是我眼里看到的,是我心里想的。”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为了达到自我表达和交际性的目的,必须写自己想说的话。每个人所体验到的生活不同,兴趣、爱好、个性、思维品质等千差万别,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呈多样化。如,有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耐心辅导下,他的成绩由原来的个位数,逐渐地上升到十位数。教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很高兴,在日记里说了这么一段话:“老师,谢谢您,我会继续努力,考60分给您看。老师,请问您什么时候生日,我想送一份礼物给您。”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让笔者感受到他那炽热的、上进的心。其他学生知道了他进步后,也在日记本上写上了一段鼓励的话送给这位学生。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则只看到了他的缺点,说他脏、不爱学习……而不愿去帮助他。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笔者适时地教育他,要注意个人卫生、要用心去学习。同时,也与说他缺点的学生谈心,肯定他好的一面,引导他与人相处时应该用放大镜来看同学的优点,用显微镜来看自己的缺点。

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曝十寒”。写日记尤其如此,贵在坚持。让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记在日记本上,写日记能积累写作素材,又能培养学生做事持之以恒的好品质。坚持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就成了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坚持需要毅力。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很容易被新事物引发的新奇感所驱使,凭兴趣去做事,而时间一久,当新鲜感逐渐消失时,他们的兴致也容易随之淡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保持下去呢?

1.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用课本剧表演、护核桃行动等,丰富学生的生活。

2.充分地利用班务日记,开展记事接龙,让学生及时地记录班级发生的事,并进行小组竞赛,以赛促练。

3.展示师兄、师姐们的优秀日记,让学生深切了解到写日记的好处。

4.教师以身作则,写QQ日记、通过微信发朋友圈,供学生们阅读,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5.教师批改日记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表彰,颁发“持之以恒”奖,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蕴藏在学生个体中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乐于表达。

五、家校联动,注重交流

为了给家长和学生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笔者要求学生把写好的日记,给自己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先行阅读,请他们给予建议和意见;回校后再找同学阅读评价,签名,最后交给教师来评价。评价时,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批改,要及时批阅,只要其中有一点可取之处,教师就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尽量给以肯定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在家长、同学、教师三者的相互激励下,大部分学生始终以樂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微日记,有些学生还为日记配上精美的图案。由于坚持了家校联动,学生的性格和成绩都好起来了。如,小婷是一个内向的女生,在她的日记里,每天都能看到妈妈的热情鼓励,让她越来越自信了。她的写作水平也越来越好了。她还养成了关注新闻的好习惯。小凯的进步尤为明显,在四年级时写作水平都是很差的,很少及格,通过天天关注新闻,坚持写微日记,给家长、教师、同学阅读评价,甚至生病住院时都惦念着写日记。也因此,他的写作水平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在不断进步。

2021年寒假期间,笔者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了一个调查,共有63位家长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有一道题:您喜欢通过阅读孩子的日记,加强亲子沟通,这种特别的方式吗?有60位家长表示喜欢,占95.24%。

总之,写微日记,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本文系中山市教育科研课题“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201801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索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企业“三议一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法的实践与探索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