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核心素养,共生阅读智慧
2021-06-28林碧晶
林碧晶
【摘要】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伴随着教育改革话题被大家所广泛了解,成为教育市场的热门词汇,学生核心素养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较为重视。在小学生学习阶段,语文是学生主要培养核心素养的学科,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意义。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考虑将教育教学活动融入其中,这也是教师快速落实新课改任务的比较重要的一项任务。本文浅谈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是比较基础的时期,还不太需要学生大段文章背诵,也没有那么多繁琐的文言文解析,所以在小学语文阶段,阅读就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语文较为传统的方式之一。阅读对于学习语文有很大帮助,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也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但是在小学生语文学习阶段,教师们忽略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基本是找学生来阅读,然后逐字逐句地帮助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这种方式的教学古板枯燥,学生对此课堂提不起兴趣,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
一、简单分析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问题是所有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目前小学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是只有部分发展合理就能提升小学生全面素质,还需要学生在教育、思想品质等有全面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要适当采取引导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指挥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升思维品质,从而使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得到有效实施发展。
(一)构建学生良好语言体系
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特点和文字运用能力,核心素养教育课堂上,教师摒弃传统教学对于学生思维的扼杀,主动开阔学生思维模式,在阅读中让学生思考、发现、了解,最后有所掌握和合理运用。例如,在讲解《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代表一个动物来进行阅读,教师是旁白进行阅读指引,在学生阅读课本时不会的字,教师要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指导学生拼出字音,在进行后续阅读,在学生阅读期间,教师态度要随和,学生拼出字音也要及时鼓励表扬,从中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喜爱,克服学生阅读恐惧感。学生阅读后,教师也要对学生新认识的文字有所讲解,还可以对新文字进行扩展,“虎和虑”“熊和能”“点和占”等等字的扩展,把这样的字变成故事“老虎没有了腿,就开始担心会抓不打猎物,就会考虑未来”这种记忆小窍门,让学生对文字有所热爱,对课程也能有所兴趣。
(二)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发展
传统教学下,学生的教育知识储备都是教师给予灌溉的,学生只能被动麻木地记忆背诵,根本没有思考的机会和平台,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利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教学。在核心素养改革教育里,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要让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所交流,学生之间有所交流,这样更能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也能更快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认识。例如,在教授《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我来编童话>》,这一课时,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然后把材料中给的几个关键词做成抽签来分别让小组学生抽三个进行结合,抽到标签后,小组成员需要根据标签来编童话,根据自己小组编的童话进行情景演绎。教师在制定规则和内容时,也要指导学生写作的方式,让学生编的故事里有内容,人物之间有互动性,趣味性。在学生演绎结束后,也要对人物提出简单问题,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也有所学习互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凝聚团结感,让课堂充满故事氛围也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动力和乐趣,学生在编童话的时候听、说、表现都得到了提升,也不会感觉到课堂枯燥,整体上也增加了教师教学质量。
(三)丰富学生创造性阅读
小学语文阶段,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以后语文素养做铺垫,在学习中加入对物品,书画的鉴赏课程有助于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养成,教师在教学中多运用课件视频讲解授课,提高学生认知方面教育,也是可以增加学生课堂兴趣和学生对社会事物的把握。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找寻一些有趣的恐龙知识动画,当讲解到“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课件里视频就可以对恐龙进行适当调整,鼓励学生找出改变形态的恐龙与之前相比的不同之处;然后当讲解到“前肢越理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课件里视频又可以变换下一个形态的恐龙样子,让学生被课文课件内容吸引,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兴趣点,在结束课程后,带领学生一点点回忆恐龙变成鸟的全部过程,最后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加深了解。这样的学习模式更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目标,比相对传统的方式更能改变学生学习态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二、小學语文智慧课堂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简单阅读感知文章整体
在开始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留下一道问题然后让学生先自行阅读一遍文章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章阅读,就会开始有所思考;或是以文章题目为问题,在学生简单阅读后对文章题目有所提问,适当对学生思维进行指引,让学生在语文智慧课堂上合理发散思维方式。比如,《牛郎织女》一课,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问“题目中的牛郎和织女是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学生阅读后对教师问题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题目问题把学生带入到文章中心去在进行提问“两人是怎样认识的?”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入文章找寻答案,多次阅读后,学生会对课文内容记忆加深,对文章中不熟悉的字、词都能反复巩固,加深记忆,这样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学生记忆不集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阅读故事时有所思考领悟,也能对文章有新的理解掌握。
(二)引导学生专注阅读文章核心
教师在授课前,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这节课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打算帮助学生提高字、词掌握,还是帮助学生对文章有所记忆;还是让学生能更快理解文章内容,这些都是教师要备课时掌握的问题关键,然后根据这个关键点来引出之后的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向要侧重于学习还是探究知识;巩固基础还是把握新知识点,这些教师也要有所考量,最后结合课后问答环节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内容中融入自己的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认知理解,然后通过引导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要以学生发展为重要思想教育,以学生为主,鼓励教育为辅,和学生减少隔阂摩擦,帮助学生在未来发展教育上有所收获。
三、结束语
在帮助小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时候,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核心作为指导方向,高度重视学生在学校期间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给予不同培养方式,保证学生整体核心素养教育的发展,结合本文多种培养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引导学生整体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文化教育的熏陶,帮助语文智慧课阅读教学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推进语文智慧课教学改革,从而使教育核心素养能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华.聚焦审美阅读 关注生命成长:基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阅读教学例谈[J].名师在线,2018(25):74-75.
[2]陈燕飞.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8):41-42.
[3]段竞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60-61.
[4]陈云霞.以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