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研究述评及思考

2021-06-28袁红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红船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袁红艳

[摘要]“红船精神”的理论概念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首次公开提出,由此,学术界对于“红船精神”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红船精神”的内涵、历史地位、当代意义以及弘扬路径等诸多方面。高校将“红船精神”的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红色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红船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引领价值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期,如何将“红船精神”的理论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推动高校强化立德树人导向,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以期在对前人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地挖掘,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向提供启发与借鉴。

一、“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研究述评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研究主要侧重表现在育人价值、党建价值、引领价值等方面。这类研究主要通过将“红船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挖掘红色革命精神的育人元素,目的在于坚定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红船精神”的育人价值

学者黄文秀在《“红船精神”的育人价值》中①,将“红船精神”作为育人的重要教育资源,通过挖掘它的内涵和作用,强调在高校开展“红船精神”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钱超在他的《“红船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一文中,以价值研究的视角,分析了“红船精神”的传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②他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理性需求出发,主要从大学生成长规律性认识、探索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高校党委的职责使命以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探讨思政教育的创新途径。同时指出,把“红船精神”的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发扬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对于深化思政课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启示,使得“红船精神”的内涵不断完善和发展。

陈松友、王楠二人的论文《新时代“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中通过对“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③,提出了从高校思政课教学、校园活动、双创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务等五种途径将“红船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宋之霞的《“红船精神”之于大学生人格精神培育的价值和路径》一文中结合中共一大会议的召开④,首先闡释了“红船精神”的产生与内涵,通过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培育当代大学生人格精神及其路径,将抽象的“红船精神”生动化、生活化、具体化,实现大学生的“知行统一”。

彭冰冰在其文章《“红船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中,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维度入手,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了“红船精神”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指出要引导青年学子努力学习、勇于担当,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⑤这种人格化的“红船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奋斗精神和品质的展现,它可以激励青年学子拓宽思维、积极进取、奋力拼搏,青春建功新时代。

(二)“红船精神”的党建价值

何孟飞的《“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精神源动力》一文,首先提出“红船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动力源泉,反映着共产党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走向胜利的成长历程,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⑥文章从四个维度分析了“红船精神”引领中国共产党成功取得革命胜利的艰辛历程。洪坚在其《“红船精神”与党建理论创新探索》中,将“红船精神”与党建的理论创新有机结合⑦,探究“红船精神”视域下的党建工作,并就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党的发展理论,提出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便捷性以及党员身份排查的复杂性等现实问题,指出“红船精神”的党建价值需要有效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以此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

胡建成在他的《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多维度创新大学生党建》一文中,从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的大视野出发,从多个维度阐述了在大学生党建中融入“红船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和重要意义。⑧虞岚在《“红船精神”对高校创先争优实践的指导作用》一文中指出要以创先争优为切入点,通过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红船精神”内化为党员的自觉行动。⑨陈立力在《“红船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一文中通过对“红船精神”内涵的深刻剖析⑩,重点阐释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的重要性,提出要引导青年学生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优良作风的锤炼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品质。

(三)“红船精神”的引领价值

蔡运男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研究》一文中,在剖析“红船精神”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中所面临的困境,建议将“红船精神”纳入理想信念教育,着力构建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己任的教育模式。?战昕的《“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生活德育研究》一文,从“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当代价值入手,深刻剖析,提出主要从精神育人、文化育人和社会育人等三个纬度?,实现“红船精神”科学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方法、途径、目标等方式,以此强化对党史、国史与传统经典文化的关注与学习。

卢蔡在其《“红船精神”之于校园文化精神培育的当代价值》一文中,从“红船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入手,以“红船精神”的时代特征为切入点,提出了“红船精神”植入校园,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源泉和价值导向。分析指出“红船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支柱和重要途径,要科学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将“红船精神”深深地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周钰在《“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一文中,从文化校园建设的视角,提出把“红船精神”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紧紧融入到文化校园建设,将校园打造成为文化氛围浓厚、富有红色元素的文化高地。?

二、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思考

纵观国内研究现状,大多学者对“红船精神”的研究主要在“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等方面,并作了相关的综述和回顾,提出了“红船精神”立足新时代,向纵深研究的目标和可能,这种探求真理的学术精神值得学界肯定。但同时也要客观、冷静、理性地看到,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数是通过对图书资料以及文献的研究所取得的,是在对习近平关于“红船精神”科学阐释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研究和探讨,成果丰硕。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尤其是当前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如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弘扬“红船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对“红船精神”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

(一)从时间维度看:研究起步较晚,深度不够

“红船精神”应中共一大的成立而产生,并不断地被检验、发展和丰富着,但其作为一种红色的革命精神被提出、论证直至被认可,却是从2005年6月随着习近平刊发的《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才开始的,而且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研究“红船精神”者为之甚少,更多的深入的研究成果基本是近几年所取得的。尤其是十九大之后,习近平在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曾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这之后,研究“红船精神”的学者井喷式增长。

(二)从思想维度看: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狭隘性

对“红船精神”的研究存在地域上的狭隘性,有学者认为“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在嘉兴,片面地认为“红船精神”只有嘉兴一带的才可以分析探讨,而没有把“红船精神”放在中国精神乃至中华民族这个高度去认识、去探讨,殊不知“红船精神”不仅属于嘉兴,它是属于全国人民奋进的精神之源。这种认识导致的结果是嘉兴一带研究分析“红船精神”的学者多、成果也多。

(三)从史料维度看:支撑不足、挖掘不够

当前的史料研究主要是基于习近平2005年从三个层面对“红船精神”的内涵界定,之后的研究虽说较多,但基本都是碎片化的论证和成果,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严格来说,“红船精神”本质上体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党,它需要时间的检验,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因此,史料的完善和丰富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现有研究中,史料较为匮乏,支撑不够强,使得对“红船精神”的研究理论比较空洞,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向纵深方向的发展。

三、对未来的研究建议

“红船精神”的内涵丰富,育人价值和思想引领作用明显,因此,必须站在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高度和立德树人的纬度,结合习近平“3·18”讲话精神和學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扎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推进“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此培养社会有用之人。

(一)以高校思政课为抓手,深入挖掘“红船精神”的育人元素

高校要突出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导向,紧紧遵循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时,要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讲述,将“红船精神”润物细无声的引入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深化到教学过程中。如在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时,可将“红船精神”的内容与哲学结合起来,以此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讲解纲要课时,重点从历史背景、育人视角帮助学生厘清历史事件的历史脉络,以此筑牢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和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时,要从国际国内大背景入手,帮助学生了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国家重大发展目标;在给学生上思修课时,主要突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给学生讲解形势与政策课时,重点结合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现状,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切入点,阐释“红船精神”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为载体,强化“红船精神”教育元素

校园文化是“第二课堂”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开展“红船精神”的宣传教育,是高校的使命之所在。一是可以结合“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学生中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红色竞赛、“红船精神”征文演讲、红歌传唱等,在学校的网站上开辟专题网站,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元素,在学生中通过开展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党团活动,增强学生对“红船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组织师生实地参观瞻仰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圣地,学习党的艰辛历程,以此加深对“红船精神”的情感认同。三是通过在校园置放历史人物雕像,修建红色长廊,营造红色校园文化。

(三)以党员培训教育为着力点,丰富“红船精神”的红色元素

“红船精神”作为一种红色革命精神,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育人价值,而大学生中的党员作为高校普通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总体上思想觉悟较高,他们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之前必须接受学校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察、教育等严格的学习考察环节。在高校中弘扬和传承好“红船精神”,将“红船精神”的内涵融入培训教育之中,尤其是将中共一大建党与弘扬“红船精神”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党员接受“红船精神”的洗礼,使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服务同学,回报社会,引导他们做一名新时代“红船精神”的实践者、弘扬者、传播者。

(四)以网络新媒体为切入点,扩大“红船精神”的宣传元素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传播渠道层出不穷,使得当今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方便、快捷,这些都深刻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想观念,也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要积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的主阵地,牢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向,充分应用好校园各种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学习强国等信息传播平台,通过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生动的呈现,让其真正领悟“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内涵,争做新时代“四有”青年。

[注释]

①黄文秀.“红船精神”的育人价值[J].中国高等教育,2018(5):33-35.

②钱超.“红船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6:35-45.

③陈松友,王楠.新时代“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8,34(4):112-115.

④宋之霞.“红船精神”之于大学生人格精神培育的价值和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7(S1):90-91.

⑤彭冰冰.“红船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2016(7):97-100.

⑥何孟飞.“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精神源动力[J].中国近现代史研究,2018(8):62-65.

⑦洪坚.“红船精神”与党建理论创新探索[J].人民论坛,2012(11):170-171.

⑧胡建成.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多维度创新大学生党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28-29.

⑨虞岚.“红船精神”对高校创先争优实践的指导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6):21-22.

⑩陈立力.“红船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J].思想政治教育,2011(5):81-84.

?蔡运男.“红船精神”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274-275.

?战昕.“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生活德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56-57.

?卢蔡.“红船精神”之于校园文化精神培育的当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81-83.

?周钰.“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以嘉兴学院为例[J].人民论坛,2016(5):232-234.

?梦想,从这里启航——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11-0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红船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