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南地区地质工作中的绿色勘查实践

2021-06-28刘晓涛刘婧枫刘志兵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草皮甘南植被

刘晓涛,刘婧枫,刘志兵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绿色勘查”是指在地质勘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使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或扰动降到最小的地质勘查技术和方法。甘南地区地处西北内陆高原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涵养区,但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效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实现地质勘查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是地勘单位和每位地质工作者必须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我院在甘南地区地质工作中绿色勘查实践,探索绿色勘查的技术方法及其效果。

1 地质工作对环境的影响

1.1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地质工作中人类活动主要是指地质人员开展地质矿产调查路线、地质测量、化探样品采集、探矿工程施工、野外地质点标记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质路线调查中对草场的踩踏,化探采样时对草皮的破坏,施工和运输车辆离道行驶碾压植被,修建宿营地压盖植被,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等。

1.2 探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甘南地区矿产勘查中常用的主要探矿工程为槽探和钻探。槽探工程是野外开展地质工作的重要手段,能直接揭露地质现象和控制矿(化)体,进行探槽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的位置进行测量定位、按照设计的长度和宽度挖开草皮,并将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在附近的草皮上,势必会对草皮形成压盖和破坏的情况,地形较陡时挖出的土(石)方容易沿山体滑落,特别是甘南低山丘陵地区,地表风化层较厚,探槽开口宽,深度大,挖出的土(石)方量大,人工开挖还存在安全隐患。另处,如果对开挖出的土(石)方没有进行合理堆放,遇下雨时易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下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人员伤亡。钻探工程是控制矿体向下延深的最快捷和有效手段,一般施工单位采用的钻机体积相对较大,不易搬运,需要修路才能到达施工场地,修路挖出土石会对周围的植被造成压覆和破坏。而且开挖地段如果不及时回填和修复,后期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瘫塌,严重时会导致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钻机开钻需要修筑较大面积的机台,并且要开挖泥浆池和堆放钻杆、电机、岩心等设备,会压盖草皮和破坏植被。另外,钻机如果管理不当还可能造成油料和泥浆渗漏等,这些都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

2 绿色勘查主要技术措施与典型实践

近年来我院在甘南地区地质矿产勘查中实施绿色勘查,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走地质勘查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之路,在勘查技术手段、野外驻地选择、施工设备及辅助物料堆放、生活垃圾及施工废弃物处置等方面合理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和影响。

2.1 树立环保理念,建立绿色勘查工作管理制度

实现绿色勘查,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贯穿和体现于地质勘查立项、设计、实施和验收全过程[1]。绿色勘查的施行,更离不开制度保障,我院结合实际制定了《绿色勘查工作管理制度》和《绿色勘查技术手册》,明确了目标要求和各级职责,建立以绿色勘查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用制度约束行为,提升绿色勘查水平,保证地质工作与绿色勘查同设计、同施工、同检查、同验收、同考核,逐步建立绿色勘查长效机制。

2.2 合理选择生活驻地和严控工作范围

甘南所有项目的驻地搭建前先进行现场勘查,选择在恰当的位置,搭建驻地及勘查工程施工前,收集气候、环境资料,并向当地管理部门登记报备。职工驻地、生活及生产垃圾处理场地和物料堆放场地、工区行车路线等避开植被覆盖率高,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段,生活及生产用弃的废水不直接排放到草皮上,加强机械维护和保养,避免车辆、发电机等设备的用油泄露。严格控制工区范围,工作范围限定于勘查许可范围内,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作业时间,尽量减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结束后,对生活和工作场地全面清理,对破坏植被撒种草籽进行恢复。

2.3 化探工作采用地表无损、无害作业方法开展

化探采样是异常查证时常采用的方法,为了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采样使用铁锹或洛阳铲。以碌曲县九头山金矿土壤采样为例,采样过程时先将草皮揭开,放置一边,将取出的腐殖土放在准备好的编织袋上,取样照相后将采坑回填,再将揭下的草皮置于表层踏实,尽量恢复原貌(图1)。

图1 九头山金矿区土壤采样及采坑回填示意图

2.4 合理布设槽探,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甘南地区由于植被良好,勘查中尽量减少槽探工程[2],在必须实施探槽时,探槽尽可能避让林木和植被覆盖好的地段,并施工短槽。对于采用人工开挖、施工周期短的勘查项目,不设置临时建筑驻地;探槽土方堆放周边做好防水措施,以免下雨洪水冲蚀形成泥石流。对于地表植被覆盖良好地段,槽探工程施工前规划好植被养护区、渣土临时堆放区,先对原地貌植被进行划块、编号、登记、拍照,然后将草皮切成不小于30×30×15cm的草块,放置于遮阳处集中管理。在槽探施工中将较大的岩块单独堆放,将砂石、粗砂土装入袋中存放,施工结束后将较大的岩块填入槽底,砂石、粗砂土依次填满,最后将将预先养护的草块按照顺序恢复植被,并在恢复较差的局部补种草籽(图2)。

图2 夏河县多朗囊金矿探槽回填后地貌示意图

图3 合作市早子沟金矿一机多孔或放射孔示意图

2.5 以钻代槽,减少生态环境扰动

在编写设计前对工作区进行踏勘,根据植被发育情况和地形条件合理选择布设探槽和钻探。为了减少探槽对植被的破坏,尽量用浅钻替代槽探。在部署钻探工程时,尽量布置“一基多孔或放射孔、一孔多支[3-4]” (图3)和坑内钻。在钻探施工过程中,做好泥浆池、沉淀池、循环槽、废浆池等的防渗措施,防止废泥浆、油污渗入土壤中,并尽量使用环保泥浆。施工结束经验收后对废液、废料集中处理,及时恢复植被,并在恢复较差的局部补种草籽。

3 结论

绿色勘查关乎生态环境和国家资源保障,需要科学地实施。在尊重民族宗教信仰、少数民族生活习性以及考虑畜牧业经济特点等前提下,将“绿色”全面贯穿于整个勘查过程中。一是减少探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二是减少施工过程中“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是做好探矿工程完工后的生态恢复治理。因此,在地质勘查项目设计、实施和验收的每个环节,都要将“绿色勘查”贯穿其中,保证在探索“金山银山”中留住“绿水青山”。

猜你喜欢

草皮甘南植被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
《去甘南》
阅读理解专练(五)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西藏地区草皮移植技术在铁路、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冰岛草皮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