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麦复种模式对豫西丘陵区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2021-06-28乔鑫鑫李乾云王艳芳焦念元付国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粒级全氮贡献率

乔鑫鑫,李乾云,王艳芳,尹 飞,焦念元,付国占,刘 领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中低产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1]。研究表明,我国中低产田的增产潜能是现实产能的2.97倍,中低产地区土壤肥力的提升,在改善土壤质量、调节养分失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提高作物生产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豫西丘陵地区是河南省中低产田的主要分布区,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地区。夏玉米-冬小麦复种模式是该地区农民长期普遍采用的种植模式,由于多年来种植模式单一、种养结合不平衡和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农药残留严重和生产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对当地土壤资源的保护形成了严重的威胁[3-4]。因此,构建适合当地的复种模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是该地区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壤团聚体是构成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5],是土壤结构的物质基础和肥力的重要载体,其数量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抗侵蚀性和肥力高低的能力[6]。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一项重要的土壤特性,影响土壤的可持续性、生产力及农作物生长[7]。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地利用方式[8]、耕作方式[9]、施肥措施[10]、种植模式等。研究表明豆科-禾本科种植模式可促进土壤微团聚体与大团聚体之间的转化,提高土壤大团聚体的比例,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利于土壤良好团粒结构的形成[11-12]。如白录顺等[13]研究表明,玉米和大豆间作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增强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团聚体破坏率。王飞等[14]在冷浸田研究发现,蚕豆-水稻轮作模式提高了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增加了土壤微团聚体的含量。土壤有机碳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肥力的核心,同时土壤团聚体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贮存场所,两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15]。一方面土壤有机碳是形成团聚体的重要胶结物质,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另一方面土壤团聚体通过“物理保护”作用将有机碳吸附于土壤结构中,免受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起到土壤固碳的作用[16]。综合来看,当前关于豆科-禾本科种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养分分布特性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认识,但在中低产地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氮分布对豆科-禾本科种植模式的响应研究还较少,缺乏长期研究,因此,研究长期豆-麦复种模式下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C、N分布特征对中低产田肥力的改造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5年的田间试验,对土壤团聚体及相关C、N含量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长期豆-麦复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C、N含量在不同粒径中分布的差异,旨在为科学评价豆-麦复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长期可行性及指导豫西丘陵区中低产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区设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河南科技大学农场(33°42″N,110°50″'E),此地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7℃,年均降雨量650 mm,年均蒸发量2 110.3 mm,年均辐射量485.3 kJ·cm-2,10℃以上积温3 300℃~3 400℃,年平均无霜期210 d。试验地土壤属黄潮土,黏壤土质,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试验建立前该地区即采用玉米-小麦复种模式。

表1 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进行,试验设玉米-小麦周年复种(CK)、花生-小麦周年复种(PW)以及大豆-小麦周年复种(SW)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20 m2(12 m×10 m),随机区组排列。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花生品种为‘白沙1016’,大豆品种为‘豫豆22号’,小麦品种为‘洛旱6号’。夏季作物玉米、花生和大豆于每年6月上旬播种,玉米行距60 cm,株距25 cm,每穴一株,密度6.6万株·hm-2;花生行距30 cm,株距20 cm,每穴2株,密度33.3万株·hm-2;大豆行距45 cm,株距20 cm,每穴2株,密度22.2万株·hm-2。底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土壤,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00、100、120 kg·hm-2,玉米大口期再追施氮90 kg·hm-2,大豆、花生不追肥。夏季作物收获后于每年10月中旬播种小麦,行距20 cm,播量160 kg·hm-2,施肥量为氮肥(N)180 kg·hm-2,磷肥(P2O5)80 kg·hm-2,钾肥(K)70 kg·hm-2,将60%的氮肥和全部的磷肥、钾肥作为基肥施入耕层,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追施剩余40%的氮肥。每季作物通过人工方式收获,收获后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将地上部秸秆粉碎还田,施入基肥,通过旋耕(深度0~20 cm)的方式翻入土壤,期间试验区进行了一次深翻,试验区田间管理模式同当地大田。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1 样品采集 于2019年10月夏季作物收获后,采用“S”型5点取样法,使用定制的取样环刀(直径为10 cm、高度为10 cm)分别采集每个小区0~20 cm和20~40 cm 两个土层的原状土样,剔除肉眼可见的植物残体、根系和石砾等杂质,将5个取样点混合的土样带回实验室(尽量保持原状土壤结构),沿土块天然断裂面轻轻掰开,然后在通风阴凉处自然风干、过10 mm筛,用于土壤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1.3.2 土壤团聚体和各粒级碳氮含量测定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采用湿筛法[17]:使用振动筛对土壤团聚体进行分级,共分4级(>2 mm、0.25~2 mm、0.053~0.25 mm和<0.053 mm)。称取200 g土样平铺于2 mm筛面上,加入去离子水(水刚好淹没2 mm筛面上的团聚体),浸润10 min后以30次·min-1的频率上下振荡,振荡幅度为3 cm,振荡结束后将各层筛面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分别冲洗到事先已称重的铝盒中,60℃下烘干至恒重、称重。将各粒级团聚体磨细过0.25 mm筛,室温下保存,分别采用H2SO4-K2CrO7外加热法[18]和半微量凯氏定氮法[18]测定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1.3.3 计算方法

(1)>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和分形维数(D),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9-21]:

(1)

(2)

(3)

(4)

(5)

式中,WR0.25为>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Mr>0.25为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g);MT为水稳性团聚体总质量(g);Wi为某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质量百分数(%);Xi为某粒级团聚体的平均直径(mm);M(r

(2)不同粒级团聚体对土壤C、N的贡献率计算公式[22]:

团聚体的养分贡献率=

×100%

(6)

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处理,Origin 9.0软件绘图,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性检验与分析,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图表中数据为3个重复的平均值±标椎误(Mean±SE)。

2 结果与分析

2.1 豆-麦复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级分布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主要集中在0.25~2 mm粒级,其次为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2 mm粒级含量最少。3种复种模式下0~20 cm和20~40 cm两个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R0.25值均表现为SW>PW>CK。在0~2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较CK增加77.0%和228.1%,0.25~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较CK增加7.6%和4.2%,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较CK减少23.5%和14.3%,<0.053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较CK显著减少15.6%和35.9%;在20~40 cm土层,PW处理>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较CK减少21.4%,SW处理>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较CK增加42.9%,PW和SW处理下0.25~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较CK增加32.2%和36.6%,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较CK减少2.2%和28.7%,<0.053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较CK减少35.2%和41.1%。总之,与CK相比,PW和SW处理下均显著提高两个土层>2 mm和0.25~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0.053~0.25 cm和<0.053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表2 不同处理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

2.2 豆-麦复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由图1(a)和图1(b)可知,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PW和SW处理与CK相比均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MWD和GMD值。在0~2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的MWD分别较CK增加7.7%、20.4%,GMD分别较CK增加25.5%、42.4%;在20~4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的MWD分别较CK增加26.7%、31.9%,GMD分别较CK增加63.4%、103.5%。

由图1(c)和图1(d)可知,在0~2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和分形维数(D)均显著降低,ELT分别较CK降低20.7%、34.2%,D值分别较CK降低10.2%、14.5%;在20~4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ELT较CK分别降低16.9%和19.1%,3种复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D值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PW和SW处理较CK提高了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降低了土壤团聚体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和分形维数(D)。

2.3 豆-麦复种模式对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贡献率的影响

2.3.1 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 由表3可知,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3种复种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呈现出SW>PW>CK的规律。各粒级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0.25~2 mm粒级,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次之,>2 mm粒级最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减少。在0~2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较CK增加12.9%和19.4%,>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分别较CK增加18.1%和51.2%,0.25~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分别较CK增加20.1%和29.9%,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分别较CK增加8.3%和24.9%,<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分别较CK显著减少16.6%和24.1%;在20~4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较CK增加2.0%和3.5%,PW处理>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较CK减少3.9%,SW处理>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较CK增加4.4%,PW和SW处理下0.25~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分别较CK增加23.3%和33.6%,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分别较CK减少13.8%和23.4%,<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与CK相比,PW和SW处理均增加两个土层>2 mm和0.25~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减少<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其中SW处理下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最高。

表3 不同处理下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g·kg-1)

2.3.2 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贡献率 由图2可知,各粒级土壤团聚体对土壤总碳的贡献率表现为0.25~2 mm粒级最高,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次之,>2 mm粒级最低;随着土层的增加,>2 mm和<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贡献率减少,0.25~2 mm和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贡献率增加。在0~20 cm土层,PW处理显著提高>2 mm、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贡献率分别比CK高90.3%、58.0%和21.0%,SW处理显著提高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贡献率,>2 mm粒级比CK高143.1%,

0.25~2 mm粒级比CK高14.6%,0.053~0.25 mm粒级比CK高128.4%,<0.053 mm粒级比CK高39.2%;在20~40 cm土层,与CK相比,SW处理下>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贡献率显著增加45.6%,0.25~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贡献率增加11.6%,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贡献率均显著增加84.8%和42.7%;PW处理下0.25~2 mm、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贡献率显著提高,各粒级分别较CK增加18.2%、46.8%和37.2%,>2 mm粒级有机碳贡献率差异不显著(P>0.05)。

2.4 豆-麦复种模式对水稳性团聚体全氮及贡献率的影响

2.4.1 土壤团聚体的全氮含量 由表3可知,与CK相比,PW和SW处理下土壤总全氮(TN)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的分布也呈现出与有机碳含量分布一致的趋势,两个土层中各处理全氮含量主要以0.25~2 mm粒级为主,其次为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2 mm粒级最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粒级团聚体全氮含量减少。在0~2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土壤总全氮(TN)含量分别较CK增加6.3%和32.6%,>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24.5%和81.6%,0.25~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21.2%和24.6%,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1.8%和27.7%,<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27.7%和38.3%;在20~40 cm土层,PW和SW处理下土壤总全氮(TN)含量分别较CK增加8.6%和38.3%,>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22.5%和28.6%,0.25~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9.8%和29.5%,<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27.1%和28.2%,SW处理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较CK增加24.3%,PW与CK处理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PW和SW处理与CK相比,均增加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全氮含量,其中SW处理下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全氮含量最高。

表3 不同处理下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全氮含量/(g·kg-1)

2.4.2 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全氮贡献率 由图3可知,各粒级土壤团聚体对土壤全氮的贡献率表现为:0.25~2 mm粒级最高,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次之,>2 mm粒级最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2 mm和<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全氮贡献率减少,0.25~2 mm和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全氮贡献率增加。在0~20 cm土层,PW处理显著增加<0.053 mm粒级团聚体全氮贡献率,较CK处理增加25.9%,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全氮贡献率较CK减少25.6%,>2 mm和0.25~2 mm粒级团聚体全氮贡献率差异不显著(P>0.05),SW处理显著增加>2 mm、0.25~2 mm和<0.053 mm粒级团聚体全氮贡献率,较CK处理分别增加105.6%、13.9%和53.2%,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贡献率较CK处理分别减少8.3%;在20~40 cm土层,3种复种模式下>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全氮献率差异不显著(P>0.05),SW处理显著增加<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贡献率,较CK处理增加45.8%,0.25~2 mm和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全氮贡献率较CK分别减少13.2%和3.6%,PW处理显著增加0.25~2 mm和<0.053 mm粒级团聚体全氮贡献率,较CK处理分别增加10.1%和36.4%,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全氮贡献率较CK处理减少18.4%。总之,与CK相比,PW和SW处理提高了>2 mm、0.25~2 mm(除20~40 cm土层)、<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全氮贡献率,降低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全氮贡献率。

3 讨 论

土壤团聚体根据其粒径的大小可划分为大团聚体(>0.25 mm)和微团聚体(<0.25 mm),通常认为大团聚体(>0.25 mm)是土壤结构中最稳定的结构体,其含量越高,说明土壤结构越好[23]。本研究发现,3种复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R0.25值大小表现为大豆-小麦复种模式(SW)>花生-小麦复种模式(PW)>玉米-小麦复种模式(CK)。相较于玉米-小麦复种模式,大豆-小麦复种模式和花生-小麦复种模式在0~20 cm和20~40 cm两个土层均显著增加>2 mm和0.25~2 mm粒级大团聚体的比例,减少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微团聚体的比例,其中大豆-小麦复种模式效果最优。张凤华等[11]研究发现在短期大豆轮作模式下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明显降低,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张旭辉等[24]对淮北白浆土5年研究也表明花生轮作种植模式增加了土壤0.25~2 mm粒级大团聚体的含量,提高土壤团聚体各粒级有机碳含量,加快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似。豆-麦复种模式(PW和SW处理)能够提高耕层土壤大团聚体的比例可能是因为:一方面相较于玉米-小麦复种模式,豆-麦复种模式下有豆科植物的参与,豆科植物发达的根系系统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加快土壤中真菌菌丝体生长和其他微生物产生胞外多糖的分解活动,导致大量根系分泌物(如总糖、总有机酸等)的形成,同时在微生物的驱动下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产生了大量的多糖、木质素和蛋白质等,从而使土壤团聚体、真菌菌丝体与矿物质三者更易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耕层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25];另一方面,土壤中投入的枯枝落叶、根茬和植株秸秆等可作为有机质为微生物生产土壤粘合剂提供了活性碳源,加快作物的生长代谢,促进土壤团聚体中菌根的生长和颗粒POM的形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促使新团聚体核心的形成[26]。大豆-小麦复种模式较花生-小麦复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大团聚体的含量主要是因为大豆植株高大、枝叶茂盛,光能利用率高,导致植株根系代谢旺盛,根系较为发达,根长更长、含根量更多、根表面积更大,通过其缠绕和固结作用使土壤结构更紧实,更易于大团聚体的形成[27]。但这一结果与蔡立群等[28]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该过程中试验实施年限、土壤样品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均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或者与试验时的振荡力度强弱有关,导致结果的差异性。

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和分形维数(D)常被作为衡量土壤团聚体大小分布和评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土壤MWD和GMD值越大,表示土壤团聚体的平均粒径团聚性越高,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越强,土壤ELT和D值越小,表明土壤中大团聚体的数量越多,土壤的团粒结构越好、结构越稳定[29-30]。本研究发现,与玉米-小麦复种模式相比,花生-小麦复种模式和大豆-小麦复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两个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MWD和GMD值,降低两个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ELT值和D值(除20~40 cm土层)。说明豆-麦复种模式对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土壤MWD和GMD与WR0.25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ELT和D呈显著负相关[31]。相比玉米-小麦复种模式,花生-小麦复种模式和大豆-小麦复种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因此,土壤MWD和GMD值越大,ELT和D值越小。

团聚体与土壤有机碳密切相关,团聚体的形成和周转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主要过程,土壤有机碳也是促进团聚体形成的重要胶结物质,两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32]。本试验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对豆-麦复种模式具有良好的响应(见表2和表3)。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豆-麦复种模式较玉米-小麦复种模式显著提高>2 mm、0.25~2 mm、0.053~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其中大豆-小麦复种模式增加有机炭、全氮优势最大,3 种复种模式下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20~40 cm土层,这与王彩霞等[33]的研究结果相似。大豆-小麦复种模式较花生-小麦复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主要是由于大豆植株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较多,大量的枯枝落叶分解可作为有机质投入土壤[34],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碳源,加快土壤养分的积累[35];再者,大豆植物根系拥有较多的根瘤菌,根瘤固氮能力更强,可以有效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态氮从而增加根际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增强,从而使更多的有机物质通过根系储存在土壤团聚体中[36]。另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处理下各粒级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减少,主要是因为植物根系、落叶残体和土壤微生物多数分布在表层土壤(0~20 cm),加快表层土壤碳氮循环的积累,从而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37]。最后,本研究还发现,与玉米-小麦复种模式相比,花生-小麦复种模式和大豆-小麦复种模式提高了>2 mm、0.25~2 mm、<0.053 mm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降低了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这表明豆-麦复种模式下土壤养分随着团聚体的形成逐渐向大团聚体转移,改变了农田土壤结构,提高了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

4 结 论

1)通过5 a田间试验发现,相比玉米-小麦复种模式,豆-麦复种模式(PW和SW)可以显著增加土壤>0.25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降低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和分形维数(D),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对改善0~20 cm 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显著的效果。

2)与CK处理相比,PW、SW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19.3%、38.9%和11.7%、21.2%,全氮含量分别提高22.2%、41.3%和13.7%、29.2%;提高>2 mm、0.25~2 mm、<0.053 mm粒级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其中大豆-小麦复种模式效果最佳。因此,在正常田间管理的条件下,大豆-小麦复种模式可有效改善农田土壤质量,对提高土壤肥力及作物增产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改善土壤退化的一种优良复种模式。

猜你喜欢

粒级全氮贡献率
云南省某高岭土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气流床煤气化细渣结构、性质与其粒度分布关系研究
某铜矿粗扫选泡沫流动特性研究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YOA和Ca2+对锂辉石浮选行为的研究
西藏主要农区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14.8%
三峡库区消落带紫色土颗粒分形的空间分异特征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分布格局及关系
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