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初探
2021-06-27福建省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张丽煌
福建省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 张丽煌
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浅层化问题,语文教学界开始普遍关注深度阅读教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组对“深度学习”的定义为: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统编教材中有不少略读课文,出现在三年级以上的普通单元和阅读策略单元,总计55 篇,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未必如此,精读、略读教学策略界限不明,教材处理大同小异,甚至无甚区别。
一、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现状
(一)认识偏差
至今,许多一线教师把语文教科书里作为课程形态的略读和作为阅读方法的略读混为一谈,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粗知文章大意”,忽略了略读课文的另一个功能: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对单元阅读教学缺乏整体规划,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讲解,轻能力培养;重活动展示,轻深度的阅读、思考等现象,看似热闹的课堂实则难以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最终目标。
(二)面面俱到
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从课文文本本身来看的话,没有明显的区别。选文一样文质兼美,有的老师难以割爱,是精读课文的教学习惯使然,精读课文怎么教,略读课文也怎么上,字斟句酌、朗读感悟,面面俱到,纤屑不遗,一课时成了一课时半或者两课时,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偏离了教科书中编入略读课文的初衷和略读教学的目标。
(三)过度放手
由着学生自学,教师没有指导,让学生随便读一读,马虎了事。还有的老师因为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的痕迹,考试又不考,于是干脆不教。
(四)教法简单
统编教科书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都有一段“学习提示”,很多老师虽然也关注到了这段课前导语的重要性,却又简单、粗暴地把略读课文上成“解答学习提示的问题”,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千篇一律。
因此,略读课文更加需要“深度学习”,它在阅读单元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阅读实践功能。认清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能够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深度学习。
二、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出发,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构建新的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打造略读课文的学习任务,要依据学段目标、单元语文要素、课文的“学习提示”等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重组。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练”为主,教师只需提纲挈领。略读课上,学生可以借助学习单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完成“学习单”的任务,评价交流,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学习单”任务的制定,首先指向阅读能力的培养。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将阅读能力分解为检索与复述、了解与转述、解释与推论、概括与整合、欣赏与评价、反思与审辨6 个层级12 个要点。这些能力层级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在实践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不同地区学生、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有所侧重。其次,重视“学习提示”。略读课文在文章前面安排“学习提示”,体现单元训练重点,不仅是给学生看的,也是给老师作教学参考的。“学习单”的任务必须围绕“学习提示”提出的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来制定。再次,合乎略读课之“体”。“学习单”任务不能太大、太难,也不能太碎、太易,尽量做到难易适度,力求让学生通过努力基本上能够独立完成。与学习时间相匹配,确保学习任务能在1 个课时内完成。
《梅花魂》是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其教学任务是: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再和同学交流你对题目的理解。依据编者意图和学习时间,教师可将学习任务设为三项:第一,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这是提升概括与整合能力;第二,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这是提升解释与推论能力;第三,体会作者选材的特点(题目是“梅花魂”,作者为什么又写了“教诗词落泪”和“不能回国痛哭”呢?这是不是多余呢?),这是提升审辨与反思能力。
(二)迁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门路、途径和手段,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以在学习实践中学会运用的方法。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学会运用方法。
如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挑山工》一课,其教学任务之一:默读课文,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画出描写挑山工动作、语言、外貌的句子,结合关键词语谈谈你体会到了挑山工的什么品质。教学时,老师首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前2 篇课文学到的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比如海难发生时的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让我们感受到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品质,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几次站起来,扑、堵,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接着教师示范引领:从“健美、黑黝黝”可以看出挑山工经常风吹日晒,导致皮肤黝黑,经常登山使身体健壮,同时也说明挑山工能吃苦耐劳,从他的穿着等可以看出他非常纯朴。 然后小结方法:画出句子——找到关键词——谈体会。最后,把这个阅读策略运用到从挑山工动作、语言的句子中体会人物品质,在交流的过程中落实“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单元训练要求。
(三)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略读课,教师要敢于放手,充分放手,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才能成为由课内走向课外的“桥梁”。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更多采用默读,边默读边思考,引导学生多动笔,或圈画关键信息,或写批注,或探究以彰显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也有助于学生对略读课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评价提升
深度学习的评价应该是自然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建立任务的过程就是建立评价标准的过程。略读课文以学习任务单为抓手,将评价标准融合其中,倡导“过程性评价”,对照学习任务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一是依据课标明确不同学段评价的标准,制订符合本学段的评价维度;二是坚持持续性的过程评价,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三是评价时机适宜,有目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清贫》教学为例,就欣赏评价方志敏的品质这一学习任务,教师制作了这样的任务单。
任务要求:请同学默读课文,运用本单元学习的“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方法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单(完成时间:6 分钟),见下表:
人物动作 神态 语言 人物品质国方士兵方志敏学习评价:①6 分钟内完成本学习单★ ②学习习惯★ ③检索出“国方士兵”和“方志敏”动作、神态、语言的关键词句★ ④体会出方志敏的品质★★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师评)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完成任务学习单的情况进行“评学”:首先评价“默读”,第三学段对于默读的要求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依据学段目标,教师给学生设置完成本学习单的时间,《清贫》全文九百多字,默读完全文需要3 分钟,加上学生检索信息和思考,设置6 分钟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学习单的学生,得一颗星。其次,评价“学习习惯”,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检索信息,圈画批注,得一颗星。再次,评价“学习方法的运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学生如果能检索出“国方士兵”和“方志敏”动作、神态、语言的关键词句,得一颗星;通过对比,体会出方志敏的品质,得两颗星。这样,通过星级制的量化评价,促进了学生“解释与推论”的阅读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