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高热症诊断和防治

2021-06-27杨兆祥詹红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诊断

杨兆祥 詹红

摘要:高热症是牛养殖管理中的一种常发病和高发病,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当前随着牛规模化养殖产业不断推进,牛高热症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由于牛高热症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当出现典型患病病例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鉴别诊断,易造成防控方案缺乏针对性,威胁牛群的健康,影响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养殖户应充分认识到高热疾病防控的复杂性,不断加强工作经验总结,明确引起该种疾病的实际原因,做出科学有效的诊断,保证治疗工作的高效开展。该文主要论述牛高热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牛高热症;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1.034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Bovine Hyperpyrexia

Abstract:High fever is a common and high-incidence disease in cattle breeding management,which is caused by mixed infection of virus and bacteria.At pres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cattle breeding industry,cattle fever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Because the causes of cattle high fever are very complicated,when a typical case occurs,if effectiv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s not obtained,it is easy to cause the lack of pertinenc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s,threatening the health of cattle,influenc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breeding industry.Farmers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igh fever disease,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work experience summary,clear the actual causes of the disease,make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diagnosis,ensu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work.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uses,clinical symptoms and main points of diagnosis of bovine hyperpyrexia,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is disease.

Keywords:bovine fever,diagnosis,control measures

引言

牛高熱症是以持续性的体温升高为突发症状的系列性传染性疾病,高热只是牛的一种临床症状,引起该种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高热症出现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对牛群的健康生长构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牛高热症的发病原因多样,通常是由病毒、细菌、养殖管理不当及外界环境刺激造成,易大范围流行,部分病原感染引发的高热疾病还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传播速度较快。当出现疾病后,迅速向整个群体扩散蔓延,威胁牛群的健康,甚至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很多养殖户对高热疾病认知不足,没有认识到疾病发生流行的复杂性,更没有加强防控,往往造成经济损失。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发病原因的调查和总结,认真掌握该类疾病的流行特征,当出现发病病例后,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有效诊断,明确具体原因,构建针对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1 发病原因

1.1 养殖不科学

一些养殖户在牛养殖管理中,没有针对性地做好养殖场环境的调控,卫生条件不符合养殖要求,不注重做好牛舍的有效清洗和卫生消毒,造成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滋生,给疾病的传播流行埋下安全隐患。饲料营养配方相对较差,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供给不足,不能满足牛群的生长发育所需。如果没有做好圈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将会给热应激提供条件,增加高热症的发病几率。临床上牛高热症的发病原因多样,病原比较复杂,传播速度较快,如果没有做好妥善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很容易加重疾病的发生流行,同时还易造成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但当前很多养殖场普遍存在疫苗免疫接种不科学,接种剂量不达标的现象,直接影响免疫接种效果,造成牛群的免疫力显著下降,尤其是受到多种应激刺激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的抑制,最终造成高热症高发流行。

1.2 病原微生物入侵

目前有很多病原侵染牛群后都会引发高热症状,常见的病毒主要包括蓝舌病毒、病毒性腹泻病毒、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流行热、恶性卡他热、多杀性巴氏杆菌等[1],几种病原传播速度极快,流行范围较广,一旦在养殖场中出现个别患病病例,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锁隔离,病原极易向整个群体快速传播蔓延,威胁到群体的健康。

2 临床症状

牛高热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高热症状,长时间不退,一般患病牛的体温在短时间内升高到41 ℃,最高可达到43 ℃,有时会持续几天,同时还会引发呼吸系统炎症病变。由于持续性的高热,患病牛关节肿疼不能正常站立,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长时间卧地不起,采食量逐渐下降,不愿意活动,体质下降,部分患病牛还会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不断呻吟,病情加重时全身肌肉震颤,运动功能紊乱,具有极高的死亡率。

3 诊断

在对牛高热症状进行诊断过程中,首先根据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判定,对牛群的体温进行持续性的监测。一般每天监测2次体温,分别在上午8:00—9:00和下午17:00—18:00进行,通过体温数据的变化情况对病情做出有效的判断。另外,也需对引起该种疾病的原因做出综合性的考量,通过调控牛舍的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换气,再结合体温监测判定牛群是否是热应激所造成的高热症状[2]。对于存在明显传染性的疾病,应做好封锁隔离,采集典型的病变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病毒分离鉴定,明确病毒和细菌的种类,结合疾病的种类确定最佳的防控方案和治疗方案。

4 治疗

热应激引发的高热症应调控好牛舍的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换气,迅速降低圈舍温度,起到通风降温的目的,保证患病牛的高热症状能得到有效缓解。对于细菌病毒感染引发的高热症,应明确病原的种类。传染性高热症主要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综合应用抗菌抗病毒治疗手段,有条件的养殖户还可采取中草药治疗措施。高热症状的患病牛可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每头牛使用10 mL,每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3 d,为预防继发感染,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4 mg/kg体重,每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3 d。同时联合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30%的安钠咖注射液10 mL,维生素C注射液10 mL,维生素B1注射液1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混合后静脉注射,加强营养补充,提高抵抗能力,强心补液。中药可以使用细辛30 g、甘草25 g、川芎30 g、白芷30 g、生地30 g、黄芩40 g、金银花30 g、羌活30 g、防风30 g、柴胡20 g,适量的生姜和葱白作为药引,水煎服每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3 d。该中药处方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利于增强牛群的抵抗力,保证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5 预防措施

5.1 妥善免疫接种

科学合理的预防免疫接种是控制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同时也能够发挥良好的疫病预防效果。针对牛高热症应全面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分别进行重大传染性疾病集中免疫接种,结合养殖场各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做好養殖场的平时免疫接种,以降低牛高热症的发生流行率。

5.2 科学养殖

养殖场要坚持封闭化的管理模式,在引种环节一定要通过严格的检疫,避免引入患病牛、带菌牛、带毒牛,对新引进的牛群进行认真细致的隔离观察,保证健康后才能混合养殖。针对养殖场的各个场所和环境,一定要做好有效的清洁和卫生消毒工作,消灭养殖环境和设施上的各种细菌和病毒,切断病源的传播途径[3]。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供应充足,饲喂量恰当,禁止使用腐败发酵的饲料或者受到污染的饲料,保证饲料种类多样,确保牛群健康,有良好的免疫能力,做好防暑降温和驱虫处理,避免各种吸血昆虫传播病原。

6 结束语

牛高热症对养殖业构成的危害巨大。在日常养殖管理中,应加强对牛高热症状的持续性关注,并由专业兽医人员对病情做出有效的诊断,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降低高热症的发病率,减少发热症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为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郭慧.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诊断和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9):139.

[2] 丁艳.牛感染局热症状疫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8):103-104.

[3] 袁美芝.浅谈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诊断及防治[J].兽医导刊,2017(6):139.

作者简介:杨兆祥(1965-),男,贵州惠水人,中专,畜牧兽医师,研究方向:农村养殖业疾病预防控制。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