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居住小区中的私家电梯厅

2021-06-26GUOJunCHENTao罗显文LUOXianwen

住宅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私家户型邻里

■郭 军 GUO Jun 陈 涛 CHEN Tao 罗显文 LUO Xianwen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里幻想的人类理想生存状态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933 年的“雅典宪章”中提出对“家园城市”的向往,1977 年“马丘比宪章”展现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渴望,直到今日,数字城市与生态城市的结合,人类一直在进行着对最佳生存空间模式的探索。

老子的生存模式在中国现在的城市居住小区里已经越来越多地实现了,一个个独立的小区以冷漠与孤独的形式解读并实现了“邻里相望,不相往来”,只是,这样的场景无论与老子的本意还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都相去甚远。

老子向往一种原始的纯朴风气,描绘的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下的场景:相邻两个国家的百姓彼此可以望见,鸡犬之声可以相闻,但各自按照自己国家的风俗生活,不相往来,直到老死都不发动战争。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是完全不一样的形态,现代社会生态城市中的居住小区实现的不应该是一个小区、一个单元甚至一个楼层住户之间的冷漠与隔阂。

让居住更美好,是城镇化的一个目标,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居住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理应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社会效益,注重建筑细节的时候也注重人文细节。

1 冷漠、孤独和老龄化

院墙将城市分割包围成一个个封闭的小区,各有所属,互不相通,有的小区内部还分设不同封闭管理的组团,从小区到组团,再到每栋楼、每个单元,都是封闭管理。人们先经过有保安值守的小区大门,再依次打开组团门、单元门、入户防盗门,有些高档楼盘还要刷卡才能打开电梯门,颇多住户每扇窗子安着防盗网,似乎只有在这样层层设防的、封闭的私有空间里才有安全感,封闭让人与人之间长久保持着陌生和不信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2000 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中国将在2022 年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届时65 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老龄化程度越高,对交往的需求越强。

城市中孤独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从青少年到老年人,从事业成功的白领到普通外来务工人员……在拥挤的都市,无处不在的生存和竞争压力,人际关系的日渐淡漠,尤其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使人们面临着“孤独综合症”的危险。

现代化的居住方式,完全摒弃了传统居住模式,连带把传统居住方式中能够产生健康邻里关系的因素也一并去除了。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表明人类步入了资讯社会,淘宝、外卖等促使居住行为发生了大幅度变化。相比工业社会而言,许多人认为只要获得大量资讯就能活得很好,彼此之间日渐不相往来,楼上楼下甚至也不相识,越来越多的孤独行为出现,单门独户、缺乏互动空间的现代住宅,使这种行为更为突显,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都市孤独症现象的产生。解除孤独感需要坚定地走出封闭的个人小天地,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与冷漠,原本邻里守望的风气变得无影无踪,抛开时代背景下社会风气的影响,住宅小区和单体设计上过度强调领地、私有和私密的居住模式,无益于缓和甚至更加剧了现代住宅小区邻里关系的冷漠。

小区缺乏际遇性的互动空间和交谊场所,公共空间狭小,使居民尽量遵守共同的生活规则,为保障个人隐私互不来往,冷漠和孤独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民众的生活水准虽然提高了,生活品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2 缺乏生气的秩序

生活的气息是日常生活中人与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原生态和原汁原味,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不断互动,日久而形成的一种状态。“远亲不如近邻”,许多因拆迁搬入新建小区的老人们,时常怀念他们原来居住的院子,在传统的居住形式中,公共与私密空间之间,经常会有一个类似院落或者天井的半公共、半私密空间,这个空间仿佛就是住宅套型中的起居室,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进行交流、分享,在私有空间之外,形成了一种更强的安全感以及对公共空间和邻里的集体责任感。

曾经的街市、院落、凉亭、场坝,这些充满人情味和乡土情感的邻里交往场所,也许都流传着或大或小的故事,它是有温度的,这些故事让原住民们有了更多的话题,促成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往,这些温度让人与人之间变得不那么冷漠,促进了邻里关系的融洽和谐。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改造尤其是大规模的房地产兴盛以来,我们的居室空间虽然不断扩大,但交往空间却相对萎缩,彼此越来越缺少联系,以往可以随意穿行的小街小巷,星罗棋布的农贸集市、小店铺,以及古井、小桥、住家庭院等弥漫着生活气息的元素,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中都被拆除而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马路和一个个动辄数十万平方米的封闭小区,每个居住区自成一体,人们只关心自己家门内的生活,邻里之间缺乏交流。相比之下,传统的居住社区,虽然看起来有些嘈杂,但是却具有亲切感。改扩建后的城市路网宽阔而稀疏,没有了走街串巷的体验,新建的小区改变了我们居住、生活和交往的方式,故城没有了,乡愁也没有了。

现在的居住区多是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强排的规划与标准化的建筑单体,甚至在建筑外形上天南地北均已趋同。

缺乏生气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体现在现代住宅小区中,往往只突出小区内部居住的功能,生活配套的商业门面一般沿宽阔的马路设在小区外围一字排开,寸土寸金,极少会考虑室外空间的变化以及休闲设施的布置,亦不会考虑吸引人停留的空间,小区内部通常只有整齐排布的住宅,公共、半公共活动空间一般集中设置又偏离居民的日常轨迹,而且因为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变得越来越少。在很多住宅小区,居民只有在单元入户大堂或是电梯厅里才会偶遇点头招呼,而随着私家电梯厅和私家电梯的盛行,这种短暂交流的机会也将销声匿迹。厚重的防盗门锁住了主人的隐私,小区只是人们每天匆匆路经之处,邻里之间缺少交往,空间少有活动发生,社区精神的丧失变得越来越明显。

现代居住小区通常都会考虑它的销售群体,自然而然形成了富人区、公务员小区、平民区、安置区等,各相关部门对各种居住人群的居住行为做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的生活习性都做了研究,总结出各种包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各种设计原则,例如,小区内部不同人群的组团、老人和孩童专属的室外活动场地、不同的归家动线、独享的私家电梯厅等。

社会学家威廉·怀特用潜心研究10 年的心得在《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里告诉人们:“一个公共空间里可以选择的活动越多,人们偶然相遇,与陌生人交谈或展开社交性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一个区域随处可见交流的人群,这个区域通常是安全的。而严谨的、过细的分区,让每个分区功能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服务于单一的人群,会导致这些不被人经常使用的区域,缺乏安全性。

私家电梯厅也属于服务于单一人群的的区域,私家电梯厅在得到满足感的同时,让不同的住户各行其道,显得很有秩序。但是,在居住区中,我们需要的不是没有生气的秩序,需要富有生气、富有生命力的因子,这些因子一旦要用秩序约束它,就很难存活。在人类的现代生活中,除了纯粹的私人领域之外,我们需要提倡的是开放、交流与包容。

生活的乐趣在于不知道在何时何地会碰到什么样的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引发什么样的故事,而设计出来的严谨的生活轨迹,却与其背道而驰。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努力改善居住环境,引导居住行为,促进交往并扩大互动空间。

3 交往是城市文明的核心要素

杨·盖尔认为,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见面促进了邻里间的交往,他在《交往与空间》中说:“低强度的接触也是进一步发展成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这种发展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自然发生的,难以预测的。”

马丘比宣言指出:“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

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和社区氛围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是城市文明最核心的要素,是人类社会属性的生存需要。人需要彼此之间的互动,互相的学习与交流才能更好地成为一个社会人。然而现实的居住小区中,邻里之间,即使楼上楼下甚至对门邻居也互不相识,城市越来越大,高楼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冷漠和孤独几乎成了一种流行病。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需要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更提倡人与人面对面的而不是隔着屏幕的交流沟通。

人与人之间以轻松的方式相互交流,是一种有益的、可以舒缓压力的途径。显然,过于封闭的居住区和过度私化的建筑空间,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交往和交流这一社会性需要。人们理想的定居环境应该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开放的系统才有利于良性的发展,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而不是相反。

4 居住区的交往空间

现代居住小区为方便管理和提升商业价值,多把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在住区外围,内部基本只设住宅,交往的空间主要自发集中在室外开敞空间和活动室,由外部交往空间—底层架空交往空间—门厅交往空间—各层候梯厅交往空间—单元邻里交往空间这样一个多层次的空间过渡,这些交往空间由远及近,住户之间的相识程度逐渐加深,空间领域性逐渐加强。由于高层住宅体量大、户数多,很少设计类似于空中花园似的单元邻里交往空间,上层住户居民远离地面生活,老龄化程度越高,活动范围离家越近,与外界的邻里交往逐渐仅局限于门厅和候梯厅。

从增加小区内交往空间的多样性考虑,如果在小区内部适当设置一些方便居民生活和邻里交往的服务空间,如小区食堂、蔬菜店、面包店、小卖部、快递站等,在提供居民便捷服务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形成一些人流聚集点,从而增加更多的际遇性交往。

为了压缩分摊面积,高层住宅楼中的候梯厅、走道等公共空间,往往显得狭小、局促,自然采光不足,只为满足交通疏散的单一功能。由于功能化的分区和公共面积的节省,使公共空间缺乏层次,无法吸引居住者交往停留。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重视高层住宅的公共空间设计,对其进行明确的层次划分,使其由单一的交通功能性空间转化为内容丰富的邻里交往空间,创造出具有高层居住环境特色的、多层次的交往空间环境,尤其是际遇性的交往空间,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低强度接触,使其成为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

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在设计者、开发商与买家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空间组织日渐合理,其根本前提是:户内的调整,一般不会牺牲开发商的整体利益,而把户外本属于公共部分的空间进行私有化改造通常也没有阻碍,但是强调空间的公共性,营造互动空间则会牺牲开发商的局部利益,有的会增加户型的公摊面积。

在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住宅设计已经从满足基本需求逐渐转化为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邻里交往的缺失应该被社会所认识乃至关注,这一现象的解决单纯依靠开发商和受制于开发商的设计师的自主意识难以收到显著效果,政府宜制定相关政策与长远目标,以政府行为来规范“以人为本”核心内容的实施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

5 走红的私家电梯厅

住宅商品化以来,住宅创新的最大源动力变为开发商对最大利润的追求,营销策划不断提出的新概念,基本上也都是出于增值考虑以吸引更多客户。

私家电梯厅的设计受到了市场的普遍欢迎,住户打开房门进入自家的私享候梯厅,刷卡进入电梯,刷卡运行电梯,既方便又保证了每位业主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私家电梯厅满足了一部分人对隐私的更高需求,这种需求有的是个人生活习惯使然,有的是社会交往的原因。私家电梯厅的走红更多的是因为大多数人对私有空间难以抗拒,业主产生了强烈的得到赠与的增值感觉,他们不会关注电梯分设有什么弊端,不会在意也不知道由此可能增加了更多的公摊面积,甚至有些因为户型面积的控制不得不压缩了户内空间,更不会在意把公共空间进行私化营销会给消防和物业管理带来什么麻烦。

5.1 二户型单元

图1 单元式户型选自国内某著名地产集团的标准户型库。两个电梯厅完全独立,互不相通,营销的说法是归属明确完全独立的私厅,实际上这个私厅是一个防烟前室,是完全的公共空间,从电梯厅到家门口还要经过一个公共走道,私厅的概念非常牵强,住户在电梯厅一般不会遇到旁人,在电梯里也只会遇到同侧单元楼上楼下的住户。但该方案交通核部分的面积较大,住户的摊分面积更高,名义上的私属却将所有公共面积进行统一摊分,其实并不公平。

图1 二户型单元平面图

5.2 类板式三户型单元

图2 为类板式三户型单元,一改常规的品字形设计,改善了品字形住宅楼进深大、中间户突出,日照、通风遮挡大等不足,更吸引住户的是每户都有一个私家电梯厅,设计一经推出即得到市场的追捧而成为经典户型,各地产公司争相效仿,开发商和业主得到了双赢。

图2 类板式三户型单元平面图

左端户型面积最大,独享一个候梯厅,中间户与右端户共用一个贯穿电梯,各有一个私家电梯厅,电梯厅都“附送”给了业主,乘坐电梯直达所在楼层后,出电梯门便进入私家空间,仿佛电梯专为一户而设,亲朋好友的来访也不会再惊动对面的邻居。有了这样的电梯厅,私密性明显增强。

三个电梯厅看似独家享用,但是都不能独家占有,因为同层住户都享有平等使用任一电梯的权力。在这样的私厅里会产生极强的领域感,对外人的介入会有极强的戒备,设计不仅不会促进邻里交往,反倒会增加邻里纠纷的隐患。

5.3 连廊式四户型单元

图3 是连廊式四户型单元,也出自某大型地产集团标准户型库,同样是私厅的概念设计,每家一个专属候梯厅,实际上中间两户的私厅是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左右端户是独家享有的电梯厅,归属明确,但是这个电梯厅的面积完全是新增加出来的,这个户型实现了同层四户不在同一个候梯厅里等候电梯,减少住户见面交流的机会。

图3 连廊式四户型单元平面图

5.4 塔式四户型单元

图4 的塔式四户型单元研发了一种新的交通核,采用两台贯通电梯,每户有一个私家电梯厅,电梯厅隔墙设防火门,以满足两个逃生通道的要求,这个户型四个户门开向了前室,存在消防审查的风险。

图4 塔式四户型单元平面图

图1~4 都努力设计成私家电梯厅,最大限度地模糊了公共空间以及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之间的灰空间,使之变为假性私有空间,为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获得更大的利润创造条件。除了图1 和图3 中间户的私厅吸引力稍弱,其他各户的电梯私厅都对客户起到了极强的吸引作用。

5.5 三叠别墅

自国家限制别墅类产品以来,市场的需求仍然存在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增无减,图5、6 为很受市场欢迎的三叠别墅产品。

图5 三叠别墅一层平面图

这个叠墅组合共有6 户,分为上叠、中叠和下叠,中叠两户各有专属电梯,上叠共用一个贯通电梯,6 户都在地下车库有专属入户的厅,在首层都有一个私家花园,这一个单元里的6 户除了上叠的两户偶尔可能在轿厢里遇到,其他各户基本不会遇见,楼上楼下有可能住了多年都没见过面。

私家电梯、电梯入户的概念,在强调隐私的同时使邻里之间的关系保持了疏远,但是,它撕开的是城市住宅单元里仅存的最后一点点公共交往空间。

忽视人的情感交流,偏离居住品质多方面的提升,从营销的角度,将一切可能贴上私有标签的公共空间进行私有运作。例如:将本属于全体小区业主共同拥有的小区用地,围绕底层住户进行圈分而变成底层住户的私家花园;让上部住户也能享受地面私家花园的创新设计等。

6 电梯的成组布置

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6.4.5中规定“……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电梯成组集中布置并进行联动提高了运行效率,也是对社会资源的节约使用。

现今许多城市社区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甚至很多住户与邻居互不相识,仅有的交流或许是与同层住户碰巧一起等电梯时的简单寒暄,上下楼之间以及与其他楼栋之间的交往基本为零。而私家电梯厅的出现,把这仅剩的一点际遇性交往也给消灭了。

中小户型设计与大户型设计具有差异性,小户型更追求精细、紧凑,大户型更注重舒适、气派,一个重实用,一个重形态,面积较小的户型也做私家电梯厅则会压缩户内更多的面积,所以,中小户型采用私家电梯厅的相对较少。而这种差异性在同一个小区人为凸显了等级的区分。

对很多人来说,私家电梯厅除了“实用”,更凸显一种尊贵的感觉,但是弊端也是明显的。例如,私家电梯厅大多是一个不可封闭的公共空间,实际上没有被人经常使用,这样的区域很难成为一个安全的区域。

图6 三叠别墅剖面图

作为高层住宅内主要交通性公共空间的电梯、电梯间,是同层住户见面比较频繁的区域。这一空间往往面积较小,光线昏暗,当交往行为发生时,人们会明显感到不适和拥挤,难以进行正常、友好的交流。如果能够改善其昏暗、压抑局促的问题,将电梯间外置,引入自然的光线,在等电梯的时候也可以欣赏到户外优美的自然风景,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邻里在此停留与短暂交流的机会。

图7 为东南向有江景的一个户型设计,单元中4 户都有较好的景观视线,在平面设计中特别考虑了邻里交往空间,将电梯厅直接对外,隔层设一个面向内院开敞的邻里交往空中花园,各层的电梯厅和走廊都面向这个交往平台,两个楼层的住户都可以和这个花园里的人形成互动,同时花园的活动不会对住户产生干扰。

图7 设邻里交往平台的单元四户型平面图

在住宅商品化的大潮下,追求最小公摊面积、获得最大利润是开发商们的目标。邻里公共空间的增加会涉及公摊面积的问题,使建设成本和售价提高,这是开发商和业主都不愿接受的。笔者认为,从社会进步层面而言,将邻里公共空间面积的造价分摊给住户是不妥的。因为,高层住宅中的公共空间相当于居民交往的“空中街道”,即将节约的地面空间在空中再现,不应将这部分面积分摊给住户。在国外,大部分住宅销售是按户内居住使用面积计算的。如果能够通过立法,明确高层住宅中适当比例的公共面积归属,或用优惠措施,鼓励建造者充分考虑高层住宅中的公共空间问题,也许更契合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7 住宅的创新

通常来说,基于市场分析的与众不同,意味着更有竞争力,当房子真正成为一种消费品时,人们便厌倦了消费的千篇一律,“个性化消费”便成为一种时尚。大的地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经常会推出一些新概念、新创新的产品。创新住宅设计概念,成为行业内标准的制造者和先行者而不是模仿者,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在地产集团高周转和高利润驱动下的小区规划和方案设计,多以强排实现容积率指标,市场尽快去化为目标,有的开发商千方百计制造卖点,极力炒作概念,“偷面积”搞赠送,标新立异玩噱头,形形色色的“卖点”和层出不穷的“创新”,让购房者眼花瞭乱、无所适从。仔细分析,表面文章多,贴近实际生活少。

创新的目的应当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生活的需求,住宅产品创新有利于实现客户价值,改善生活硬件环境,激发社区潜能,契合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产生的新的居住需求,私家电梯厅作为多样化设计的一种,丰富了产品类型,满足了部分人群的需求,但如果成为市场的主导甚至不二的选择,则会带来很多问题。

8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容器型高层住宅”有可能会因缺乏人文关怀而变得不适宜居住。在居住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会更加关注居住环境的社区氛围,寻求领域感、归属感、邻里感,包括交往在内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缺少邻里交往基础的,解决较低层次居住需求的“容器型高层住宅”,一定会朝着能够满足邻里交往需求的“邻里型高层住宅”发展。在居住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注重经济效益和建筑细节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以及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私家户型邻里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地下二层的专属影音室,兼顾影院/影K双重需求 济南麓府私家影院
定制私家影院系统中的传输损耗(上)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老年住宅户型设计分析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
唐代私家藏书文化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