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胶片到数字载体
——对电影声画剪辑发展历程与技术创新的考察
2021-06-26侯明
侯 明
一、电影诞生与电影胶片剪辑技术的形成
(一)照相术对电影出现的影响
经过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和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的实践探索,在1839年创立了达盖尔摄影术,也叫做银版摄影术。之后摄影技术历经改进,图像信息载体从银版逐步发展为玻璃和赛璐珞。1889年,美国人乔治·伊士曼在胶片技术上推出利用涂抹卤化银的硝酸纤维素酯软片,这种软片可以弯曲收纳和滚动送片,以胶片为载体的照相机摄影术和洗印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1891年,美国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结合对视觉暂留的运用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Kinetoscope)。1894年,奥古斯塔·卢米埃尔和路易斯·卢米埃尔兄弟的摄影机、放映机是利用缝纫机机构改造为摄影机器进行快速抓片,使得连续摄影逐步达到满足动态影像的条件,为电影的出现打下了最为重要的基础。
感光物质的研究和有机化学、精密机械制造是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各个工业强国所掌握的重要科学技术,为认识世界了解万物规律所发明的照相术及胶片,也同时走入了生活中的各个行业,成为媒体与娱乐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伊士曼柯达胶片的推出,使得德国工业标准的135照相机得到了普及,以徕卡(Leica)为代表的35毫米胶片照相机开创了新闻摄影的全新领域。同样,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也以35毫米胶片为载体;卢米埃尔兄弟也利用35毫米胶片进行拍摄,并且在1895年巴黎的卡布辛大咖啡馆内放映,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此时的电影还没有剪辑技术,对胶片的全部处理与照相术相同,仅仅是曝光、显影、定影、印片等洗印四大步骤。电影由于是使用了负片胶片(Negative),洗印完成后在负片胶片上出现的是与真实世界黑白影像颠倒的负像,为了获得真实世界的黑白影像,需要再使用负片胶片对正片胶片(Positive)曝光,再对正片胶片进行显影和定影处理,将负片胶片的黑白颠倒负像转变为正片胶片的黑白正像。
此后,逐步普及的电影摄影技术推动了电影语言语汇的形成,运动镜头、各种景深与景别的概念逐步呈现。洗印时的负像和正像转变机制也激发了电影创作者对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对艺术的不懈探索。电影放映时偶然的各种操作,如拆墙内容在胶片倒片时的影像变成了墙从地面立起来的过程,加快或者放慢播放会出现各种自然观察难以发现的神奇效果,这些实践的经验为开创电影剪辑技术提供了各种心理需求和审美需要。
(二)黑白胶片电影剪辑技术
电影厂在胶片的处理过程中逐渐发现将不同的拍摄镜头素材组装衔接在一起,会出现更加新奇的感受,法国人乔治·梅里爱、苏联人谢尔盖·爱森斯坦都对这种镜头片段的组装非常感兴趣,间接地促使了电影剪辑技术的诞生。此时电影还处于无声的默片时代,黑白默片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逐步在艺术工作者的推动下完善各项技术和制作流程,形成了电影后期制作工艺。在此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电影剪辑技术,剪辑及其工艺流程的完成对该时代政治、文化、商业电影体系的出现与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支持。
图1.接片机
黑白胶片电影剪辑技术主要涉及两个概念,正片胶片剪辑和负片胶片剪辑。这是一项巧妙但又非常昂贵的技术处理过程,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和高度技术化的专业公司支持。摄影师拍摄完的负片胶片无法在摄影现场观看回放效果,必须尽快送到洗印厂加工生产完成正片胶片,于是负片胶片也叫做“底片”留在洗印厂,正片胶片也叫做“正片”送给剪辑师。剪辑师剪辑电影不是利用剪刀而是使用接片机(Splicer)(见图1)。接片器的操作步骤方法中以胶布接片器最为简单,它使用透明宽胶布将正片两头粘连,再按下打孔扳手,胶布上下端就会被打出孔洞,新手也能在很短时间内容易掌握操作。剪辑师将正片按照剧本、分镜头剧本及导演的艺术创作意图剪切出有用的片段,再使用透明胶布或胶水将不同的片段粘连在一起,这样的初步剪辑完成正片叫做工作样片。工作样片还要带回拍摄现场,在拍摄完成后两三天内供剧组主创人员观看以便评价拍摄效果。拍摄期结束后,所有的工作样片会根据导演和其他主创人员的意见在剪辑师的建议下重新编辑,完成后的正片过审后再提供给洗印厂;洗印厂的剪辑师根据正片边缘的编号查找对应的底片,再进行“底片剪辑”(也叫做“套底”)用于全新正片及电影拷贝的生产。
电影剪辑技术的主要体现就是胶片剪辑工艺流程,在英语中称作“Film Editing”,顾名思义就是电影胶片的编选校订;在法语中称作“Montage”,有装配、组装的意思,延伸出电影剪辑艺术重要的名词“蒙太奇”;在日语中称作“编集”或者音译英语、法语词汇,这说明电影剪辑的过程不是单独意义上的“剪”,更在于如何“集”。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的“技术媒体”理论认为媒介的发展是独立于“人类身体”的,媒介技术自身的发展历史对人类产生着压倒性影响,并且出现“把人类赶出人文学科”的现象。因此,掌握了复杂的电影胶片剪辑技术的电影工作者不同于之前其他传统媒体和艺术的创作者,电影本身的属性就是其自身的技术性,这种无声电影的发展回应着以西方暗箱绘画流派为传承的照相术和感光化学媒体技术的科学逻辑,电影剪辑技术工作者甚至导演等电影艺术工作者以此技术创造出对观众感知和器官造成压倒性的画面影响。
(三)有声胶片电影的出现和电影胶片剪辑工艺的形成
默片时代的电影主要依靠影院内乐队现场演奏、解说员解说和播放留声机进行声音艺术创作,声音还不涉及电影剪辑技术。然而,在1927年首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出现,声音进入电影后,有声电影的剪辑步骤必须应对声音和画面两者的关系。从早期的蜡盘发声到片上发声,有声电影胶片剪辑工艺逐步完善,形成了电影后期制作技术标准。
蜡盘发声的有声电影实际上是一种不能完整同步的电影剪辑体系,蜡盘转速和留声机的机械状态不能和摄影机及放映机保持同步,因此不久之后就被片上发声的有声电影所取代。片上发声实际上就是胶片光学录音技术。最早光学录音的有声电影,画面和声音均记录在同一条负片胶片上,因此导致这种拍摄和录音的影片难于进行剪辑,但是可以满足纪录片和新闻时事类影片的创作。伴随着光学录音机的出现,声音和画面可以分别用不同的负片胶片进行记录,在洗印厂同时再生产出光学底片和光学正片,由剪辑师进行声画套剪,这样形成了“双片制作”拍摄剪辑体系,极大地方便了电影艺术创作者的复杂声画关系剪辑的构思设计,丰富了电影语汇。声画剪辑技术与后期制作体系逐步完善,发展为最为经典的光学胶片有声电影剪辑技术流程。
二、彩色模拟立体声胶片电影剪辑与视频电子编辑技术工艺创新
(一)电视的普及和电子编辑技术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视在家庭中逐步普及,早期电视节目均采用摄像机拍摄后由公共广播系统直播的形式,原因是没有可以进行记录并编辑、剪辑电视节目的电子技术设备。在家吃早饭看电视新闻和吃完晚饭后看各类电视节目成为了民众日常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广播电视行业和观众需要电视具备重播的能力,因此在制作上一旦需要记录一些声音画面内容,就必须采用电影负片胶片记录的方法。然而,电影胶片后期处理过程过于繁琐,成本也非常高,不利于大量的保存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行业迫切需要开发出能够记录电子信号的设备。
对广播电视视频信号进行记录编辑的决定性技术最终在1956年由安培公司(Ampex Corporation)开发完成,这就是磁性录像机,使用磁带作为记录媒体。磁性技术很早就用来记录声音,由于磁性材料价格便宜,保存简单,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回放非常方便,因此早期德国开发了涂布磁性材料的纸带和钢丝做为载体的记录音频信号的纸带录音机、钢丝录音机。可是,视频信号的记录远远比音频信号记录复杂。如果采用类似录音机的固定磁头直线记录方式,磁带运行速度将会非常快,这既是技术难题也是应用中异常笨拙的设备,直到才思聪颖的工程师想到利用相对速度和多磁头分别记录视频帧数的模式,开发出倾斜角度放置的旋转磁鼓,才解决了记录画面的难题。这样一条磁带在录像机伺服系统内经过旋转的录画多磁头磁鼓和固定的抹音、录音、还音磁头,可以在一条磁带上记录一条视频和多条音频,多台录像机并联,利用控制台完成不同磁带上的画面和声音分别按次序记录复制到另外一条磁带的方式,完成视频和音频的剪辑,这种剪辑方式在广播电视行业内叫做电子编辑技术。
音频磁性录音机的磁带是固定磁头匀速直线记录方式,因此可以利用机械切刀对磁带进行分割,为了避免磁化、避免出现声音不衔接的技术漏洞,一般采用铜质的剪辑工具和胶带进行手工机械模式的“倾斜角剪辑”。当用多台磁性录音机进行声音剪辑时,还可以使用电子编辑模式。这种电子编辑模式是基于信号的混合与复制,按照导演及声音剪辑工作者的构想进行声音前后顺序的排列组合必须从磁带头开始到磁带尾结束,很有些像建筑盖大楼逐层施工,一旦出现错误就必须回到错误处重新修改,这种剪辑模式被称为线性剪辑。这种剪辑模式不同于电影胶片剪辑的非线性剪辑模式可以随心所欲地从任何一处开始工作,因此在导演和剪辑师的艺术创作与制片部门控制创作周期两个目的之间形成了新的矛盾。当使用视频磁带录像机时,由于是倾斜角度记录画面各个帧,所以无法用机械方法物理分割与粘接视频磁带,只能使用线性剪辑的电子编辑技术,对从业人 员的专业水平和创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彩色宽银幕立体声电影剪辑工艺的创新
制作观看彩色电影是早期无数电影工作者和观众的梦想,也是历史发展对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自1897年就有电影工作者伊生西从事染色电影的专利和实践。1919年以来,特艺色(Technicolor)一直在研究彩色电影的成像方法;1933年,其开发出利用三色分光镜将影像拍摄记录到三条黑白负片胶片,分别染色合成为一条彩色染色片的“印染法”技术,并且流行了近20年。
1927年,在法国出现了变形宽银幕西尼马斯科普电影(Cinema Scope),这是一种利用特殊镜头在拍摄和放映时将画面左右进行压缩和扩展的技术。1952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oration)购买了该项专利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电影创作。
1948年,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推出了三醋酸纤维素酯片基电影胶片,避免了硝酸纤维素酯电影片基胶片易燃的缺点,使得剪辑工作更加安全。1990年代以来,电影胶片片基逐步采用涤纶材质,不易拉伸的特性使得电影胶片更加结实可靠。
1950年以来,在35毫米磁片上进行声音剪辑的技术逐渐普及,解决了光学录音剪辑的昂贵成本问题。1951年,瑞士波兰籍22岁工程师斯特凡·库德尔斯基(Stefan Kudelski)开发了一部微型开盘磁带录音机,命名为“纳格拉 I型”(Nagra)磁带录音机。从此,拍摄阶段与后期制作阶段声音的剪辑逐步被磁性录音技术所主导。
图2.声画套剪机
1952年,具有6路磁性声道的彩色宽幅电影系统西尼拉玛(Cinerama)电影《这是西尼拉玛》(This Is Cinerama)公映,标志着彩色宽银幕立体声全景电影的形态逐步发展形成。
经过特艺色、爱克发(Agfa Corporate)、伊士曼·柯达等公司不断地努力,最终柯达公司完善了电影胶片拍摄制作彩色工艺。1974年,电影业界普遍采用了伊士曼·柯达的ECN-2和ECP-2影像工艺。画幅也历经发展出现了遮幅宽银幕等尺寸,在不更改电影拍摄胶片宽度尺寸的前提下,宽银幕彩色电影成为大众喜爱的形式。
彩色胶片有声电影剪辑技术在黑白胶片电影剪辑技术基础上,增加了磁性声音与画面套剪、双片混合录音、调光和电影拷贝光学声迹录音的步骤,从如“纳格拉IV型”(Nagra IV)6.25毫米开盘磁带便携式磁性录音机转录声音到35毫米磁片。转录完成后,就可以在声画套剪机(见图2)上根据拍摄时的打板画面与声音完成声画同步与对位的剪辑。声画双片剪辑完成后是声音磁性混合录音,这部分在此不再赘述。最终将完成的画面工作样片和声音磁片送审,修改通过后就可以将双片送往洗印厂,进行画面的底片剪辑、调光和磁性录音翻正、转光学录音等步骤,光学录音采用变积式声迹、激光印片。之后,再由生产出的光学声音负片胶片与套底后的画面负片胶片联合在一起制作出电影正片。电影正片再经过翻底,再由翻底做出的正片就叫做电影拷贝,可以提供给电影院线进行放映了。
整个彩色宽银幕立体声胶片电影后期剪辑技术体系其中,最为关键又不为人知的部分要数底片剪辑了,它是电影剪辑制作流程中最为精密复杂的工艺步骤。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导演及剪辑师、录音师的艺术构思及创作,进行技术层面影像原始载体的衔接处理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少数几家电影学科大学开展过相关内容的人才教育。由于底片是拍摄期摄制组在片场拍摄后的唯一影像内容信息载体,所以十分宝贵,不能随意由非专业人员掌握并处理,必须交由专门的底片剪辑部门及底片剪辑师进行加工。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影像还原,底片剪辑一般在洗印厂的无尘车间进行,底片剪辑师也需要全套无尘装束,带软绵手套轻手轻脚、专心致志的进行工作。底片剪辑师首先找到工作样片剪辑师在声画套剪后记录工作样片上印制的各段画面衔接点前后的胶片边缘号码,再从底片中找到一一对应号码的地方进行底片衔接。涤纶材质底片剪辑只能使用胶布接片机或热式超声波接片机。为了保证底片画面不受污染,一般情况下根据片基材质,使用胶水接片机或热式超声波接片机居多。
底片剪辑整部影片完成后,各段镜头前后的废底片依旧是十分宝贵,不能随意丢弃,必须按照前后顺序依次卷好,将每段镜头前后20格画面裁切后连接在一起,用于整部电影剪辑的调光测试,这在调光的步骤中叫做“头尾测试”。用这条很短的负片胶片做为“样本”,供调光师依据测定给每一段负片胶片片段设置合理的曝光色号进行调整和洗印,可以节省大量的胶片成本,最终测试几次后得到正确色彩的“头尾测试”工作样片。根据“头尾测试”调整曝光色、显影液配方比例等,从而达到给电影正片放映影像所必须的正确的色彩比例。
(三)胶磁互转,视频电子编辑与电影胶片剪辑的融合
通过上述工艺,电影最终完成了剪辑流程,但是仔细看来步骤繁多且耗资靡费,非专业人员如无足够资金支持,具体执行起来就会勉为其难。进入1990年代,电子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磁性介质的轻便、廉价、方便、易操作特性也迅速渗透到电影业中,不少影片在拍摄时同步绑定一台摄像机和磁带录像机,这样导演可以通过视频监视器观察摄影师视角内看到的画面场景和演员表演,拍摄完成后主创人员也可以及时观看回放。电影胶片独到的影像风格也风靡广播电视行业,对电影、电视制作和剪辑技术有所影响。电影公司、广告公司和电视台迫切需要在电影胶片与电视磁带拍摄创作、播放环节之间找到衔接点,摸索的结果就是推动了电影胶片转视频磁带(Telecine)和视频磁带转电影胶片(Kinescope Recorder)技术的出现。
简单扼要地说胶转磁技术即为电影胶片影像被扫描到视频磁性录像设备和磁带中,最终通过电视机和录像机观看,这种技术比较普遍地运用到了音乐电视MTV和广告、电视电影的创作中。将拍摄完成的电影负片胶片洗印后即送去扫描,得到视频录像磁带后再利用电子编辑技术进行处理,这样的操作较为快捷,省去了繁杂与昂贵的电影胶片负片-正片剪辑步骤。
胶转磁技术的反面就是磁转胶技术,它将视频磁带记录到的画面声音转变为电影胶片中记载。这种方式最早出现在电视业界,电影摄影机通过拍摄电视摄像机获得胶片图像,之后胶片图像记录器的运用更加方便,促进了家庭电视录像与电影院大银幕之间的内容互动。
电视行业磅礴发展的时代,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其思想中提到过“知识考古(L'Archéologie du savoir)”的概念,通过这种哲学思想观察,在视频电子编辑技术与电影胶片剪辑技术的融合之路上有非常显著的表现。福柯认为组装话语理性的各种规则并不是普遍和不变的,它们都将随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并且只对特定时期的话语实践有效,这对于电影电视未来的发展也不失为一种预言。运用知识考古学中“推论的空间”可以看到媒体的剪辑方式是基于媒介科技历史的产物,电影剪辑技术被时代环境与科学技术水平局限于某一个历史结构中,已有的技术也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新的技术所取代。福柯认为历史中总出现不连续的断裂现象,发现和重新找到被历史忽略或遗漏的内容会形成新的认识。因此,在技术领域寻找电影的点滴考古痕迹,进而达到一种对电影声画剪辑发展历程与技术创新考察的新的建构。
三、电影和短视频,数字剪辑的现状与展望
(一)早期数字视频剪辑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步普及各行各业,进入1990年代后,美国电影工业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电影数字化剪辑技术。中国也于1996年引进了爱维德(Avid)公司推出的用于电影画面剪辑的Media Composer视频工作站系统和用于电影声音剪辑的Audio Vison音频工作站系统。这两种基于苹果计算机的剪辑工作站利用电影负片胶片扫描和声音的模拟-数字转换系统,把画面和声音变为数字信号存储到硬盘、磁光盘(MO)等数字载体,再通过数据运算处理的软件,在数据插入模式中完成非线性的剪辑技术呈现。
计算机工作站可以让剪辑人员通过点击、托拽鼠标完成图形界面上的视频、音频编辑处理操作,使得电影后期制作的剪辑流程避免了传统模拟式电子编辑技术的噪波、噪声污染,减轻了剪辑环节的人员体力劳动工作量。电影工作者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艺术构想和创作探索尝试中,即便剪辑出现了错误也可以快速恢复,并有能力反复尝试合理的剪辑点,以便更有利于减低修改阶段的繁杂重复工时耗费,进而提高电影制作效率。
同时期还有英国宽泰(Quantel)公司的电影视频剪辑工作站,它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数字画面效果,兼具了数字视频合成的能力。美国的视算(SGI)公司推出的SGI视频工作站,它结合自身平台上的Inferno、Flame、Smoke等软件工具,可以支持从电影到电视的节目剪辑。
(二)数字电影的剪辑技术的双向发展
1.趋向于大制作院线电影的专业创作剪辑技术流程
由于上述的宽泰、视算和爱维德几家产品太过于昂贵,不能满足一般视频、音频创意工作者对于创作作品的成本考量,为此苹果公司在自身苹果计算机之上进行了一系列针对视频、音频处理的软硬件开发,创造了火线(FireWire)采集等技术标准,推出了物美价廉、简单易用的Final Cut Pro剪辑软件工具,使得在数字摄影机时代,让每个电影电视剪辑工作者都具备进行视频、音频非线性数字剪辑的条件。
至此,数字剪辑也变为泾渭分明的两条发展路径,那就是联机编辑(On-line Editing)和脱机编辑(Off-line Editing)。联机编辑又叫做在线编辑,是借助于高性能的计算机对非压缩高质量的视音频信号进行包含数字中间片(DI)实时数字剪辑的系统,剪辑完成后可以直接输出正片。制作流程包含了素材甄选、转码、剪辑、调色、图形动画和特效合成等运算处理能力,作为高质量电影内容的剪辑工具,可以对接电影级别的数字摄影机格式,并能够流畅地处理各类业务。联机编辑设备包含了软件与硬件两大部分,因此价格并非普通人可以接受。
2.趋向于小制作的宣传、商业用途及娱乐的业余创作、个体创作的剪辑技术流程
相对于电影公司、电视台的大制作内容剪辑工艺流程,中小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创作也对数字剪辑有着迫切的需求,此时的数字剪辑技术必须面对更广泛的受众,适应物美价廉的个人计算机和一般业务级摄像机的连接能力,这种制作一般使用脱机编辑设备。由各类视频采集卡、IEEE1394接口和剪辑软件组成,计算机和IEEE1394接口可以将DV摄像机内的数字磁带视音频信号采集到计算机中,再进行素材甄选、转码、剪辑和简单的字幕处理,常见的有Windows系统自带的MovieMaker、会声会影等剪辑软件。如果要做一些复杂的动画、图形运动和特效合成,就必须额外借助其他的软件进行创作。脱机编辑的工具价格低廉,处理大量繁重素材时甚至无法实时回放,需要不断地运算渲染才能得到效果预览。
因为小制作的项目需求量远超大院线电影,因此不少专业数字剪辑方案提供商也不忘面向这类项目提供更加高级的数字剪辑软件工具。例如,黑色魔法(Blackmagic Design)公司在2009年收购了专业高端调色工具达芬奇(DaVince Resolve),此后就向个人计算机用户开放,促进了原生高水平剪辑技术的普及,使得整个数字剪辑行业的形态发生了转变,催生了可以提供各种对数曲线(Log)和显示查找表(Lut)的影像硬件企业以及使得艺术设计插件预设方案大量涌现。
使用脱机编辑设备还可以进行简单的现场剪辑和移动剪辑,这个优势是复杂的联机编辑设备所无法比拟的。另外,利用脱机编辑设备对联机设备素材进行代理剪辑和输出编辑决策列表(EDL),再返回联机设备进行嵌套和输出,可以操控便携式计算机在最佳成本的制作氛围中满足对高端用途大制作影视内容剪辑生产的技术需求。
(三)回归爱迪生,返祖的短视频剪辑技术
图3.剪映 苹果版、iOS版和安卓版下载页面
关注当下,以抖音、快手、微视为代表的短视频产业在全球范围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络中智能媒体的兴起又推动了数字剪辑技术从桌面到掌上指间的跃进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对传统的电影本体理论的反思日渐增多,近1年来受全世界流行的新冠疫情影响,影院普遍呈现关闭状态,处于“他者”地位的爱迪生电影和有声活动电影机(Kinetophone)所创立的“个体观看模式”在逐渐复苏,逐步形成了对卢米埃尔兄弟“集体观影模式”的大规模冲击。线上短视频模式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后疫情”时代主流的影视媒介载体和动态视频音频制作、传播的技术媒体。最近,国内短视频领域内常用工具“剪映App”不仅能在移动端剪辑视频,而且新推出了基于苹果电脑桌面端的剪辑工具软件(见图3),轰动了传媒业界,为数字剪辑技术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互文性”展示。在媒介考古的物质性上,爱迪生电影和有声活动电影机里最早播放过的两名男子伴随小提琴乐手演奏而跳舞的影片诠释了剪辑技术形成与发展并不对其表现内容主体性阐述介入的原生状态,因此数字剪辑技术发展到未来,也仍然有可能是单纯的物质性技术意义存在。
考察在此时间段的剪辑技术,对于未来电影剪辑的描述逐步会形成两种新的方向,其中之一就是伴随技术性的延伸和科技的支持,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逐步变为简单的自动辅助剪辑,类似今天的抖音App不断推出各类滤镜和音乐素材,在提示中按照固有电影内容规律来剪辑大电影、中视频和短视频;另外一种方向就是提升画面与声音的质量体验效果,类似《绝地求生》《赛博朋克2077》等交互领域内为代表的VR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之下展开真人实时体验沉浸式剪辑模式,得到完全不同地图关卡套路的半受控内容结局。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