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中的审美教育问题
2021-06-25万晓晓
万晓晓
摘 要:音乐是一杯浓郁清新的茶,品出高雅境界;音乐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绘出精彩人生。音乐可以让人放松紧绷的精神,享受动人的旋律,同时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对小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而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审美教育问题,注重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教育;问题
审美能力又称艺术鉴赏力,指认识、体验、评价美的能力。其中,审美体验是音乐教学的核心,故而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尊重不同的学生个体,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的审美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方法传统落后等。因此,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以下幾点建议。
一、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弹唱、引导学生学唱的模式展开的,没有意识到小学生的兴趣。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对此,教师应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激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律动增加教学的活跃性。以“有趣的声音世界”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如在引出小动物的叫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进行发声练习,同时引导学生添加一些小动物的律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唱跳中掌握发声的呼吸与气息。另外,在高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以《保卫黄河》为例,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音乐的文化背景、故事,让学生编出小品,并在课堂上表演出来,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音乐。这时学生通过之前的小品对音乐背景已有一定了解,所以情感上容易与音乐产生共鸣。以上方式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的同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多样化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更没有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枯燥且单一,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1)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2)用歌词教学法培养学生审美。(3)运用乐器教学法培养学生审美。(4)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审美。如教师在教学生《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曲时,课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歌词,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第一、二、三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让学生感受妈妈生活过的那个艰苦时代,领悟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然后为学生出示歌曲中出现的乐器并播放乐器的发声,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整首音乐让学生欣赏,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在欣赏之后提问学生听到与看到的景象,以这样的形式帮助学生放松心情,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三、情感体验法,培养学生音乐情感
音乐教学的核心是审美体验,而审美体验的根本在于美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情感体验法向学生传递歌曲的意境,以意境感染学生,让其感受到音乐的意境美,然后融入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例如,在“古诗音乐会”活动中讲到《梅花》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冬天”相关的声音,如白雪沙沙声、风吹梅花声等,引导学生想象冬天的景象。然后教师可以以《梅花》歌曲旋律为背景,为学生播放梅花的开放过程的相关视频,通过给予学生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为学生呈现歌曲的意境。以上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音乐,通过舒缓的优美且抒情的节奏,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凌寒傲雪的品格。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欣赏中感受生活中与艺术中的美,并从音乐中领悟美的真谛。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技艺时,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马佳.有关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若干问题探析[J].音乐时空,2015(11):185.
[2]林丽莉.浅析小学音乐审美教育问题[J].新校园(阅读),2015(6):83.
[3]刘凤宏.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