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科学教学中自制简易磁力计的研究与应用
2021-06-25杨立
杨立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前注重知识教学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因此,教师需转变从前的教育形式,以更为灵活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知识探索。在小学教育中,引领学生开展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以更为理性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科学思维。本文基于小学科学教学中自制简易磁力计进行深入探究,以期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教学;磁力计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一个与磁铁相关的单元。其中《磁铁的两极》这一课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明白磁力最强的部分为磁极。但是,教材所提供的实验活动存在一定问题,得到了实验结论并不严谨。基于此情况,想要为学生构建高质量的科学课堂,教师需要对简易的磁力计进行设计,为学生提供可更有效实验的方法,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在知识的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一、工作原理
在平时的生活中,总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将指南针放到桌面上,指南针会渐渐的变为静止状态,而指针指向南北这两个方向。无论将指南针怎样进行放置,指针的方向始终是不变化的。这是指南针的特征。但是,若是利用磁铁,将其靠近指南针,指针就会发生一定的偏转,磁铁与指针的距离越近,其发生的变化就越明显。是什么导致指南针的特性出现变化[1]。究其根本,是指南针受到了地球的磁场之外的作用,也就是磁铁产生了对指南针的一定影响。而偏转程度的不同是因为受到干扰的强度不一样。现实生活中的这一现象有着极强的启发作用,指南针的偏转能够体现磁场的强度。那么,是否能够通过指南针精准的体现在磁铁的各个部分的磁力的不同呢。为了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教师应开展多种不同的实验。首先,应用圆形的强磁铁,这种磁铁与普通的条形磁铁比较,磁性更强。依照常理来讲,在保持与指南针相同距离的情况下,强磁铁产生的指针偏转应该更明显。但是,结果却正好相反,条形磁铁形成的偏转更大。之后,尝试调整距离,结果又出现了变化。强磁铁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指针已经达到偏转的极致。为什么同样的磁铁,只是位置不同就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基于此,展开深入探究,条形磁铁的长度较大,圆形的磁铁虽然磁性大,却较短。较长的条形磁铁两极之间有着较远的距离,磁力线是以直径较大的圆环分布,形成作用的范围较广。而圆形的磁铁磁极相对较近,直径较小,作用的距离很近。同时,在设计中,还存在一个问题,指南针一直指向的都是南北方向,还需要水平进行放置。而若是直接将其制作为磁力计,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方便,实用性不强。对此,教师以一块小磁铁替代地球的磁场,将磁针的方向固定,有效解决使用受限这一问题。而且,利用小磁铁还可以将磁铁与磁针之间的距离合理调整,加强在具体应用中的灵敏程度。
二、设计制作
磁力计的结构设计图。如,图1.利用小磁针,将其固定在于底盘的中央位置,并连接指针,与磁针保持相互垂直的状态。还要在磁针的旁边位置放置一块小磁铁。这块磁铁能够发挥其作用,可以让磁针一直保持固定的方向。在底盘的下方,设计检测点,也需要和磁针保持合理的距离。想要对磁铁的不同位置进行检测,需要将磁铁放置在检测点上,磁针会自主的出现变化,其变化程度直接与磁力相关。在开展简易的磁力计的制作中要尽量的使其美观,确保指针的灵敏以及精准,避免出现使用问题。基于此,教师应为其制作一个外壳,保证对不同位置的有效保护,尽最大可能的减少摩擦上的阻力,确保磁针可以灵敏的运转。
三、测试改进
在制作出实际物品后,通过真实的检测,会发现利用这一教具接近磁鐵时,指针会发生相应的偏转。但是,也会出现卡顿的情况,只不过此状况发生的频次不多。通过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发现,想要保证磁针的有效运转,其重点在于轴。轴的质量会影响最后的使用[2]。通过缝制衣服的针自己进行教具中轴的制作,如果未将其两端有效打磨,光滑程度不够,在磁力的作用下这一微弱的问题就会被放大,导致其在转动时阻力出现明显的增加,也就出现了卡顿这一情况。基于此,将轴进行改进,可以充分的降低阻力,指针在转动上更为灵活,也没有出现卡顿等情况。
四、使用效果
以这个简单的磁力计对磁铁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对几个位置开展检测,其效果明显,可以将磁铁各部分的大小精准的测量。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对比实验,以挂回形针以及此种方式共同开展,对磁铁中哪一部分的磁力最强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发现,应用简易磁力计测量花费的时间相较于传统方式更短。而且,学生对于磁力计的制作原理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五、结束语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开展对简易的磁力计的制作是极有价值的,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增强学生发现、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种方式教学,不仅会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层面的丰富,也让学生在能力方面得以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结合相应素材自主进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为学生的知识探索提供更多的材料,使学生在深入探究中真正获得综合能力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苗璐.小实验在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意义[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08-209.
[2]许高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构建科学素养培养探究活动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