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推理能力发展思路
2021-06-25潘蓉
潘蓉
摘 要:推理能力是小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解题速度和效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做好指导工作,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推理学习思路,提升学生数学推导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推理;能力发展
前言:推理是逻辑学指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有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等方式[1]。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推理能力的引导与发展。
一、注重猜想,形成推理基础
猜想是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重要的一步。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做好猜想的设计,将数学学习内容直观的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去猜想、假设与验证,在猜想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推理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与能力[2]。
以《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为例,传统教学方案都是教师直接将直角、锐角与钝角的内容告知学生然后进行应用和初步解题,形成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案以教师为主,知识结果直接告知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记住但课后记忆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教学过中教师可以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如教师利用教材中的例3和例4里面的角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将例3与例4的角直接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哪些是钝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通过直观感受的方式引导学生猜想钝角、锐角和直角的区别,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需要调动以后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经验,在猜想过程中推理钝角、锐角和直角的判定关系,而学生简单猜想以后对屏幕上的角进行分类,而教师给出最终的答案让学生对自身猜想进行验证,通过猜想—验证的方式培养起学生推理的基础,提升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二、设置问题,发展推理能力
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在引导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规律性和逻辑性,提升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在学生推理能力培养过程中应设置合理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推理意识,提升学生推理能力。
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在完成分数加法学习以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的问题:整数、小数中加法的交换律都得到了验证,那么分数的加法时是否符合加法的交换律呢?如果符合交换律,是否可以举出几个例子呢?通过问题的引导快速培养学生推理能力[3]。在推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交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虽然大部分学生猜想加法交换律在分数加减中适用,但认为在同分母加减中适用,在异分母加减中并不一定适用,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提出的疑问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讨论,将教材中同分母与异分母的加减式子进行逐一分析,最终得出加法交换律在异分母加法和同分母加法都适用的结论,提升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总之,问题设置对学生推理能力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机芯深度的思考,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迁移和整合的能力。
三、开展实践,验证推理内容
推理并不是毫无道理、更不是随便所为,而是需要教师在指導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验证,在实践中验证自身推理是否可行、是否正确。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数学教学实践工作,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推理进行验证,以此判断自身数学学习的能力。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直接为学生提供公式然后开展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大量的例题应用巩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理解。基于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进行推理,利用学生对已经学习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方式进行推理,提升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认识,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需要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在推理的过程中对体积公式进行验证,验证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思路,从而提升小学对体积公式的理解。推理验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是验证自身猜想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
总结: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必然需要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指导过程中通过推理基础能力培养、推理能力发展和验证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解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屈玉国.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合情推理思想的渗透与培养[J].辽宁教育,2020(17):57-60.
[2]黄丽环.聚焦核心素养 凸显推理能力——《交换律》教学实践与思考[J].天津教育,2020(21):67-68.
[3]蔡晓云.探究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5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