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深化体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若干体会及建议

2021-06-25熊鹰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材改革高职院校

摘  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抓住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释放的“政策红利”,站在新起点,对标新要求,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及改变作风建设、体育教材改革及知识更新、体育教学方法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

当前,“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局,站在新起点,对标新要求,清醒认识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国家政策、城市建设、市场需求及学生期望还不尽匹配;在体育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及改变作风建设、体育教材改革及知识更新、体育教学方法方面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一、深化体育教师队伍方面的改革

(一)抓好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

强化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深化教研室制度建设,健全评价考核激励机制。依托校际合作和校企共育,培养行业能认可、业界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和科技服务团队,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二)加强教师队伍作风建设

要坚持发扬民主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正确价值观,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教师能够随时发现和修正自己错误。例如: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中,如果教師对攻球技术的动作要领、技术的重点、难点理解得不清楚,就会影响到学生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对动作技术掌握不到位,影响技术的提高,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出现错误引导,教师要本着谦虚好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发现、及时说明、及时纠错,对学生做到知错即改,相同错误就不会重复地犯,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个人权威和威信。

(三)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通过参加学习党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把握好党的体育教育方针政策, 正确解读并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文件, 坚持用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学生。师德师风建设中,体育教师要为人师表, 爱岗敬业, 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自觉规范言行, 树立良好的人民教师形象[1]。

二、深化体育教材改革及知识更新方面。

(一)推动教材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对标行业最新技术技能标准、世赛和国赛标准,深化体育教材改革,以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抓手,做好“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材辅材改革,适应新时期培养需求,根据自身特点,编制适合我院的体育教材,如:运动减肥基本常识,颈、腰椎保健操编制等。

(二)动态知识更新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理念, 提升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借助于学习强国app等各种平台、论坛及培训,了解体育学科及相关时势政治、德育知识、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运动医学等前沿动态;利用好网络工具,收集国内外大赛(奥运会、全运会、国内外体育教学音像片)等最新运动素材,按照国内外相关赛事、深入浅出将兴趣点及知识点相对系统地传授给每一位学生,帮助其培养终身锻炼的理论思维及练习习惯。

(三)做好思政相融

在体育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把体育教学专业与思政内容相结合,要借助强国学习平台、官方网站及公众号等,精心为同学们讲授体育强国建设愿景、奥林匹克故事,如“女排、田径、体操全能王”、新中国体育记忆,例如“女排名片郎平、栏王刘翔、绿茵女王孙雯、不败女王高敏和乒乓球女王-邓亚萍”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及职业情操。精心策划设计一个热门话题、热点赛事及时尚项目吸引同学们学习兴趣,引导同学们参与互动和讨论,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四个自信。

三、深化体育课程教法改革

(一)持续改进体育教学方式,提升体育课程设计及教学能力

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综合运用。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好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单元设计。例如: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采用“个性化”教学,把学生分层教学,分为“肢体动作提高组”、“音乐节奏加强组”、“身体素质提升组”,不同层次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运动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堂

坚持游戏化思维及内容为王的教学理念,加强线上教学课前策划、课中实施及课后总结的全流程创新;在线上教学中,要通过讲理论、放视频、举案例、列人物、分动作、打比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主要知识点及动作要领,使大学生们不受时间、条件和地点局限,进行项目难点练习的答疑和互动交流,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甚至同学亲友之间互动,真正形成“教学相长”“娱教相合”“知识融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2]。

(三)推动互动式研讨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发挥体育特有的鼓励式教学、发挥好课堂小先生作用、小组讨论式教学、情境教学、互帮教学、启发式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例如,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采用“以优带弱”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N个小组,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带动组员进行创编,采用分工合作方式,共同完成表演动作,在提高优秀学生创编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团队凝聚力,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们互帮互学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有趣。

四、结束语

当前,“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局,抓住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释放的“政策红利”,在体育教师队伍及教师作风建设、体育教材改革及知识更新、体育教学方法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及锻炼意识,服务上海城市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博等.“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体育课程育人路径探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 年第19卷第22期.

[2]熊鹰.论疫情期间体育课程线上教学的组织及实施要点,新一代(理论版),2020(第十三期).

作者简介:

熊鹰(1962—),女,江西丰城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及社区体育。

猜你喜欢

教材改革高职院校
中小学“减负”的悖论与教材改革
浅谈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思考
电工学教材的改革与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应用型大学《桥梁工程》教学现状及教材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