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狂犬病毒HuB2020株的分离与鉴定

2021-06-25周丹娜杨克礼袁芳艳田永祥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狂犬病毒病料毒株

翟 瑶,周丹娜,梁 婉,杨克礼,袁芳艳,郭 锐,李 鹏,田永祥

(1.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畜禽细菌病防治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等[1]。伪狂犬病毒能感染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而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且其最为易感,发病情况也最为严重[2]。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可以引起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神经症状及急性死亡、生长猪及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等[3-5]。其临床症状取决于感染猪的日龄、感染途径、感染毒株的毒力及自身免疫情况等[6]。目前,猪伪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很多国家采取了PRV净化策略,欧洲的多数国家及加拿大、美国和新西兰等已经根除了该病毒[7,8]。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2011年中国PRV出现了许多的变异毒株[9],导致养殖场即使免疫了Bartha-K61疫苗也无法达到免疫效果。本研究从临床病料中分离纯化出1株猪伪狂犬病毒——HuB2020,并对其毒力、培养特性及遗传变异进行了系列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从湖北某猪场采集疑似病料,取组织样品于-20℃保存备用。

1.1.2 主要试剂 AxyPrep体液病毒DNA/RNA小量试剂盒。胰酶、青链霉素双抗和胎牛血清均购自Gibco公司,DMEM培养基购自HyClone公司,DL 2000 DNA Marker、DL 5000 DNA Marker以及高保真酶PrimeSTAR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1.1.3 细胞及试验动物 所用细胞为猪肾传代细胞(PK15),试验动物为6周龄昆明小鼠。

1.2 方法

1.2.1 病毒DNA的提取及PCR检测 将采集的组织病料加适量PBS溶液,匀浆破碎后反复冻融3次,离心取上清。按照AxyPrep体液病毒DNA/RNA小量试剂盒说明书提取DNA。采用伪狂犬gD基因和gE基因外检引物分别用于检测伪狂犬病疫苗毒和野毒。

1.2.2 病毒的分离 以细胞培养瓶进行传代培养,取出细胞培养瓶,弃培养基,用PBS溶液洗细胞2次,加入2 mL DMEM培养基(不含血清)、加入病毒液于37℃中孵育2 h,补足至DMEM(含2%FBS和1%青链霉素双抗)6 mL,同时设置对照组。待80%左右的细胞出现病变并脱落时收取病毒液,于-80℃反复冻融3次后继续传代。将收取的病毒进行纯化,并使其在PK15细胞稳定传代。

1.2.3gE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用Primer Pre⁃mier 5设计gE基因长片段引物,PCR扩增获得gE基因,经过测序获取基因序列。通过软件DNAStar分析该病毒基因序列与NCBI上已公布的PRVgE基因序列(表1)的同源性,利用MEGA-X构建系统进化树,对基因序列遗传进化进行分析。

1.2.4 PRV HuB2020株的病毒滴度测定 从培养箱中取出已铺好的96孔板,将纯化后的病毒液按10倍梯度稀释,取10-1~10-88个稀释梯度接种于96孔板,每个稀释度8孔,每孔接种100μL,并设置阴性对照,对照孔每孔加入100μL DMEM。将96孔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天记录观察,按照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的TCID50。

1.2.5 PRV HuB2020株在PK15细胞中的一步生长曲线 取细胞培养瓶,弃培养基,用PBS溶液清洗细胞2次,加入1 mL含100 TCID50的病毒液,于37℃CO2培养箱孵育2 h。然后换成2%FBSDMEM培养基,每隔12 h(12、24、36、48、60、72、84、96 h)吸取细胞上清液300μL,并补充同等体积的2%FBSDMEM培养基,测定8个时间节点病毒液的TCID50,并绘制生长曲线。

表1 PRV参考毒株信息

1.2.6 动物实验 6周龄昆明小鼠100只,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以103.0、104.0、105.0、106.0TCID50/0.1 mL的滴度分别接种4组小鼠,接种剂量为0.1 mL,接种途径为背部皮下注射,同时以20只小鼠注射同样剂量的DMEM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接种后观察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按照Reed-Muench法分别计算病毒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PCR方法检测病毒在各组织的分布情况。每只小鼠分别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以及脑组织,破碎后取上清,按照AxyPrep的DNA/R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组织DNA,以提取的组织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用GraphPad Prism5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检测结果

提取组织病料基因组DNA,用伪狂犬外检引物进行检测。对分离出的病毒进行PRVgD基因和gE基因短片段的PCR扩增,结果(图1)表明,扩增出217 bp和368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

图1 PRV gD/gE基因PCR检测结果

2.2 病毒分离结果

将收集的病毒液在PK15细胞上进行传代培养,细胞在接毒24 h后有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变大变圆,呈空泡状(图2)。

图2 HuB2020株感染PK 15的病变观察(100×)

2.3 病毒生长动力学结果

HuB2020株在PK15细胞上的一步生长曲线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HuB2020株在36 h达到最高值106.5TCID50/0.1 mL,即107.5TCID50/mL,然后病毒滴度逐渐降低(图3)。

图3 HuB2020株在PK 15细胞上的一步生长曲线

2.4 g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提取病毒基因组DNA扩增gE基因长片段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成功扩增出2 281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并与NCBI上已发表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HuB2020株gE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PR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6%~99.3%,与国内报道的PR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9%~99.9%;HuB2020株gE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流行变异株同源性为98.9%~99.9%,与 国 内 经 典 株Ea、Fa、TJ、HeN1等 的 同 源 性 为99.6%~99.8%,与国外经典株Becker、Kaplan株等同源性为97.6%~97.9%。同时,基于gE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RV-HuB2020株与国内分离株属于相同分支,亲缘关系较近,与国外PRV经典毒株Becker不属于同一进化树分支,亲缘关系较远(图5)。

图4 gE基因长片段扩增

2.5 动物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106.0、105.0TCID50/0.1 mL攻毒组对小鼠的致死率为100%。感染HuB2020株的昆明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1×105.7。小鼠存活数量随着稀释度升高而增多(图6)。PCR检测组织嗜性分布结果显示,106.0、105.0TCID50/0.1 mL攻毒组对小鼠的神经嗜性高达100%,且病毒在脑组织和心脏组织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图7)。

图5 HuB2020株gE基因核苷酸系统进化树

图6 小鼠攻毒后存活情况

图7 小鼠组织感染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伪狂犬病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动物传染病,而且动物一旦感染,可终身带毒、难以根除。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即使免疫了传统伪狂犬疫苗也无法提供完全保护,甚至出现了许多的伪狂犬变异毒株。而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控仍以疫苗免疫预防为主[10]。猪是伪狂犬病毒的主要宿主和惟一自然储存宿主,感染该病毒的猪因日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新生仔猪感染后出现神经症状及急性死亡,死亡率高达100%,生长猪以及育肥猪在感染后出现呼吸道症状等。目前,使用疫苗免疫仍然有流行变异株的出现,使伪狂犬病毒在宿主体内适应后发生基因突变,这些适应性的突变也正是伪狂犬病毒实现跨宿主传播而感染人。有研究报道伪狂犬病毒感染人的病例,但未能分离出病毒,Liu等[11]首次从人脑脊髓液中分离出伪狂犬病毒,该毒株与中国伪狂犬病毒流行变异株有着相似的生物学特性,这也进一步表明伪狂犬病毒的可跨种传播性,使伪狂犬病毒的防控已经不再局限于动物,还有养殖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研究人员。目前在中国广泛使用的疫苗有Bartha-K61、HB98、Ea株等,在伪狂犬病的临床上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对阻止病毒变异和传播方面尚未有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以PK15细胞从湖北省某猪场的疑似病料中分离出一株伪狂犬病毒。该病毒在PK15细胞上可以稳定地增殖和传代,并表现出明显的伪狂犬病毒的细胞病变,感染病毒的细胞出现空泡,变大变圆;病毒纯化后测定该病毒最高滴度为107.5TCID50/mL。gE基因长片段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与2011年以来国内流行变异株同属于一个分支,遗传关系较近。小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PRV-HuB2020株对小鼠毒力较强,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105.7,相较于Rui等[12]以SC株传统强毒株的小鼠试验的毒力更强。组织PCR检测组织嗜性分布结果显示,该毒株对小鼠具有极强的神经嗜性,且病毒在心脏组织中的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而这种对于心脏组织的嗜性在PRV的研究中鲜有报道。

该分离株为伪狂犬流行变异株且与国内流行株同源关系较近,在PK15上增殖稳定且对小鼠有高致死率,具有显著的神经嗜性及心脏组织嗜性。目前对于PR的防控主要以免疫疫苗为主,PRV仍在处于不断变异的过程,对于养殖行业来说依旧有着潜在的风险。

猜你喜欢

狂犬病毒病料毒株
基层兽医采集送检病羊、病料的要点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基层兽医实验室样品采集、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狂犬病毒河南分离株G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层兽医病料采集的要点分析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的新城疫病毒诱导人胃癌SGC细胞自噬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