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审题
2021-06-24马鸿强
马鸿强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教育背景下,现代小学教学工作必须更加关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带来更加具有实质意义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师才能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而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无效审题或低效审题的现象。他们无法迅速地梳理问题内容,并且结合已知条件来分析解题路径,这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学生解题能力的成长。本文详细阐述影响小学生审题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审题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审题;教学引导
有效审题是学生能够快速解答出数学问题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决定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核心因素。教师必须更加关注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的解题水平得到持续地增长。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能够认识到影响学生审题质量的主要因素,然后基于这些因素为学生带来更多有效的审题教学。
1.影响小学生数学审题质量的主要因素
1.1小学生没有形成端正的审题态度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严谨审题态度的重要意义。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必须格外细致地分析那些关键条件,才能准确地解答出数学问题。但大部分小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都是审题不够认真。例如一部分学生在计算数学问题时,将其中出现的数字看成了别的数字,最终导致计算出現错误。一部分学生直接混淆了题目中出现的条件,甚至是直接看错了问题要求的信息。这都会导致学生最终的答案与正确答案背道而驰,严重地降低了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1.2小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审题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将教学重心放在对数学概念的讲解上,或者重点培养学生对各种解题技巧的应用能力。一部分教师虽然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发展,但却很少会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只能通过摸索的方式来完善自身的审题思维,同时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高自身的审题水平。这就导致学生无法高效地提高自身的审题效率,严重影响到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审题的教学策略
2.1引导小学生养成严谨的审题态度
严谨的审题态度是小学生能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小学生在提高自身审题能力时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端正学生的审题态度,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小学阶段的数学题目大多以基础性的计算为主,如果学生能够形成更加严谨的审题态度,就能更加准确地解答出数学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带有迷惑性质的数学题目,从而提高学生审题的难度,这样学生自然会更加认真地读题,最终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习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些陷阱题,然后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审题时的警觉性。例如教师发现学生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对一些关键副词词性的认识存在模糊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相似问题来完善学生的审题态度。就以下面这道问题为例:“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30分钟跑了90公里,再行驶15分钟共可以行驶多少公里?”很多学生在实际的解答过程中,都没有认真思考题目中“共”与“再”的含义,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正确地回答出问题。这时教师就必须严格地指出学生在审题时存在的不足,然后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审题态度。
2.2针对学生需求开展读题专项教学
在引导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审题态度之后,教师就可以从实际审题的过程出发,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质量。读题是审题工作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直接决定学生审题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有效审题能力的培养,主要也是以提高学生读题的速度及准确性为主。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基于读题的专项教学,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首先是整题通读,这也是学生对题目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环节。很多小学生在第一次读题之后,往往就可以确定之后的解题思路,因此初读是决定学生审题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通过初读来总结出最为关键的一些信息。例如题目中包含的有效数据、这道题目需要解析出的答案等。学生可以在一些关键信息下方标注上符号或下划线,或者直接将这些信息一字一句工整地抄录在一旁,这样也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审题难度。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复读阶段,也就是详细分析题目细节的重要过程。以下面这道数学题目为例:“一辆高铁与普通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他们相遇地点与这条铁路中间点的距离占A、B两地轨道全长的1/5,求他们相遇时已经行驶路程的比例”。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这都是一道十分复杂的数学题目。在这道题目当中,存在着很多关键的信息,例如“相向而行”、“同时”、“中间点”、“1/5”、“比例”。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关键信息的含义,这样才能准确地解答出这道题目。就以“相向而行”这个词语为例,很多学生都会把它跟“相对而行”“相背而行”搞混。而“比例”要求学生能够在计算出两辆火车行驶路程的基础上,再对路程的比例进行计算。如果学生忽视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题结果。
2.3带领学生掌握高效数学审题技巧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审题,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学习一些高效的审题技巧。这样学生才能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对症下药,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一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应用图示的技巧。就以上面这道题目为例,如果学生只通过理论来分析题目,不仅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变得混乱,同时也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混淆了自己的认知。如果学生能够基于条件来画出代表AB两地之间距离的线段,并且结合对线段的标注来分析题目,学生的审题效率就能得到极大的增长。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逆向反证的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审题质量。在确认了一道数学题目的解题思路之后,学生就可以将自己在审题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关键信息带入到原题目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审题逻辑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逆向反证也能让学生及时在审题过程中发现自己马虎或大意的地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题质量。
2.4利用生成性资源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发并利用生成性资源,来更加有效地提高现代小学生的审题能力。生成性资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机出现的一种新资源,它完全依托于实际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更加符合小学生及小学数学教师的真实情况。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可以用来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生成性资源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问题与对答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这种资源也可以称为对话资源。而第二种则是来自学生在课后作业及阶段性检测中出现的错误题目。同时也可以被称为错题资源。
首先,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来延伸出新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控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敏锐。就以下面这道简单的数学题目为例:“教师将一根6米长的绳子平均切成五段,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就可以迅速通过除法6÷5=1.2米来得出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如果将题目改为“将6米长的绳子平均切五次,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多少?”这时一部分学生就会因为惯性思维的印象影响,依然回答1.2米的答案,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审题,反复思考“次”与“段”的含义。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将六米长的绳子平均切五次,每段绳子是全长的多少?”这时学生已经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会更加注重审题,然后通过认真思考来得出每段绳子是全长的1/6的答案。这种提问方式更加符合小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错题资源来实现自我提升。学生可以将每次数学作业或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数学题目抄录在一个本子上,并且重点关注那些因为审题原因而出现错误的题目。学生可以在题目后面将题目的题型、题目的关键信息以及审题时存在的不足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可以通过经常地翻阅来认识到自己在审题方面存在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高效地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
3.結束语
综上所述,审题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质量。教师要结合当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带来更加全方位的教学指导。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同时,为更多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车亚平.小学数学学生有效审题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47-148.
[2]马金平.数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02):40-43.
[3]邹芳玲.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审题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03):77.
[4]陈晓菊,董加春.浅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33(S1):88-90.